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79|评论: 25

[龙门阵] 因爱国,送祖国一艘…曲折艰辛“航母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增平(男, 生于1952年4月,祖籍烟台,山东潍坊人),部队篮球运动员出身,年近六旬的全国政协委员,高高大大、热情豪爽,言谈举止间明显打着山东人的印记。提起购回航母的事情,徐增平却变得非常低调,只是惜字如金地说了句:“这是个百年不遇的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啊。”短短的话语,让人体会出了当年他毅然挺身而出的那份侠肝义胆。徐增平的几位朋友谈起了当年他购买“瓦良格”号的惊险、曲折、艰辛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篇

提起航母“瓦良格”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说起当年是谁把它从乌克兰买回来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说来你也许不信,当年买回“瓦良格”的那位香港商人,其实是咱们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他―――出生在烟台,在潍坊长大,参军来到济南,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广州军区体工队转业后移居香港。而这次购买航母,他还是从咱们济南踏上的征程―――他的名字叫徐增平。

曲折艰辛“航母梦”

说起“瓦良格”号航母,人们知道是香港创律集团1997年着手投标买回的。其实早在1991年,乌克兰就曾想高价出售过“瓦良格”,而且还向中国抛出过“橄榄枝”。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名曾叫“里加”号

1991 年底,曾经辉煌的苏联轰然倒塌,庞大的家业由参与独联体的15个加盟共和国来瓜分。前苏联的第二艘航空母舰“里加”号(以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的首都 “里加”命名,也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在解体前只完成了70%的工程。解体后该舰归乌克兰所有,而乌克兰无力完成它,俄罗斯又不需要它,也无力提供资金造完。推荐关注:微信查找“一号军事”。在费了一番争执和相互推诿后,乌克兰终于打出高价出售的招牌。

曾喊出20亿美元高价

一开始乌克兰叫价4亿美元,可不久又提价到20亿美元,并承诺造完它。转眼6年过去了,“里加”号改名“瓦良格”号(苏联为纪念在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乌克兰既没有造完它,也无人再去关心它,“瓦良格”号就一直停放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任凭风吹日晒,直至整个船体锈迹斑斑。世人的目光再也难以聚焦在它的身上,它好像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原先动辄数亿美元的要价,似乎再也难以提起。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次谈判秘密进行

1997年10月下旬,身为香港创律集团董事会主席的徐增平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消息:《乌克兰拟出售一艘未竣工的航母》,报道称“因为乌克兰同俄罗斯就履行苏联时期合同的谈判宣告失败,前苏联领导曾向这个项目投入了5亿美元的资金,但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这个项目就搁浅了。由于俄罗斯缺钱,乌克兰只好被迫寻找外国买主。”

得知消息的徐增平马上赶赴乌克兰,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 包括舞厅、旅馆和博彩设施等,日后将其停泊在澳门附近海域。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购航母需满足四个条件

徐增平初步搜集到乌克兰对购买“瓦良格”号提出四个条件:首先要提供由一流银行开出的资信证明,证明公司在银行有5000万美金以上的存款,而创律集团当时的银行存款只有大约3000万港币;其次必须证明购买这艘航母不做军事用途;同时这个商业项目要获得国家级批准,并且还要获得目的港所在国家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澳门“豪赌”买手续

他很快找到了这样一个人。坐下来一谈,那人开价就要1000万港币。徐增平还价到500万,先后谈了10多次,最后以600万成交,商定手续两个月完成,徐增平先付一半定金,双方只有承诺,没有合同。最终,这场“豪赌”成功了。1997年12月底,那位商人把有澳门政府确认的项目批准证书、进口许可证正本交到了徐增平手中。根据当时澳门的特定情况,徐增平制定了一个颇为有效的战略:找一个在澳门各方面都“走得通”的人,花钱把各种手续办下来。

买航母从济南踏上征程

1998年1月24日,农历除夕,创律集团筹集的资金全部到位,香港汇丰银行开出了 5000万美元的存款证明。这时离2月1日乌克兰要求的最后日期只有一周时间了。这一天,徐增平带着200万美金现钞,先飞回山东老家陪父母过年。大年初一又从济南飞到北京,年初三登上飞往莫斯科的班机再转机飞基辅。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篇

