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临邛文脉堰
今存的邛崃文脉堰之取水口,在省运司64队以北的林凤庵和赛凤庵之间的西河段,原取水口是一个深沱,现为拦河坝,过拦河坝即喻坎,建国初以前,行商旅客都从文脉堰以下河段涉水过河,未有西河前,这儿曾有一个戴店子。
然而,现在所见文脉堰的取水处是清初才开掘的,因为西河是明末清初东河改道之后才形成。而今考文脉堰名称最早却出现在明.宏治年,所以在明代以前,文脉堰的取水口,应当在现地名“五墩子”处,即今镇江王爷庙,又名王沱的地方。
按“五墩子”和“王沱”应是古代水利工程留下的地名,此处河段上至今仍残留有“黄泥粘土夹石埂”的土埂遗迹,由于此处是历史上的出阝江“正流南至邛崃王沱东拐”后形成东河的地方,便于开渠引水,灌溉东河以南、以西的田畴。
而其中有一条干渠则注入张若城之护城河,与回龙潭水并流至石灰包合南河。所以当地人口耳相传:清以前原来没有西河,但有一条沟,可能由于淤塞的原因,“跳都跳得过去。”
但是在唐代以前,这条渠道或者堰流是可以行船的,有晚唐诗人唐求诗为证:
注:唐求,晚唐著名诗人,蜀州(今崇州市)人,曾任蜀州青城县(今灌县西南)令,常来邛州与僧道诗人交往唱和,在传世的25首遗诗中,有数首咏物诗与邛崃有关。
今择二首:
《发邛州寄友人》
茫茫驱一马,自叹又何之。
出郭见山处,待船逢雨时。
晓鸡鸣野店,寒叶堕秋枝。
寂寞前程去,闲吟欲共谁。
按:诗中的“出郭”应指公孙城北门,此处因有可行船的码头,故“待船逢雨时”。
《晓发》
旅馆候天曙,整车驱远程。几处晓钟断,半桥残月明。
沙上鸟犹在,渡头人未行。去去古时道,马嘶三两声。
同理,唐求离邛“晓发”回乡时,方可能见到“半桥残月”和“沙上鸟”与“渡头人”的景象。
正因为有此一条可以行船的渠道或者堰流,在明末清初长达66年的战乱中,由于“五墩子水利工程”失护,才使得东河那么容易地改道成为西河。以致后来在当地产生了一个传说:此处是明崇祯(1628-1645)皇帝敕封的天官杨伸,向朝庭智慧申报的两项大型工程之一,并将工程款用于救灾之后的搪塞理由:一是说因为需要修建一座“十里长桥三百(柏)洞”的十里桥;二是说因为需要“封东河而开凿西河”。 此传说印证了东河改道成西河的年代在明末。
至于张若筑临邛城时,为什么不直接从“五墩子”处引水作为护城河的水源?如果是那样的话,工程当然要比在从今茶园乡的出阝江,用人工开凿一条“龙潭河”作为护城河水源来得简便!但是,远离山边隘口的护城河既不利于防守,更会丢失一大片宜耕的土地,因为喻坎以北、以东是一片肥沃的平原,正好耕种以解决军粮的供给。
所以,文脉堰的前身应当推溯至先秦时期,尽管明代以前不被称着文脉堰。
这要从文脉堰的作用说起:
应当说“文脉堰”只是古代文人期望邛崃文脉绵绵,人才济济而取的雅致名称,民间附会的说法是它“一脉穿三池”。最早见于清.嘉庆《邛州直隶州志.杂誌志》引《旧志》曰:“邛州西百步有池塘……昔名瓮亭,今更名观雨亭,由州西北角穿城凿沟,引水连灌三池,上池即观雨亭(今瓮亭)前池,中池在治西南明杨伸花园内,下池即治南圣(文)庙前泮池(月儿塘),明宏治间,知州董杰楷书‘临邛文脉’四字立碑。万历间,知州卢中华更立。有三桥……中桥名文脉桥,在正西街。谚云一脉灌三池,即此。”
按:
据《大明一统志》记载,明.成化十七(1481)年冬,县官姚垲(言旁)开始发动民工将栅栏改筑成土城墙,并将城区面积扩展到今知范围,应用数年的时间,到“明宏治间(1488至1505)知州董杰楷书‘临邛文脉’四字立碑”时,新城扩建工程刚告完毕,此时的知州董杰便期望临邛文脉绵长。
至于北门御(渔)桥的基石出现明宣德七(1432)年的“明壬子”纪年,有一种可能是:明城址扩建工程在早期进行勘测规划时,提前在此处的文脉堰上修建了一座御(渔)桥,当49年后实施时,城市规模又作了修改,所以北街和北城门的御(渔)桥,不在城市的中轴线上。
