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061|评论: 2

肩上扛着责任 心里装着乡亲 ——记四川筠连县春风村支书王家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位于四川云南交界处的大山坳里刚踏进春风村口,就被村道两边盛开的李花所吸引。一株株李花枝头挂满了饱满的花朵。渐入景区,在两旁的满山遍野,全是白皑皑的一片,李花的美丽胜过雪景。


         可谁又知道10年前的春风村满山都是呲牙咧嘴的石头——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            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这里满山都是光秃秃的石灰石,乱石嶙峋,草木不生,该村也因此被戏称为“石头村”,        而不是如今广为人知的小名“猫咡湾”。全村幅员面积5200亩,辖3组共187户800余人,年人均收入不足1800元。


自2004年王家元当选为村主任以来,王家元始终牢记使命、不畏艰难,成功打造出两千亩李树,创造了让石头“开花结果”的人间绿色奇迹。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有女不嫁猫咡湾,那里只有乱石山,土地贫瘠路难走,一天到晚吃一餐。”这首民谣唱出了春风村的旧貌。昔日的春风村,不但女孩子不愿来,大多数成年男子也外出打工,试图改变家人的生活状况。



       王家元就是村里“走出去”的一员。家中排行老三的他15岁就走南闯北,先后当过筠连县川剧团学员,跑过山西,进过北京,靠打工、经商攒下了几十万元积蓄,成为大家眼中的能人。可面对羡慕的眼光,他却选择了回到家乡。

    在春风村人看来,能在县城买大房子、开采石场的王家元,绝对是个不简单的人物。2004年11月9日,春风村举行村委换届选举,王家元以95%的高票当选为村主任。父亲和妻子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他们很难理解生意做得好好的王家元,为啥要去当“吃力不讨好”的村干部?

  “我就做这3年,把路修好就不管了。”王家元暂时安抚了父亲和妻子,心里却想着“一人富不算富,带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刚一上任,他就立下军令状:“3年任期内修不通出山公路,我就走人!”

  村民们拍手称赞,但真正行动起来凑资投劳,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路,双手刨,没有钱,大家凑,只要大家扣起手,石头也要啃出口。”王家元一边挨家挨户动员,一边回县城从妻子的凉菜店“借钱”。他还把自家采石场的石料无偿贡献出来,为修路前后花掉了家里10多万元。

  见此情景,全村老小开始积极响应,经过3个多月奋战,终于在陡峭的岩石上凿出了一条碎石路。

2005年年初,山外的越野车第一次开进春风村时,乡亲们流泪了。

在路修通的那一刻,村民们对村干部信心倍增,王家元趁热打铁,谋划着村里的产业发展,决定走出去。

  一身西装,一路风尘,王家元带领村班子出发了。

  他们踌躇满志,走南访北,寻找产业,带回了蔬菜、药材等七八个种养植项目。

  春天,王家元满怀希望,发动党员干部一次次地试种,谁知,种下的苗都一次次地打蔫了。一时间,大家都迷茫。

  王家元冷静思考后,得出结论:不是带回的项目不好,而是产品“水土不服”。

  当时,也有一些老板被感动,来到村里考察。当他们看到满山光秃秃、白花花的石头时,都不禁摇头而去。

  王家元没有气馁。他对村班子说:“我不信就找不到一个适宜本村水土的好产业。”

  他坚信:“只要有信心,石头也能变成金。”抱定必胜信念,王家元带着村班子转头向本村问道。他集思广益,挖掘“病根”,再寻出路。

  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把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问了个遍。有位老人告诉他,村子里曾有人种过李子,长在石头缝里的李子树结出的果子又脆又甜,大人小孩都喜欢。后来因为“改天换地”,向石头要粮食,就把树给砍了。

  王家元一听,两眼放光——发展产业的路子原来还是在自己村里的石头山上。

  有过前面几次教训,王家元没有冒然行动。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赶到县里把农科专家请进村,带着他们漫山遍野进行检测,得出了春风村适合种李树的结论。

  入夜,村委会办公室亮起灯,村干部们围绕发展李子产业进行热议。王家元说:“现在终于找到一个适合本村的项目了,我们要大力发展李子产业。”

