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152|评论: 49

[群众呼声] 爷爷奶奶双双患癌症,父亲年仅30岁因病去世,妈妈也跑了,蓬安相如镇13岁小女孩盼救助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5-1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爷爷奶奶双双患癌症,父亲年仅30岁因病去世,妈妈也跑了,蓬安相如镇13岁小女孩盼救助


爷爷奶奶双双患癌症,父亲年仅30岁因病去世,妈妈跑了,蓬安县相如镇新华街13岁小女孩唐可欣渴望党政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帮她

尊敬的蓬安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各位领导:
尊敬的蓬安县民政局各位领导:
尊敬的蓬安县相如镇党委政府各位领导:
尊敬的蓬安县金溪镇党委政府各位领导:
尊敬的蓬安教育局各位领导:
尊敬的蓬安县周口小学各位领导:
尊敬的蓬安县妇联各位领导:
尊敬的蓬安县扶贫移民局各位领导:
尊敬的共青团蓬安县委各位领导:
尊敬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您们好!

      2016年5月15日星期日上午,蓬安县金溪镇向东乡永清村二组癌症老人章小英来到我的办公室哭诉:她说,我名叫章小英,是蓬安县金溪镇向东乡永清村四组的人,全家实在是没有办法和活路了,所以今天专门来向大家求助。

      为此,我专程来到章小英带孙女读书的出租房相如镇新华街14号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具体情况是这样的:2013年3月19日,章小英的儿子唐高民在浙江宁波打工时不幸患病去世,去世之时年仅30岁。章小英的儿子死后,他的妻子就跑了,留下了一个年仅几岁的女儿唐可欣,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抚养。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非常不幸的是,由于儿子唐高民的去世,小女孩的奶奶章小英过分伤心,不幸在2013年6月查出了宫颈癌,只好东拼西凑借了一些钱,在川北医学院住院治疗,前后花去医疗费十多万元,导致家中债台高筑,一贫如洗。

        章小英的丈夫名叫唐徐元,为了还债和供孙女儿读书,只好四处到建筑工地上去下苦力,挖坑、搬砖头、挖土石方、帮人搬家抬家具挣得一点点微薄的收入来养活一家人,由于操劳过度,于2015年10月12日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查出身患多发性骨髓瘤,本来家里为了治疗章小英就已经债台高筑一贫如洗,只好在家一直硬拖,谁知现在病情恶化,转入南充市中心医院住院抢救,目前生命垂危。

        小女孩唐可欣今年13岁,在周口小学上小学六年级,成绩非常优秀,乖巧听话,非常孝顺,2013年,小女孩的爸爸死了,妈妈也跑了,小女孩唐可欣每天一大早就起来为爷爷奶奶煮早饭,然后将饭菜端到奶奶的病床前去喂奶奶吃饭,做完了一切家务后,才到周口小学去读书,在校读书非常刻苦努力,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大家都说这个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小女孩唐可欣每天一放学又早早地赶回新华街的租住房里做家务,照料得了癌症的奶奶。

        现在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她的爷爷奶奶如今双双身患癌症。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和收入,小女孩一是面临爷爷奶奶可能去世的绝境,二是因此也面临失学的绝境。境况非常可怜。实在令人感到非常地同情和心寒。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见一个救一个,能救多少算多少!求求党委政府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看在13岁小女孩唐可欣父亲死了妈妈也跑了孝顺爷爷奶奶的份上,真诚地求求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帮这个可爱而又孝顺的13岁小女孩一把,求求大家发发善心,可怜可怜这孤苦无靠的一家吧。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行善积德必将得到巨大的福报。广种福田,广结善果!


            求助人:蓬安县相如镇新华街14号13岁小女孩唐可欣
            唐可欣身患癌症的奶奶章小英的联系电话是:187,8073,4221
            13岁小女孩唐可欣 接受捐款的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开户名是小女孩唐可欣奶奶的名字:章小英
                    帐号:6217996730003388354
   代表小女孩唐可欣接受捐助的微信号是她的亲表叔小范:LoVe_FT123
            

