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黄了,就从吃说起
杜录林
五月的关中,新麦即将上场,大宋朝的俗语,槐花黄,举子忙,关中人毕竟远离大宋朝的临安,仍然是土槐下面的生活,麦子黄,农人忙,生活离不开吃的,杏子黄了的时候,关中平原的麦子从天水到潼关也就该一起收割了。
要吃上了新麦了,宝鸡人很高兴,就是说今年可以活下来了,从钓鱼台到虢镇的四月八会,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悠闲的时光了,把会跟完了,麦子也快要黄了,宝鸡的人,看了那么多的会上牛皮人人,大喊大叫的韩琦杀庙,佘太君气的没法奈何,渭河岸边的蔡家坡的面皮凉粉,周公庙的人头蚕动,诸葛亮庙里面让人说了那么多的闲话,法门寺佛心连长安,虚虚晃晃,最终都是炎帝双手拥抱的宝鸡,黄帝的后裔后稷,那么多的人,每天都在吃,吃啥呢,吃着的是忙口的喜悦,教训,爱怜,要把女儿收种放在后稷的心上,手心手背都是肉,河南河北都是汉民,太远,没有多大的意义。
炎帝就把这一个看忙口的习俗留给了宝鸡,关中,把油膏面皮蜂蜜粽子凉粉河洛白面馍馍睁眼锅盔,芽面角角草麻糖,也留给了关中人麦黄时节的高兴愉快忧愁忙碌之中,都是吃的,还有醋凉粉呢,也有一种能看不能吃的香草包,五颜六色的只能看,欣赏,但是,吃不成。这个与伍子胥屈原没有多大的关系,是秦人麦子快黄了的炎帝的呼唤。
从散关到潼关,吃的吃,光场的光场,草帽下面是要拿上炎帝的扫帚,欣喜,自豪,劳累,紧张,麦子熟了,秦人要面临一场生死的考验,快收麦了,兵马俑要等待一场麦收之后的远征,这个是从西部来的,因为周室的江山岌岌可危,西部的麦客也就是秦人要早做准备。直到石鼓文到了宝鸡,炎帝含笑了,周秦一家陕甘一家,就是那样的。到现在仍然是这个样子。
留给了兵马俑,五月,关中,一根长烟锅,马连草下面挂着一根看外孙的大麻糖,行走在麦快黄了地边,天上的老娃也嘴馋了,不停的看着地上的大麻糖,都想吃上一口关中的美食呢。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走关中,下巴川,
都是走路,
等大声唱完了西路秦腔,天上的老娃一看人家进了看女的门,也就失望的在谋取下一个目标了。一串串关中的大麻糖,地上的外孙赶紧把他卫爷的腿抱紧,女儿赶紧把先人身上的堂土扫一下,那么多的外孙啊,把他舅爷从头到脚要摸遍,墙上的大头娃娃那么欢快的拔萝卜呢,打开了洋戏匣子,里面有花亭会呢,父亲子女,更喜爱孙子呢,好像麦杏熟了,麦子黄了的无尽黄土高原撒欢的奔跑呢,一家人,三辈人,关中人。
三辈人,
除过了面皮河洛凉粉,油膏蜂蜜粽子,一大老碗干面,带汤的哨子面,到灞河的羊肉泡馍,西府宾馆的锅盔泡馍,我们已经一无所有了,只能用咱们宝鸡人的王彦章走进了苟家滩来写了,说的人大都是叫兽。悲伤,可恨,遗憾,只能用凤翔的窗花一表悲伤。
这已经是为渭河,秦岭,引胃渠的往日的关中,昔日的宝鸡了,也是几十年前老而不老的宝鸡了。
因为啊,现在渭河平原已经没有人种炎帝从秦岭上带来的麦子了,种那个没有多大的社会意义了,秦人征服六国百越两广就是靠的灵渠,秦人视麦子如命根,丰年祈求武王,征服拓地,到现在收麦有多大的经济含量,一无所获,不种粮食秦人心惶恐,种下了成了一种负担,没有人要,关中这么好的辣子加馍,连关中的文人都不想吃,谁吃呢,不如留给收种革命,农机革命,肥料革命,留给五脊六兽种瓜果去。
忙前,到心疼的女儿家去看一下,一进儿孙门,人家都是手里面拿一个手机聚精会神的抢红包,打游戏,把他舅爷就不当亲戚了。
渭河水,秦岭,没有变,
社会变了啊。
以前是孙子围城呢,见了他卫爷就没命了,现在是要让女儿给孙子下话,【瓜娃呀,你爷这么远的来了,你们把你爷爱一下吗,手机上网亲吗,我的父亲好啊,看把你爷气的啊】
说了跟没说一样,手机上网比他爷还亲。
哎,人心,世道,罢罢罢,只要我孙子高兴,只要他们开心,杀娃不如惯娃。