  在王家元的动员下,党员干部干在先。老党员刘远恒家的石头地土壤薄,栽不稳李子树,他就带着家人,到几里外的山上去背土。党员干部纷纷上山,搬石头,垒挡墙,填泥土,硬是在石头缝上造出了一排又一排洗脸盆大小的树窝子。

  三年后,石头山上披满绿装。一到春天,满山都是洁白清香的李花绽放。

但这还不是王家元为东风村做的全部设计,随着全村迅速扩展到千亩规模,王家元拿出了针对李子经济的三条重要措施,刘远恒介绍说,为杜绝果农互相砍价,从整体上保护果农利益,王家元在村里组织成立了李子协会,对春风村李子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的规范化销售。同时,他多次联系县工商局,最终获得了相关部门支持,为春风村李子协会免费注册了商标,让“猫咡湾”李子抱团征战各地市场有了保障,“眼看环境越来越成熟,王家元就开始策划李花节,我们的李子品牌就是这么一步步打出去的。”

      在王家元的操办下,2006年3月10日,春风村首届李花节正式开幕便迎来省内外数千名游客,春风村名声大振。

      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上春风村,王家元又有了新的规划,“他就对我们几户挨着路边的说,客人来赏花,还要吃饭。你们咋不试着发展下农家乐呢?”村民朱永芬说,自己一开始觉得这个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卖菜、卖粮食我们都做过,卖饭算是什么生意啊?他就把我在龙泉打工的儿子喊回来给我做工作。”

      这就是春风村有史以来首家农家乐“刘家花园”开业的全部背景,朱永芬最终听了王家元和儿子的劝,开始发展这从未考虑过的副业,开业第一天,纷至沓来的游客摆了6桌,一天的总收入达到500多元,“万万没想到,真的就成了。”她回忆说,刘家花园的生意开始变得好上加好,最多一天竟轮番接待了30多桌客人,“我们开始意识到,这才是真的生意——客人太多,几家农家乐根本接待不了。”

      很快,“胡家李园”“陶然居农庄”“快乐农家”纷纷开张。今年42岁的刘国彬种植的李子曾经以一颗85元的售价夺得“李子大王”的称号,他的农家乐就叫做“李子王”,如今,他的李子销售和农家餐饮住宿收入每年都在20万左右,“大多数人知道我评了李子王,都要来吃我的李子,但说实话,像我这样的收入在春风村是比较平常的。”2014年,春风村李子总收入达到了260万元,成规模的农家乐发展到了18家,年收入已突破200万元。

      从李子经济到农家乐,春风村的发展开始让周边村镇刮目相看。“30岁以前我没种李子、没开农家乐,媳妇说一个跑一个。”村民胡怀银是春风村“旧貌换新颜”的典型案例,2008年,刚开农家乐的他遇到了从云南来春风村旅游的90后女生小刘,相识7天后,两人闪电结婚,如今已育有两个小孩,成为了春风村的“爱情神话”。

  



  在产业发展的路上,王家元卯足了劲,一个接着一个干。当“春风李子”声名鹊起,他又紧锣密鼓,在村里发展了花卉产业、茶叶产业,到2014年,春风村特色生态产业已颇具规模,花卉发展到1780亩,年产值超过220万元,茶叶面积已达3200亩,年产值600万元。

  王家元凭着坚定的信心,带领春风村人硬让石山变金山。

“王家元这个人的干劲比二锤还要硬,他干的实事比我们春风村的石头还要多,没有王家元的带领,我们富也富不起来,强也强不起来。”这是十年沉淀下,春风村村民们对王家元的朴实评价。放弃了本可以优渥的生活,王家元对十年村支书的生活毫不言悔,这个曾经是川剧团学员的“老板”村支书,至今仍保持着爱哼几句的习惯,随着以春风村为原型的戏剧《槐花几时开》在北京、成都、宜宾等地多次上演,《槐花几时开》几乎成了他高兴时必大声清唱的曲目。还有一首歌也是他的最爱,《故乡的云》。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4-2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群众就需要这种党员领导,心中装的满满的都是群众的利益,赞一个。

发表于 2016-12-2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疯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