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保城乡老龄工作纪实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南部县保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敬老、爱老、助老作为建设和谐保城的重要内容,坚持 "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注的老龄工作方针,围绕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不断完善惠老政策,创新助老机制,发展敬老文化,大力实施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为主要内容,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关爱、关心老年人的社会风尚,使全乡老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敬老、爱老、助老意识明显增强,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保城乡毗邻阆、剑接壤,升钟湖景区一古西水县衙,全乡60岁以上有2300人,老龄化达20%,其特点:一是未富先老,贫困程度较深;二是未备先老,服务设施匮乏;三是高龄多病,社会医疗、护理负担加重;四是空巢率高,成为精神关爱、家庭照料问题严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这说明,老龄工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保城乡党委政府先后科学制定并认真实施了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积极构建经济供养、医疗保障、特困救助、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优待维权六大服务体系,为进一步实现惠老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础。 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保城乡所有村、社区都建立了老年人协会,全乡各村、社区自筹、社会捐助,政府帮扶,民政注资,改建了一批社会养老福利机构,新建了“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之家”4处, “三无”老人养老床位达500张,集中供养 300人;总投资达600万元,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还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两年来共接收养老服务咨询一万人次,接收养老服务呼叫八千人次,有效服务一万二千人次。 健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全乡各养老服务机构开设了由医院搭台的老年人门诊和家庭病床,常年开展老年人常见病的老年病巡诊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满足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 健全完善困难救助体系。保城乡对“三无”老人和其他特困老人,实行集中养老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做到优先救济帮助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的老人。乡政府每年每人300元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健全完善老年人教育网络。乡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教育工作,注重加强老年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办好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老年人参加文艺汇演、体育比赛、读书比赛和书画展览等活动,以“党政搭台老协主导”,既定节假日提前开展书法、书画、根雕、农品、奇石等及大型文艺展演,艺术展达800多件,文演活动全年约20次;最近,吹箫引凤迎来了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保城香柱山举行;以“孝亲敬老暨农民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公婆”、“保城孝子”、最美孝心少年“等评选活动;这样既丰富活跃了老年人精神生活。又提高了老年人素质和体质。 健全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大涉老案件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乡政府凡对因赡养、抚养、养老、抚恤、医疗等提起的涉老诉讼案件,督促依法机关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据悉:全乡,村、社区老协建立老年人法律咨询调解中心,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调解民事纠纷达300多件;同时还对老年人,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业绩出成果,目标出“绩”效。保城乡政府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为服务大局,锐意创新,着力解决了影响和制约老龄事业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南部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委办、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老龄办、县团委、县信息中心、县农工委、县住建局、县文广局、县旅游局、县妇联、县关工委、县红十字会、县老协、县老体协、升钟湖假日酒店、胡兴养生堂、四川农民日报、四川新闻网、南充电视台、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南部电视台、县摄影家协会等多次采访和报道,市、区、县老龄工作现场会在这里举行,乡党委书记向泽全获全国老龄办“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乡老协授“四川省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称号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老年人共享平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保城乡党政上下共同的责任。他们将在南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意识,努力开创老龄事业新局面,为服务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南部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黎文魁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