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全民守法的氛围
全民普法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不知“法”为何物,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法律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这本身就是普法效果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
全民普法应与国民教育相结合,加快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进教材。通过全民普法的深入推进,使公众逐渐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护法”转变,把普及法律知识与培育法治信仰,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在整个社会中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使法治真正融入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
目前单向“灌输”式普法模式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增强全民普法的互动性、参与度,应在继续发挥原有渠道作用的同时,整合各地现有普法网络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法治宣传。根据不同对象的学法需求,采取订单式普法、案例式普法、项目化普法、实施法治小区建设等措施,以更广、更活、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丰富全民普法的形式和内容。
随着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法律服务提出新期待新要求,如何积极搭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使法治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应该多途径、多形式地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学法用法制度。应在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推进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上下功夫,实行国家机关和各行各业各单位“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努力形成普法合力。
法治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信心,从而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法治建设的宣传者、推动者,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表率作用,同时,需加大普法力度,增强普法工作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