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芳馥郁的五月,迎来了“五四”青年节。“五四”精神被一代代热血青年争相传递,从未停息。在巴城,有一群平凡而又充满闪光点的青年,他们默默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用爱传递温暖,书写着无悔青春。
小学教师李宗川:把学生当自己孩子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李宗川耐心给孩子们讲解难题 李宗川是平昌人,在福申小学从教已经17 年。17 年里,“五加二”“白加黑”,家人抱怨他,但班里孩子的平均成绩多次位居全年级第一。每周末到老家看望后就回到学校义务值班,一值就是五六年。别人不理解,还说他是个“傻儿”。
2012 年7 月13 日,福申普降暴雨,半夜里电闪雷鸣。学校背后靠山的公路旁有一条长长的水沟,那是泄洪的主要通道。躺在床上的李宗川忽然想起白天过路时,看到沟渠被塌方堵塞,于是急着起床。“水沟要是不疏通,水冲进校园,下面的两个实验室就要遭殃了。”于是,妻子陪他一起打着手电去疏通沟渠。不料,一块石头滑落下来正好砸在他手指上,顿时鲜血直流。李宗川强忍着钻心的疼痛,握着锄头疏通了水沟,学校实验室才逃过一劫。
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为使这群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李宗川长时间与孩子们泡在一起。督促孩子们做作业、背诗文、做卫生,陪他们排队就餐,交流谈心。平凡而又简单的工作天天重复着,按部就班的工作变成了一次次倾情投入。
2014 年5 月14 日晚9 时30 分,当巡视到男生寝室时,发现一名同学不见踪影。到厕所寻找时,只见他同外班几个男生正在那里学着抽烟。李宗川强压着怒火,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详细了解情况。发现他们都是留守孩子,在家闲时无聊,就偷偷尝爷爷的香烟。李宗川耐心地进行引导教育,当所有孩子都惭愧低下头时,已是深夜一点了。第二天六点,他准时到操场上带领孩子们做早操。
李宗川说,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老师的存在就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苛责。
青年志愿者王玉君:公益无终点 累并快乐着
村道泥泞,王玉君扛着爱心物品去村里 王玉君是平昌县镇龙镇松岩村小学的一名老师,也是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分队—巴中心烛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的发起人。
2013 年2 月,王玉君参加平昌县教师招聘考试,录取后被分配到松岩村小学负责四年级的教学,班上只有4 个孩子。家访时,王玉君了解到村里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这里的孩子95%是留守儿童,在严寒的冬天,有的孩子还穿着破鞋,脚趾头都能看见,还有的孩子裤子破旧不堪。看到这些,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打算为他们做点什么。
2013 年10 月,他把想建一个志愿者团队的想法分享给了同事们。“当好老师就行了,何必做这花钱花时间还没报酬的事?”有些同事反对,但他没有打消做志愿者的念头。2013 年11 月,在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下,巴中心烛公益志愿者服务分队成立了。
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王玉君在网上发布了募捐爱心物品的帖子,短短几天时间,捐赠的爱心包裹每天就达30 多个。因乡镇上的快递都不派送,所以志愿者必须到快递点取爱心包裹,再运到租住的房子进行分拣。
因从镇上到村子的公路都是泥石路,较远的村子走路需要2 个小时。爱心物品怎样才能送到村呢?天晴时,他们就用摩托车送,不能走的地方就用肩扛;下雨天,他们就借来背篼将爱心包裹背到村里。遇到爱心包裹特别多时,志愿者就凑钱包小货车送。看到老人和孩子们拿到爱心物品后脸上的笑容,他们心里暖暖的,觉得幸福。助学走访中,他还遇到了一些高龄孤寡老人,日常生活较困难,缺衣少食。老人们的处境触动了他的内心,也牵动了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截至目前,志愿者团队长期帮助孤寡老人5 人,定期购买米、油、肉等生活物品给老人们送去。“看到老人生活得以改善,我心里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踏实”。
至今为止,王玉君带领的志愿者团队行走路程累计8000 多公里,一对一结对帮扶通、南、巴、平的贫困学生和老人共60 余人,传递价值200 余万元的爱心物资12 万件左右,传递的爱心物资受益人达2000 余人。“希望爱心就这样一步步传递下去。”王玉君说。
优秀团员杨坤梅:用心贴近每个孩子 帮助他们打开心扉
杨坤梅(左三)到一些学校教孩子们跳舞唱歌
杨坤梅,恩阳人,去年获评巴中市优秀团员。2014 年,她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加入西部志愿者计划,成为西部计划文化专项志愿者,在三江文化站工作,哪里有文化活动需要,她就去哪里。
杨坤梅说,2014 年到三江小学后,发现班里的学生普遍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习惯同人交流。她就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帮助他们打开心扉。学生芳芳性格非常内向,杨坤梅第一次跟她说话时,由于紧张她竟哭了。后来,在杨坤梅的引导下,她逐渐开朗起来,乐于和同学、老师交流,成绩也提高很快。
杨坤梅不会忘记去年的教师节。
孩子们那天都格外高兴,在黑板上用粉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老师节日快乐,她感动得差点流泪,“能为他们做点事,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2014 年11 月,她组织三江的中小学生、社区阿姨进行3 个多月的紧张排练,成功筹办首届“情漫三江”春节联欢晚会,圆了学生和社区阿姨的春晚梦。
2015 年9 月10 日,杨坤梅参与该镇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带领群众进行安全转移以及帮助群众撤离物资。
几年来,杨坤梅的足迹遍布巴中市很多村落,教学和走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最难忘的是她到特殊教育学校教孩子们跳舞,一个孩子给她递了一瓶水,让她特别感动,“这些孩子只是不善于表达,他们其实非常善良和聪明。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充实、很快乐。”杨坤梅说。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柳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