竞拍航母一波三折

初登“瓦良格”坚定购舰决心

1998年1月27日,徐增平从基辅登上了开往尼古拉黑海造船厂的火车。来到船厂后,在厂长陪同下徐增平和助手登上“瓦良格”号,考察了全船。“瓦良格”号簇新完整的舰体,精密的结构布局,每一样都让徐增平购舰的决心更加坚定。尤其是那四个巨型发动机,每个造价就要2000万美元。接下来四天时间,徐增平的时间都被两样东西占据着:一是说话,二是喝酒。朋友说,后来徐增平曾经告诉他们,那四天他是泡在伏特加中的,一顿饭十来个人,一喝就是几十瓶伏特加,感觉每个毛孔排出的汗水都是伏特加。零下20多度严寒中,开着门窗,还满身大汗。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徐增平赢得乌克兰所有官员的信任和好感。其中一位负责人私下对徐增平交了底:“我们一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带造船图纸一块买进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初步定价在1800万美元,乌方不负责“瓦良格”号出港后的任何事情。可当徐增平又提出需要航空母舰的设计图纸用于改造成旅游设施时,乌方代表坚决不同意了,说这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密,需要报请国防部批准。徐增平说,我们回去要改装成娱乐城,没有图纸怎么行?我宁肯多出点钱,也要把图纸带走。

乌方几个代表低声商量了一会儿,坚决地说那就2000万美元。徐增平装作与助手商量后很不情愿地说:“2000万我们认了,但图纸不能少一张,而且从现在开始,请你们派兵保证航空母舰安全,不允许任何人未经许可登上该舰。”

朋友介绍说,徐增平当时与乌方谈判承诺以现金交易,先交200万定金,余款由中国银行以电汇形式分期还清。这对当时的乌克兰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现金,卖航母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被跟踪遭遇节外生枝

果然不出所料,后来徐增平他们在去基辅大教堂游览时,就发现了问题,两个经常在黑海造船厂门口转悠、明显不是东欧人的游客,老是在他们身边不远处跟着。徐增平分析,看来他和乌克兰的这桩秘密交易已经引起某些国家的注意。之后几天,徐增平满以为事情差不多了,就跟公司几个随行人员打算一起去欣赏一下基辅的美丽风光,放松一下心情。临行时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一再叮嘱他们不能走得太远。还郑重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当时的乌克兰是各国特工的乐园。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方突然提出公开拍卖

事情随后果然变得不太顺利。随后几天,乌克兰方面一直没有任何消息。直到第10天,乌方才打来电话通知见面会谈。他们通知徐增平,由于某些原因,“瓦良格”号将在三天后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正式拍卖,请中国朋友做好准备。

听到这个消息,徐增平火了,质问对方定好的协议为什么轻易就变卦?乌方有关人员当时只是微笑没做任何回答。

在乌克兰方面随后举办的答谢会上,乌方一位负责人悄悄透露了实情:有几个国家和地区给乌克兰发了外交照会,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韩国、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对这次购买航母提出质疑。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这些国家和地区还反对私下交易,要求将“瓦良格”号公开拍卖。

乌方解释说,他们既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又要照顾到与徐总的谈判实际,所以才决定三天后公开拍卖。推荐关注:微信查找“一号军事”。因为在这么短时间内,别人绝对来不及准备,只有中方能满足他们提出的条件,自然也只有中国人也就是徐总的公司能中标了。

拍卖会上的较量

根据乌克兰方面的要求,参拍人需要提供资质证明、国际信用证明、用途规划、专家论证报告等一大堆材料。现场果然只有创律公司准备的材料齐全充足,符合乌方所有要求。三天后,在基辅市最着名的佳士得拍卖行,“瓦良格”号航母拍卖会正式开场。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展示完各种材料,就是公开竞标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叫到1400万美元就没有了声音。韩国又叫了1500万美元,日本叫了1700万美元,韩国又叫了1800 万美元,这时徐增平举牌叫了2000万美元。主拍人连叫三声无人再叫,拍垂落下,拍卖成功。徐增平当场办理了拍卖成交的有关协议。

当晚有直升机降落舰上

就在徐增平成功拍得“瓦良格”号的当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船厂厂长接到报告,“瓦良格”号上有架直升机降落。徐增平听说后马上找到厂长,请他立即安排夜间警卫人员,而且还要求增加警卫人数,费用完全由中方负责。后来徐增平得到消息,当晚的直升机是乌克兰最重要邦交国的武官随员租用的乌克兰民用飞机公司的直升机,时间是六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母资料有20吨重

直升机降落事件发生后,徐增平担心有啥闪失,觉得事不宜迟,第二天一早,他就和助手以及造船厂厂长一同乘飞机由基辅赶往黑海造船厂。徐增平和厂长两人在飞机上就航母设计图纸移交一事进行了探讨。

厂长告诉徐增平,那些资料起码有近20吨重,他们用了两个大资料库来放它。如果中方运回去再翻译的话,仅专业翻译就要一百人干两年,还要数十名其他技术人员再去核对校准,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篇