               (蓬安山水如画邓四平摄影报道:15908275137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01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02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03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04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06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05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07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08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09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17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14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11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18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24_鍓湰.jpg
钃畨灞辨按濡傜敾 021_鍓湰.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5-15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家这么恼火还吃上低保没,不如把低保芳的低保转给这家。最可恶是那些明明富得流油的还哭穷,一天饿捞恶虾的样子,啥子好事都想占完占尽。比如丝厂那个低保芳吃起低保,天天都在老广场喝茶,这个大家都看到的,哪个晓不到麻,那点低保钱还不够她的茶钱,这样的人需要低保吗?
明明自己家里有房子,又去弄了套公房住到,能说会道会喝泡,肯请客关系拉起是不一样,真正一家人都没房的反而住不上公房,社区查还说她困难,这就是蓬安,讲得是关系连关系,朋友连朋友:@

发表于 2016-5-15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是个好同志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为人知的慈禧报恩


  长期以来,有关慈禧的史学论著和文艺作品,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的一面。在人们的心目中,慈禧已成为一个昏庸、腐朽、专横、残暴的妖后。其实慈禧身上也有其人性的一面。
  慈禧之父惠征任安徽宁池广太道道台时,适逢洪秀全率太平军在广西金田村起事。当太平军席卷安徽时,惠征和清朝许多地方官吏一样,为保全身家性命弃广太于不顾,闻风而逃。谁知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太平军过后,朝廷重建地方统治秩序,惠征因擅离职守而被摘掉了头上的顶戴花翎。丢了乌纱帽后,惠征整天郁郁寡欢,不久竟然驾鹤西去。
  惠征生有二女二男,他死时长女慈禧只有16岁,次女和2个儿子尚不谙世事。没有了他,家里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孤儿寡母日子过得好不凄惨。好在长女慈禧不仅长相出众,而且才华过人。父亲死后,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和母亲一起扶父亲灵柩北上回旗地安葬。
  俗话说得好:“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人世间最势利的地方莫过于封建社会的官场,更何况惠征还是个“犯官”。所以慈禧一家大小5口人离开安徽池州,沿运河北上时,一路上所遭遇的白眼和冷遇多得数也数不清。
  这一天,慈禧一家到达河北清河县,船刚在码头泊定,就有人送来一份“奠仪”。慈禧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包了整整200两白花花的纹银,惊得她半天合不拢嘴。回头再看名帖,只见上面写着“清河知县吴棠敬上”。
  “吴棠?”慈禧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起父亲生前曾说过他和清河县的吴大老爷有什么交往。悄悄地询问母亲,母亲也摇了摇头说,她根本就不认识这个吴大老爷。慈禧暗想,按照当时的惯例,一般官员的灵柩路过境内,若非至亲故友,东道主尽地主之谊,送上10两、8两银子就已经给足了面子。既然我们并不认识这位吴大老爷,人家凭什么整百整百地送银子呢?聪明过人的慈禧料定是吴大老爷的差人送银子送错了对象,不过“奠仪”人家既然已经送来,退回去显然于情于理都不通。于是,慈禧收了银子,又给差人写了“原安徽池州道台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妻及子女拜谢”回帖。虽然那200两银子对她家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但她还是照原样把银子包好,原封不动地放在一边,以防万一人家讨要时也好有个交待。
  工夫不大,清河知县吴棠竟然带着祭品亲自登船来祭奠惠征,这着实让一路上看惯了白眼的慈禧母女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慈禧当时唯一能做得到的就是在心里牢牢地记下了“清河知县吴棠”的大名,并暗暗发誓,今生今世若有出头之日,一定要重谢吴大老爷的大恩大德。
  其实,慈禧猜得一点也不错,吴棠派人送银真的是送错了对象。那天吴棠有一位关系十分要好的朋友运送其父亲的灵柩要从清河县路过。吴知县知道后即派了一名差人拿着他的名帖给朋友送去了200两银子以示哀悼。这位差人来到码头后正好碰到扶父亲灵柩的慈禧的船只。差人也没细看,稀里糊涂地把银子送给了慈禧。
  差人回来复命时,吴知县接过回帖一看,心想,叶赫那拉氏?我的朋友并不是旗人、也不叫惠征呀,更没有在安徽宁池任职。他仔细询问了差人的一些具体细节,始知差人阴差阳错,把银子送给了一个他根本就不认识的人家。
  弄清楚了事情真相后,吴知县一开始非常生气,立即下令让差人立即去把那200两银子讨要回来。这时,吴棠身边的师爷告诉吴棠说,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水,世上哪有送出之礼再往回要的道理?再说,您现在派人去向人家讨要,人家要是还给咱还罢了,要是不还反而责问老爷您这样出尔反尔是欺负人还是怎么着,那时候老爷您的面子往哪里放?这件事要是传出去了更是好说不好听呀。
  师爷又告诉吴棠,惠道台虽然死了,但惠道台是个旗人,旗人的前途深不可测,谁敢保证说他的儿子以后就没有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之时?惠道台一家现正在落难之际,老爷送给他200两银子那可是及时雨、雪中炭呀。如果他儿子真有出头之日,他怎么能忘记了老爷您今日的大恩大德呢?退一步讲,就算惠道台的儿子没有出头之日,我们总还是多交了一个旗人朋友,总比现在给人家讨要银子丢人现眼强吧。
  吴知县认为师爷言之有理,索性将错就错,吩咐手下又准备了一些蜡烛、烧纸等祭奠用品。然后他整肃衣冠,亲自带人到码头上吊唁了一番他根本就不认识,也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惠道台。
  再说慈禧回到京城安葬了父亲的遗体后没多久,即因为才貌出众被选为宫中“秀女”,进而又成为咸丰皇帝宠幸的“贵妃”。惠征的次女、慈禧的妹妹亦被选进宫中,成了咸丰皇帝的亲弟弟、醇亲王奕擐的“福晋”,也就是光绪皇帝的生母。“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大权在握,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吴棠由一个七品芝麻官升至封疆大吏、一品总督,死后还被追谥为“勤惠”,这在清朝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上实属罕见,绝无仅有。
                         (摘自《文史天地》)


