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点发力聚人才。广泛发动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依托“血缘、业缘、地缘”和在外办事机构、商会等社团组织,构建电商、法律、农技等十大人才信息库,登记各类人才10539名,其中,在外优秀务工人员和农民企业家1118名、在外知名人士56名,在外科技人才53名。二是强化培训育人才。依托水南、双龙等职业技术学校,组织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青年电商培训等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建设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培训在外务工人员5791人、农民工企业家50名、农民工经营管理人才100名和农民工专业技术骨干1000名。三是政策激励留人才。拟实施《创业能力提升三年规划》,农村转移劳动力可在户籍所在地或求职就业地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整合农民工培训项目和培训资金,统一编制培训规划、培训机构备案、培训标准、质量督导和绩效评估、实名制动态管理。力争到2018年,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