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75|评论: 6

[教育天地] 唐映红 :为什么人们会误以为高考是公平的考试?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5-1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映红 | 为什么人们会误以为高考是公平的考试?
http://image.passport.china.com/images/users/default.JPG
  • 发表于:2016-05-16 10:31:37
  • 作者:[url=]自豪的公务员[/url][url=]发短信[/url][url=]加关注[/url]更多作品
级别:少校http://image.passport.china.com/images/scorelevel/white.gifhttp://image.passport.china.com/images/scorelevel/white.gifhttp://image.passport.china.com/images/scorelevel/white.gif积分:13040



问:为什么人们会误以为高考是公平的考试?

答:虽然生活中不少人会认为,尽管高考有种种不是,但毕竟它是一个公平的考试。其实,高考从来就不是一个公平的考试。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人们会普遍地对高考制度中明显不公正的因素视而不见,以致使这么一个显失公平的考试制度延宕了近40年,对加剧地域的不平等,戕害真正的人才可谓“功不可没”。

从社会学角度,公正通常包含了三个部分:分配公正(distributive justice)、程序公正(procedural justice)以及互动公正((interactional justice)。分配公正在高考制度上的反映应该为同等优秀的学生应该得到同等的机会,有同等的概率追求到同样的结果。程序公正在高考制度上的反映则是出台的高考政策必须满足正当且合法的程序,而且正当性优先于合法性。符合程序公正的高考政策应当经过各利益方的充分博弈,以最终达到兼顾各方利益的政策结果。互动公正在高考制度上的反映就意味着考生、家长和教师都应当获得充分的讯息以从容备考。

以此观之,高考制度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不公正的基础上。

首先高考制度缺乏起码的分配公正,不同地域的考生,取得同样的考试成绩,却不能得到同等的机会。一个在四川分数仅够上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学生,同样的成绩放到北京、天津等地,却能够轻松上一本院校。下面一组数据足以显示,现行的高考制度是不折不扣充满地域歧视的制度,其歧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种族隔离时期美国南部各州区别对待白人学生和黑人学生的歧视程度。下面数据中,北京的一本上线率(2013~2015)为24.42%,而四川的一本上线率仅为5.37%,北京是四川的4.5倍。以2014年为例,四川考生57.12万,一本只录取3.12万人,二本录取9.09万人,二本及以上录取率共22.14%,仍然低于北京的一本录取率24.81%,也低于天津的一本录取率24.25%。换言之,四川一些只能读三本院校的学生,如果在北京或天津,同样的成绩却能轻松读到一本。

68747470733a2f2f69302e77702e636f6d2f6368696e616469676974616c74696d65732e6e65742f.jpg

其次高考政策的出台严重缺乏起码程序公正,利益攸关方竟然没有机会参与到政策决策前的博弈中。例如,权力集团试图缩小东西部的大学录取率的差距(最大相差4.5倍,足以令那什么核心价值观里的“公正”看起来像砣鼻屎),计划将部分东部高录取率的指标调配到西部低录取率的指标。按说这是在分配公正上稍有改善的一步,应该具有进步意义。可是,政策的决策和出台,完全成为少数权力精英的算计。一本录取率在20%以上的北京、天津、上海一个指标不调减,却将一本录取率仅列14、21的湖北(10.87%)、江苏(9.66%)中要调减3万5千到4万个指标。要知道,湖北、江苏的一本录取率仅仅只有北京、天津和上海的一半还不到。

68747470733a2f2f69302e77702e636f6d2f6368696e616469676974616c74696d65732e6e65742f.jpg

再者,高考制度的互动公正也基本匮乏。例如,为了掩盖四川高考一本录取率畸低的现象,2015年权力集团为了提高一本录取率,将成都理工、西华师大、西南石油、川师大、西科大等大批专业提升到一本录取,同时又大幅缩小二本录取率,为了掩盖后者,干脆将三本合并到二本招生。也就是说,如果从权力集团披露的统计信息来看,四川2015年的一本录取率在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仅仅移花接木就迅速“提高”,以此来蒙骗考生和家长。

由此不难看出,高考制度无论在分配公正、程序公正还是互动公正上都严重缺乏,甚至倒行逆施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严重缺乏起码公正的高考制度下的高考,当然就是不公正的一种考试。可是,近40年来,充满赤裸裸地域歧视的高考却被许多人误以为是公平的考试。这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高考的地域歧视,长期以来不具有感知显著性。相比于高考的严重歧视,中国大陆的城乡歧视、体制歧视、户籍歧视、民族歧视等等的严重程度比高考的歧视要严重得多得多。当社会舆论还在关注进城务工者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制度性入学障碍时,高考中的地域歧视就显得不那么明显。

