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开幕的内江市“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于18日至19日进行了一天半的文艺比赛,来自全市各县(区)的300多名残疾人、87个节目分别参加了舞蹈、诗歌朗诵和戏曲小品、声乐和器乐共三场比赛,参演人数多、比赛时间长、节目形式多、演艺水平较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了内江市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融入社会的精神风貌,筑起了残疾人励志自强的精神家园,展现了内江市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的新成果,受到了城乡各界观众的好评。 为了让残疾人在全市残疾人文化艺术节这平台上展示身残志坚、追求美、追求艺术、追逐梦想的精神风貌,唤起全社会关注关爱残疾人,参演单位和参演残疾人费尽了心血,狠下了功夫,演出效果很好。 获声乐二等奖的《托举梦想》,是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盲人教师林健和10个盲生表演的,从作词作曲到编曲配乐,全部是林健老师创作的。林健老师是四川省自强模范,他兴趣广泛,会多种乐器的演奏,能写诗歌、创曲谱,业务能力扎实,生活态度积极,是特殊群体精神的标杆,他教出来30余名盲孩子百分之百就业,所有盲孩子在他影响下,生活乐观,积极向上。《托举梦想》是林健老师和盲生“从心底淌出来的真情实感。表达了特殊群体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昭示了舞台有多大,心中的梦想就能有多大的积极态度,更呼吁社会关注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节目质量赢得评委、观众一致好评。
获小品三等奖的哑剧《父亲》,是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易小瑜老师为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父母生活的不容易、懂得父母的爱是无私永恒的、懂得孝敬父母,特地创作的。为了背景音乐和故事情节完全吻合,易老师请林健老师根据小品需要,做了大量素材的筛选,做了完美的音乐编辑,烘托渲染了气氛,加上哑剧的内容和聋哑学生演员的感情投入,感动了全场观众,使不少观众留下了热泪。
获声乐三等奖合唱歌曲《虫儿飞》,是资中县特殊教育实验学校30名智障儿童和聋哑学生表演的。指导老师周芷好牺牲周末和节假日,带病针对脑瘫、肢残、聋哑等不同残疾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反复指导训练残疾学生排练。19日参赛,学生以童声特有的柔、清、纯等特点,体现了残疾学生的主观感情色彩,并以寻找关爱、寻找温暖和体现共鸣抒发情感内涵,展现出较好的团队风貌。他们神情专注的优美歌声、整齐划一的手语表演,得到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周老师说,参加此次残疾人文化艺术节,给残疾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良好机会,参加演出的这支特殊团队用精神的强大弥补了身体的缺陷,用自强不息的歌声传递了爱与奉献,托起了残疾学生的梦想和希望。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激励更多残疾学生走出学校、融入社会,自强不息地勇敢面对生活,展示残疾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歌朗诵《我的世界》,是东兴区特殊教育学校启智五年级11名学生表演的,他们中最小的12岁,最大的21岁。其中有2名学生是智力障碍兼有自闭,有2名学生智力障碍兼有多动,1名学生智力障碍兼有肢体残疾,其余6名学生都是中重度的智力障碍儿童。老师们煞费苦心,从2015年4月开始准备这个节目。节目通过叙述学生内心加诵读三首古诗的方式来表演。排练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性高,不怕苦,老师们热情赞扬他们。通过孩子们的表演,引发了更多的人关注这些特殊的儿童,也给孩子们的家长带去了信心,让他们坚信特殊孩子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坐着轮椅上台朗诵《我的梦想》的隆昌县周兴镇周兴中学八年级15岁残疾学生黄敏、演唱《我不想说》的内江市中区黄桷井社区残疾人袁玲、独唱《朋友》的没有双腿的市中区残疾人李宾和很多杵着拐杖上台表演声乐、器乐的残疾人,其激情、精彩的演讲、演唱,赢得了观众的交口赞叹和热烈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