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招生大幕未启先火。作为四川人,我不禁想问:浙大是浙江人的大学,而川大还是四川人的大学吗?
下面是全国38所985院校和42所211院校从2013年到2015年的属地招生比例统计表。
左:38所985院校3年属地比统计表 右:42所211院校3年属地比统计表
(数据来源:新浪教育)
从表中看到,浙江大学在浙江省的招生率高达53%!另外,广东的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在广东省的招生率分别是55.1%、53.3%、52.1%!而四川的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财大、西南交大在四川省的招生率只有26.7%、15.5%、24.7%、26.2%!
现在教育资源严重像诸如北上广这些地方倾斜。
这些地方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他们的平均质量要比其他其他高很多,和他们公平考试对其他人来说也是种不公平。
不过现在更有意思的是,考试时政策还是更照顾这些地方的学生,所以这些地方的学生就是从头到尾都在占便宜,他们占尽了一切便宜。
30%,是大部分教育部直属院校对本地招生比例划分的临界点。
自家的孩子自家疼!这30%的临界点谁在乖乖的执行呢?全国39所985院校,112所211院校,其中部属院校本地生源比例均在10%-50%之间,省属院校本地生源比例在40-70%左右。
广东,中山华工,本地生源50%左右。
上海,复旦上交,本地生源超过30%。
湖北,武大华科,本地生源30%以上。
北京,清北,本地生源30%。
在其他地方985、211高校对本地招生比例极度夸张的情况下,本来教育资源就比较匮乏的四川,竟然会有如此低的本地招生比例。
今天我就拿四川大学为例:
川大前身,四川联合大学,那时候文华大道还是属于市区的九三路,布满夜市游戏厅录像厅,看起来似乎确实不是什么治书冶学的地方,当然,学风确实不咋地,特别是科大这边的,不吹不黑。甚至那时候隔壁成都七中也流传出了至今都很火的一句话:你们娃儿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到隔壁读大学算了!一方面,成都七中有多牛逼;另一方面,联大当时是有多烂,可见一斑。
现在的情况,川大作为西南高校的老大,得到的扶持是越来越多的,看新闻985大学经费,川大每年几十个亿,国内高校经费前几名。而且作为三个老牌强势重点大学的合并后的综合巨无霸大学(川大合并的含金量应该是国内高校前几名,吉大山大甚至浙大合并的一些高校含金量都远逊色于川大),又占据着985,211,2011,珠峰计划等国内高校的最顶级平台。
四川最吊诡的地方来了:咱们四川人倾全省之力,辛辛苦苦培育的本土大学,去读书的竟然多是外省人,为何不多留名额给本省人读啊?四川的家长们估计要哭晕在厕所。
四川的这4所大学,四川教育厅,你们对得起四川的父老乡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