其实灌入以上三池的文脉堰之水,仅是文脉堰众多支流中分出的一股细流,而全文脉堰的功用不是这么简单,在冷兵器时代,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护城河的水源,当兵临城下时,护城河能起到防御作用。
临邛城区西北高、东南低,古人利用地形开凿文脉堰,并有许多支流形成水网,其显而易见是水利设施。所以,文脉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确保农业生产水旱从人而旱涝保收。因而旧时的文脉堰,灌区除城区、城周以外还有前进、宝林、固驿的部分地方。
文脉堰的水资源利用还有谷物的加工,诸如冉水碾、朱水碾、杨水碾、张水碾、乌龟凼等碾磨房随处可见。
综上所述,无论从民生还是军需的角度看,意义都极为重要。
以此推测,文脉堰的起源应与都江堰同时期,这要从秦惠文王在原四川范围内首先筑成都、临邛、郫县、江州(现重庆)四座城池的动机说起:
据晋.常璩(崇州人)《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公元前318年)意欲伐楚时,司马错力主“蜀有杰、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兵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
颇有战略眼光的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做了一个长达百年的规划:对巴国怀柔、对蜀国强征后作为根据地,然后向东消灭楚国而一统天下。
由于楚国当时非常强大,灭掉楚国并非一战之功,故先筑了以上四处城池作为军事基地,利用蜀地水网训练水军,另一方面从中原移民至蜀地发展农、工、商业,以作战略物质和财力准备。
当时蜀地气候虽然得天独厚利于农业,但是江河横流、水泊密布,要旱涝保收还需水旱从人,因而公元前256至公元前251年,李冰任蜀郡太守时大兴水利,主持兴修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为了“通正水道,疏浚今成都的府河、南河、岷江水系的邛崃白沫江、火井江、崇庆文井江……并凿烧开乐山乌尤、凌云二山和宜宾境内的岷江大滩礁岩。”
此后蜀地农业空前发展,有了充足的战备粮后,于秦始皇时期的公元前223年一举灭掉楚国,又在公元前221年最后灭掉齐国统一了天下。宋代始,封李冰父子为王,称李冰为川王,川王庙至今各地有见,都江堰有二王庙。
基于以上史实,作为秦国在四川的四大战略基地之一的古临邛,为了发展农业,在李冰时期兴修的水利便成为都江堰系列工程之一,此应为文脉堰的前身,只是取水口在东河的“五墩子”处。而当时张若城的护城河—现叫着回龙潭的河,则是人工开掘从茶园乡引来的出阝坝河水。
由于古临邛曾有过三座城池,文脉堰及其前身,自古以来就灌溉滋润着这三座密不可分的城池,承载着军用民需和美化城市的重任,而今又三城合一,故 “一脉穿三池”中的池,新的解读是城池的池,或者曰:一脉穿三城。
因为历史上但凡有城必有池,一是称为护城河的池,二是能涵蓄水源,起到满足生产生活、排污泄流、调节小气候、美化城市的功能性水池,合称为城池。而临邛城内旧时分布的“三池”,包括所谓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凼”,正是一些功能性水池。毋宁说是古人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犹如当今提倡田园化城市打造湿地一般。所以说“一脉穿三城”也许更切合历史和现实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