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车卖不上好价,交易范围大多禁锢在本地……当下,二手车限迁政策已成为制约我国二手货车市场发展的“紧箍咒”。 二手车限迁,是指一些省市为提高外地二手车进入的门槛而设置的一些限制条件。截至2015年底,全国约有95%的地级以上城市出台了相关政策。 由于限迁政策给市场发展带来诸多弊端,今年3月,国家明确提出“不得制定实施限制二手车迁入的政策”,已经实施限制政策的地区要在5月底前予以取消。目前,距离5月底仅剩不足半月的时间。 政策解禁遇环保、财政、地域等多重阻力 要想取消限迁,地方政府环保、财政两大顾虑是首要阻力。起初,各地对二手车市场制定限迁政策,主要基于大多数的二手车排放达不到当地排放标准。放开市场,将对当地环境治理带来重重压力。不仅如此,由于二手车的流通对于当地财政并不产生税收贡献,政府对外地二手车一直持不欢迎的态度。 此外,阻力还体现在地区间存差异。截至目前,全国只有新疆伊犁州一个地区明确提出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其余绝大多数省市还在持观望态度。由于各地的限迁政策不尽相同,实施起来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考虑到地区差异化等因素,全国二手车市场在短期内实现完全取消限迁的可能性并不大。 即使政策取消落实到位 市场利好作用也有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中,对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地区做了明确规定,但耐人寻味的是,《意见》指出“国家明确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东莞、中山等9个城市)除外。”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城市和地区的二手车交易量占到全国交易量的半壁江山。即使其它地区全部取消了限迁,其对二手货车市场的利好作用也相当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