回家路走了整整四年

海上起程受阻一年半

1999年7月,创律公司雇佣拖船,拖着“瓦良格”号开始了漫长的航程。不料,当该船驶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准备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土耳其方面以“瓦良格”号船体过大,一旦出现意外,可能会撞上伊斯坦布尔大桥,阻塞海峡为由拦住了它。8 月,“瓦良格”号又试图通过海峡,再次遭到土耳其政府的拦阻。“瓦良格”号被阻挡在黑海中,飘荡了很长时间后又返回原海港。中国与土耳其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谈判。“瓦良格”受困黑海期间,创律公司每天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个月必须向乌克兰港口当局支付1.7万美元的停泊费。朋友们回忆,那时的徐增平可称得上是内外交困,因为当时正是金融风暴之后,筹款非常艰难,他们公司迫于无奈曾先后两次向乌克兰申请延期付款,付出的代价就是罚息。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国籍直升机再降甲板

黑海受阻期间,在2001年3月还发生了一件怪事,一架不明国籍的直升机降落在“瓦良格”号的飞行甲板上。从直升机上跳下几个人进行了一番测绘后,在拖船船员来驱赶时又驾机飞走了,临走前还用粉笔在甲板上用法文写下“法国人到此一游”,不知是何目的。

提出20项放行安全条件

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决议,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其海峡。另一方面,土耳其海洋署向中方提出“瓦良格”号通行海峡时必须具备的20项安全条件:

冲出博斯普鲁斯海峡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1、 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2、中国官方提供书面保证;3、必须由国际认可的保险公司担保;4、护航“瓦良格”号通行海峡拖船数量必须增加一倍(即由中国最先提升出的8艘增加为16艘,并且必须有高马力拖船);5、通行海峡时,全舰四周必须灯火通明;6、舰上必须配置锚链及拖揽收放机械组及人力组以备必要;7、舰上必须安置发电机启动机械照明;8、舰上必须建立无线电通讯以保持安全联系;9、在通行海峡前,土方派技术监督小组至舰上检查安全条件是否齐备……

“瓦良格”号原定10月25日起航通过土耳其海峡,不料风浪突起,拖带“瓦良格”号的拖船缆绳也因风浪太大而断裂。“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的第一关――― 博斯普鲁斯海峡,自24日起也阵雨不断,视野狭窄的坎德里弯角,弯度80度,暗流汹涌,不适应庞大且无动力的“瓦良格”号通行。

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气好时再说。为了确保“瓦良格”号在“最低危险程度”下通过海峡,中方多次组织拖船在黑海口演习拖带“瓦良格”号的作业。

11月1日,土耳其天气晴朗,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平浪静。土耳其有关部门从凌晨起关闭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峡,以便让“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船体通过。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8时,晨雾散尽,这艘没有动力的庞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12艘救难、消防船的前呼后拥、护航托带下进入曲折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瓦良格”号以4节航速缓缓前进,到下午2:30,终于安全驶过海峡最后一个危险的弯角,顺利通过了这一狭窄的水道,进入宽广的马尔马拉海。船队继续在夜晚中航行,11月2日早晨进入狭长但曲折较少的达达尼尔海峡,当天下午进入爱琴海。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途中遭遇强风暴

不过希腊商业海运部表示,这艘航母并无沉没或搁浅的危险。救援人员竭尽全力拯救,花费了很长时间基本控制了航母。一架希腊救援直升机在航母甲板上着陆,把船上的7名船员送到雅典以西的一个军用机场。经体检,医生证明他们情况良好。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瓦良格”号,最终将其控制住。 “瓦良格”号从风暴中脱险后,经地中海,穿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不允许其通过),出大西洋,经加那利群岛的拉斯帕尔马斯,2001年12月11日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经莫桑比克的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过马六甲海峡。2002年2月11日晚抵达新加坡外海,2月12日进入南中国海,2月 20日进入中国领海。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号在爱琴海斯基罗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风暴,它与拖船连接的拖缆扣相继被刮断。这个庞然大物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瓦良格”号脱离拖船之后飘向埃维亚岛,距该岛岸边只有80公里。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抵达大连

上午9时许,“瓦良格”抵达内港。中午12时,“瓦良格”号安全靠泊在大连港内港西区4号散货码头,结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时四个月(123天)的艰难远航。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终于抵达大连。早晨5时许,它在六艘拖轮拖行及一艘引水船的带领下,离开了大连港外锚区,徐徐向内港进发,这六艘拖船前三后三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间,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只都不能进出。

回家路走了整整四年

向“红色资本家”徐增平致敬

记者在网上看到,有人称徐增平是“红色资本家”,还有人称他是“‘瓦良格’的再生父母”。更有成百上千的军迷在此表达对徐增平的敬意。那么现实中的徐增平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创律公司的简介上,有这样一段他的简历:徐增平出生于1952年4月。1971年参军到济南空军,1973年到广州军区体工大队。现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创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每个人的作用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就是由于这微不足道的作用,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人正是凭着一腔热情和无畏的勇气,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推荐关注:微信查找“一号军事”。从这一点上看,徐增平的义举,大大推动了中国航母的建设进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