二
由麦子引发的中国吃食,最好最优质的仍然是在炎帝故里的宝鸡,因为这里是渭河的咽喉,也是关中的口腔,吃东西离不开口与咽喉,也就决定了中国一开口的吃食,就在宝鸡,南山之水,北山之土,幻化成了秦人的三月麦浪,从炎帝黄帝开始,到了一碗臊子面的时代,润德泉承载了一个伟大的周朝,理清了西部的忧患,为秦人的一大老碗羊肉泡馍奠定了基础,其中有一个岐下之人食马,仍然停留在饮食上。等到关中的人工渠修成,由西秦到咸阳,秦王为中华民族成就了以大海为池,长城为城的大中华,这个是从那里勃发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宝鸡,一个是长安。因为那个时候,周人可恶,秦人已经把哨子面演变成了一大老碗干面与战备的炒面了,周人的哨子面,已经没有多大的战略意义。哨子面是一种安静祥和的饮食,而炒面更适合于临战的需求。那些都是几千年的事情了,对现状有用的就是,汉族人吃熟食的生活,来自于炎帝,来自于黄帝的周原,生吞活剥也是炎帝先民的生活状态,炎帝的部族从漠北蒙古一直到海南黎民,包括现在的东南亚中南半岛,都是从宝鸡出走的民族,问题是现在的一些叫兽,让人实在无法说,中国人吃的麦子,说是来自于两河流域的植物,这些狗日的叫兽,要遭天报,秦岭是东方的人类生活的基因库,炎帝最早发现人类生存的吃喝依赖,就在秦岭,秦岭的生态环境要远远大于两河流域。对于那些中原江南东北的民族,用叫兽语言污蔑炎黄二帝的民族败类,迟早要得到报应。
三
三皇生三餐,五帝种五谷,现在中国人就剩下吃的东西属于自己本民族的了,中国的麦子只能来自于东方的基因库秦岭,也就是炎帝,不是两河流域,因为中国人历来是自给自足为本,这个既是个人生活,也是民族风气,用孔子的语言就是,自己的东西我看好,别人的东西我不要。电灯电话电视电脑属于欧美,我们给你们掏钱,吃喝的东西属于我们的祖宗炎黄,这个属于我们的。这些狗日的叫兽良心丧尽,中国人仅剩下最后的一件外衣吃食,都要把麦子的知识产权送给波斯人。
讲道理很多,司马迁的【食货志】,中国人五谷以麦为宗,就是说麦子来自于炎帝,【天工开物】,没有说麦子来自于波斯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也没有说麦子是外来货,到现在谁来为炎帝伸冤。秦岭黄土高原这么丰厚的生态环境,难道说长不出麦子,水稻,茶叶,橘子,甜杆。
四
中国人的主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食为主,北方人一日不吃面,心中不愉快,南方人三天不吃米饭,腰上就没有了腰劲,这个吃的东西就是来自于渭河两岸的炎黄二帝,炎帝把宝鸡的土陶文明带到中原南方以后,就产生了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酒结合,就产生了甲骨文,炎帝发现了秦岭里面有一种草,能治百病,这个就是茶叶,东方人完全适用,5000年来,把茶叶一直从秦岭传播到东方的人种,有儒家之茶,文心养道,有佛家之茶,洋为中用,有释家之茶,翻箱倒柜,有道家之茶,道法自然,墨家不吃茶不饮酒只吃五谷杂粮,农家只知春夏秋冬一收一种,兵家只管用兵不管养兵,巫婆神汉,伐神为主,吃来吃去,我们都在吃炎帝,都在吃宝鸡,炎帝给我们带来吃饭,吃肉,吃粮,吃喝,达官贵人,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之人,一句话,就是宝鸡人民虔诚的问候:吃了莫有。
炎帝的民族从宝鸡开始,耶稣的民族从哭墙开始,波斯的民族从地中海开始,其他的民族都是隶属于这些民族。
五
禹鼎九足,商鼎四足,周鼎三足。秦王无鼎,汉王无礼,三国无序,魏晋无人。
人之为人,由吃开始,由吃终结。
六
由宝鸡的吃饭开始,其实鼎也就是一个吃饭的大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