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99|评论: 3

绵阳查获买卖个人信息案,涉及个人征信报告40余万份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5-3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好,我是XX小额贷款公司的,请问你最近有资金需求吗?……绵阳市民唐先生近期频频接到类似的电话,他的信息是如何被泄漏出去呢?绵阳警方日前查获一起买卖个人信息案,涉及公民信息40余万份,两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抓,信息来源正在追查。

  >>购买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参与分成

  2015年11月,绵阳游仙公安分局民警发现,辖区江姓男子长期在网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据初步调查,江某是绵阳一小贷公司销售经理,月收入十分可观。

  江某除了将所购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免费提供给下属、亲戚外,还将部分信息高价转卖。江某的下属、亲戚则通过信息中的电话号码向对方推销小贷业务,江某参与分成。

  侦查人员在固定了相关证据后,对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江某进行抓捕,在江某使用的手机、电脑中发现了含有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3000余组。

  审讯中,江某交代了他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用于转卖、发展客户的事实。

  >>如何确认对方有资金需求?

  江某供述,其所购信息都是“征信名单”。所谓“征信名单”,就是因申请办理贷款而到银行查询征信记录的人员,基本都有资金需求。江某交代,他是通过微信从一个叫“数据销售中心”的网友处购得这些“征信名单”的。江某为提升业绩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购买了50组信息后交给公司员工,下属联系名单上的客户后居然发展了几个贷款客户,江某也获得了不少提成。

  >>六个月获利40多万元

  2015年12月,侦查员以购买“征信名单”的名义,多次联系“数据销售中心”,逐渐取得其信任,并主动提出与侦查员见面。2016年1月5日,民警在湖南省将犯罪嫌疑人余某抓获,在其电脑、手机、电子邮箱等作案工具中提取出个人信用报告40余万份。

  据余某交代,其从2015年6月开始,以每份0.5~1元的价格在网上购买个人信用报告后,再以2~5元的价格转卖。短短6个月,余某就购买了包括个人信用报告等公民个人信息40余万组,出售公民个人信息20余万组,获利40余万元。

  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对信息来源进行追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5-1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打该打

发表于 2016-5-1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烦不胜烦啊!应该彻查严打!

发表于 2016-5-16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最近总是收到这样的电话烦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