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南充新闻网
何礼东穿着笔挺的制服,铁肩担着道义,却在办案过程中常常挽起裤腿,打着赤脚,上山下乡,因此,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赤脚法官”。何礼东于2000年通过公招考试进入营山县人民法院,被分配到老林法庭工作至今,扎根基层16年,他坚持能动执法,群众之事无大小,将公平正义扛在双肩,更把群众的利益也记在了心间。
说起“赤脚法官”的由来,何礼东告诉南充新闻网记者,他在审理一起明德乡的赔偿案件时,为了能深入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他早上9点从老林镇坐班车前往明德乡,到达乡上时已经11点多,后来又经过2个多小时山路步行才赶到当事人家中,“从乡上到当事人家中,有很大一部分路程是山路,两边都是悬崖。由于路况很差,我只能脱下鞋子,打光脚前行。”何礼东说,在基层当法官,遇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只要能看见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一切艰辛都是值得的。
“做群众的公仆,就应该处处为群众着想,在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营山县老林法庭庭长何礼东跟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何礼东在审理木顶乡一起离婚案时,来到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其间便知晓了男方母亲已经骨癌晚期,由于当事人不符合离婚条件,他便主动协调撮合,尽力让他们共同面对困难,化解矛盾。
然而何礼东通过自己的浑身解数也没能挽回这段婚姻,最终双方一致决定离婚。他看见躺在病床上的当事人母亲,心中一阵酸楚,悄悄地从兜里掏出几百元钱塞进了老人手里。
“群众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遇到困难,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去解决,如果实在不行,也要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何礼东说,尽管自己收入不高,但是看见那样的情况,真的不忍心当个“局外人”。
在营山县老林镇,说起何礼东法官,人人都竖起大拇指,但只有一个人连连摇头,这就是他44岁的妻子周素群。
周素群说,他们两人之前一直在办学,收入还十分可观,后来礼东决定去上大学,她一个人就挑起了家庭重担。心想等读完大学到城里工作就能摆脱农村了,结果却没想到跟着他在农村一待就是16年,连在城里上学的儿子也因为他回到了农村,而如今却再也舍不得离开。
“我之前真的很不理解,农村的人都是想往城里走,但是他却反着来,感觉还把孩子一起拖累了。”周素群说,作为一个法官他很优秀,但作为一个丈夫却完全不及格,整天忙着工作却忽略了家庭,甚至在做梦的时候都在审案。“我只希望他能多抽出时间关心我和孩子。”这是周素群最大的期许。
谈起家庭,何礼东不觉低下了头,深深感受到了对家的亏欠,甚至很长时间没有好好关心孩子考试考了几分,没有和妻儿一起出个远门,没有一家人其乐融融走亲访友……
何礼东就是基层法官的一个典型,不计较自己得失,却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一个又一个5年,即便自己失去了常人所拥有的欢乐,而他却在这里苦中作乐。扎根了基层,扎根群众,更是扎根在祖国的脊梁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