发表于 2016-5-15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好文 顶 这些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 蓬安民政局还是给点钱了,中国的城市贫民,目前扶贫的一处空白:
山区农民还有一些东西:茶叶等特产、菜地、粮田、养殖这些事情可以做;而城市居民一旦面对赤贫可能什么东西也没有!因此,同样是贫穷,城市居民的日子似乎更加难过。这个不能用单纯的人均收入衡量,还需要考虑其它的生活成本:房子、蔬菜价格、政府扶持力度,其它收入来源途径、社会地位是否边缘化等等因素。
精准扶贫扶到这家没有 低保有吃上没有:@:@
发表于 2016-5-1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23456789121 发表于 2016-5-15 12:57
这家这么恼火还吃上低保没,不如把低保芳的低保转给这家。最可恶是那些明明富得流油的还哭穷,一天饿捞恶虾 ...

:lol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5-15 16:09
众筹好点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5-1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筹吧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5-15 21:48
那张死亡证明有问题哦!打工在厂怎么住旅馆!望重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5-15 21:52
她家吃低保没有啊,如没吃成,这个问题民政该解决!

发表于 2016-5-1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声叹息,可怜的人啊。:'(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发表于 2016-5-1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123456789121 发表于 2016-5-15 12:57
这家这么恼火还吃上低保没,不如把低保芳的低保转给这家。最可恶是那些明明富得流油的还哭穷,一天饿捞恶虾 ...

低保芳她那个腰大膀粗的壮汉老公在超市买的是高级饮料,那点低保钱还不够他家的饮料钱,更别说低保芳每下午都在老广场喝茶玩耍的消费了,这个大家都是看得到的,固定在那家茶坊。可惜低保芳和三十多的中分帅哥聊得开心,壮汉老公没看见。: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相A 发表于 2016-5-16 15:59
低保芳她那个腰大膀粗的壮汉老公在超市买的是高级饮料,那点低保钱还不够他家的饮料钱,更别说低保芳每下 ...

请不要在我的帖子后面来跟些莫名其妙的帖子

发表于 2016-5-16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响应的人这么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小时之间,蓬安乡友聊天室为相如镇13岁小女孩唐可欣捐献爱心善款830元



       2016-5-15 12:42 ,网帖《爷爷奶奶双双患癌症,父亲年仅30岁因病去世,妈妈也跑了,蓬安相如镇13岁小女孩盼救助

http://www.mala.cn/thread-13588793-1-1.html在各个论坛发布后,蓬安乡友聊天室微信群网友便积极踊跃为小女孩献爱心,仅仅一个小时之间,小女孩就收到爱心捐款830元。




发表于 2016-5-17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