2、高考作为国家考试,采取分省出题的模式,掩盖了省间招生名额的严重歧视问题。由于每个省的教材、教学和应试各有不同,因此考生和教师更容易注意到不同省考题的难易程度,而忽略考题的难易根本就无关录取率。江苏的考题再难,根据权力集团分配给江苏的一本录取指标,其录取率都将在10%左右。像四川,其考题就算简单到***抽签,一本的录取率也只有5%左右。



3、高考的公正与否,从来每年都只涉及到部分人群,而且每位考生和家长大多都只关注到省内的竞争,而无暇也不大可能关注到省间的竞争。特别是,绝大多数家长都只能关注到影响孩子被录取的细枝末节的因素,而难以想到阻挠他们孩子考上理想大学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歧视性的政策。家长们为了孩子考试的顺利,不仅陪同参考的孩子,而且自发地阻止考试学校外的车辆通行,而须臾也想不到应该去争取在高考招录名额上的公正。

4、房间的大象效应。由于高考的严重地域歧视源自控制和垄断一切社会资源的权力集团,这头大象不仅影响着高考的公平与否,更控制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庞然大物的大象垄断和控制了一切社会资源,所以人们就习以为常,对这个庞大的影响因素视而不见,视若无睹。

上述种种,就使得许多人误以为高考时公平的考试,而丝毫也意识不到高考从一开始就是充满着赤裸裸地域歧视的一种不公正的制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新教育厅向教育部争取川人应有的权益。

发表于 2016-5-17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升学考试制度不公,哥有感触。想当年哥初中毕业比我亲戚考得好多了,因为是农业户口,只能去读高中,而我亲戚少我一二十分,是非农就被达州专科学校录取,我高中毕业,他就可以走上工作岗位了。

发表于 2016-5-17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1999年高考,全国考题一样的,湖南一小伙子考了523分落榜了,北京一小伙考了421分被沈阳建筑工程大学录取了,若干年后,两人在上海同一个工地工作,湖南小伙砌砖,北京小伙搞设计。
                         :@  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啊,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啊,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啊:@
你看北京大学 北京学子190人就可以有1人考进北大,环比,是安徽考生的三四十倍,而上海复旦大学更狠,录取本地学子的比率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山东考生的274倍,公平个氚氚,北京大学就是北京人的大学,复旦大学就是上海人的大学,可四川大学不是四川人的大学,我们四川人不要怪高考制度,我们要做的是谴责四川大学 谴责四川大学 谴责四川大学。
:funk: 四川大学 你不懂地方保护主义吗?:funk:

发表于 2016-5-1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呲牙]史上最励志的招生广告:

男孩喜欢上了一个女孩。
男孩是交了择校费进来的,可是那个女孩很优秀。
男孩费尽一切努力来引起女孩的注意。
开学一星期后,他顶着染黄做了造型的头发大摇大摆进了教室,看着秃头班主任长大了嘴巴看他。
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看着秃头班主任的反应,可是男孩却只是望着女孩。
女孩头也没抬,静静的坐在座位上做题。
后来,男孩在课上总是怪声怪气的接老师的话,课间在座位上放大音量讲昨天他和谁又打了一架,因为在厕所抽烟点名被黑面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大骂。
他每次都会一脸无所谓,只是会偷偷地,很快地瞄一眼女孩。可是女孩的脸上总是惊不起一丝波澜。
终于他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情感,在一个放学的晚上,召集一群兄弟在教学楼下,当女孩安静的走出楼梯口时,他用近乎嘶哑的声音向她表白。
人群一阵沸腾,高呼在一起。
她愣了,白皙修长的手抓紧了书包背带。
过一会,她只是安静的走到男孩面前,仰头说,我的梦想是清华,我想在那里等你。
人群一阵哄笑,男孩红了脸。
以他的成绩,专科也上不了。
他一把把花塞到了旁边的人怀里,扭头头也不回挤出人群。
第二天,传来了男孩转学的消息,在另一个城市。
后来的女孩,总是在课堂上看着那个空座位,发愣。
三年后,清华门口,她安静地站着,比起三年前消瘦了许多,带着行李,只是站着,像是在等谁。
可是她也不知道她究竟在等着什么,叹了一口气,走进校门。
突然,身后一个明朗的声音响起,你不是要等我吗?怎么不等了?
女孩的眼泪流了下来,转身。  
男孩把头发染回了黑色,一身简单的白体恤牛仔裤,像是周遭泛着阳光。
他帅气地拉起了她的手,走进清华。
后来,成为男孩女朋友多年的她偶然问道,你那年转学去哪里了,能考得这么好?
男孩说:新疆阿勒泰二中,河南一半分也就行了!
        新疆阿勒泰二中招生办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6-13 16:50
四川教育厅的该做点好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