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22|评论: 3

[川剧知识] 《观剧者说》28、孟姜女并不姓孟 (曾祥明 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0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题目可能有点奇怪,那位在大型川剧《寻夫记》里担任主角的、著名的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居然不姓孟吗?
    是的。
    为什么?说来就有些话长了。
    上古时代,姓是为了区别婚姻的,同姓者不能通婚。因此,贵族女子的姓比名更重要。其实在古代,未嫁的女子往往有姓无名。如果说封建社会的被统治阶级,在名字上表现得“贫穷”的话,同时代女子的名字就“一贫如洗”了。名字既用于称呼,更用于交往。一个人若绝不与人交往,那名字就虽有若无,因而也就干脆没有。由于古代女子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统治下,未出嫁的女子只能牢守闺中,除亲属中的女子外,不得与他人接触。况女名不能出闺门,唯有涉及婚稼时,才能让对方知道。出嫁后的女子,夫家对她的闺名也秘而不宣。因此,古代女子的名字,也就显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了。
    古代女子又是怎样称呼呢?
    周代贵族女子,以姓为名。15岁举行“笄礼”,表示成人,也取字。女子的字前面加姓,姓前面加排行,字的后面加上“女”或“母”表示性别,这就构成了女子姓字的全称。如“孟妊东母”——孟是排行,“孟、仲、叔、季”,孟是老大;妊是姓;字东,女性。有的也省去性别,如“季姬牙”——季是排行,老四;姬姓;字牙。有的省去排行,如“姬原母”——姬姓,字原,女性。有的省去了字,如那位著名的“孟姜女”—— 孟,排行老大;姜姓,女性。孟姜女岂只不姓孟,而且连名字都没有,“姜家大女子”就是她的全称。所以,嫁给范祀梁后,人们又称她作“祀梁妻”,如此而已!
    女子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在姓的前面加上她娘家的国名或氏。例如帮助晋国公子重耳逃出齐城的《醉出齐城》中的“齐姜”,就表示由齐国嫁来的姜姓女子。如果是嫁给别国的国君,就在她的姓前面加上她丈夫所受封的国名。嫁给别国的卿、大夫的,就在女子的姓前面加上丈夫的氏或封邑。如姬姓的女子嫁给赵国上卿为妻,就称为“赵姬”。《赵氏孤儿》赵武的母亲就是以“赵姬”作为称呼的。
    此外,也有在姓前加上指向的。如住在东边的施家女子,称东施;住西边的施家女子,就叫西施。也有在姓后加上性别字的,如寿母、帛女。也有在姓前加排行的,如叔嬴、叔姬(嬴姓、姬姓的三女子)。更多的情况是.在女子的姓后面加上氏,如武姜称“姜氏”,骊姬称’“姬氏”。出嫁后的女子,以姓氏当名,再加上夫姓,这就是她的名字。更多的就只有一个娘家的姓,这在川剧传统戏中的例子太多。如《江油关》马邈的妻子李氏,《西关渡》中潘林的妻子尤氏,《周仁献嫂》中杜仁学的妻子胡氏,周仁的妻子李氏等等。这种称呼,一直沿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新中国,还有张民女子嫁到陈家的“陈张氏”,李家女子嫁到王家的“王李氏”。在重庆俏皮话中的何家女子嫁到姜家“姜何氏”(将合适)、花家女子嫁到张家的“张花氏”(指那些爱“喳翻”的妇女)、窦家女子嫁到梅家的“梅窦氏”(霉豆豉),便是这种古代遗风的产物。  
                                                                                                                                                2012年3月29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5-2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老师〈观剧老说〉,我则是〈观剧者听〉,有益大有益!顶起!

发表于 2016-5-2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言有据,此言有理!

发表于 2016-5-22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211401s5wpaw5wls7b5b97.gif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