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5月20日报道,多地装修好的办公楼大门紧锁,门前却成了菜地、废品场;主楼空着,既不敢搬又不作他用,几百人依然挤在小配楼里;曾经的豪华政府办公楼,如今改建成了敬老院……近日,有记者再次跟踪调查广受关注的新建办公楼闲置问题,不同地方的差异景象,令人深思:如何唤醒“沉睡”的办公大楼,盘活利用好闲置的公共资源? 网民认为:在严格遵守“中央禁令”的前提下,如何处置和盘活闲置的办公资产,检验着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创新理念。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善解难题的智慧,而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试问,如果一个地方官员连办公楼的问题都解决不好,如何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展示更大作为? 网民认为:对待这些闲置办公楼,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相关部门要开拓思路,督促地方政府部门和官员为错误决策买单,要积极谋划盘活闲置的办公楼,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积极寻找出路,从而减少财政负担,避免资源的严重浪费,让闲置办公楼不再成为民生之忧。与其闲置,莫若“亡羊补牢”,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向社会招租、拍卖的方式提供给社会公益组织等使用,“唤醒”这些“休眠大楼”,才是权宜之计。 网民认为:闲置办公大楼的背后既有政府管理不到位、职能部门监督体制不完善,也有为官理念及作风建设等原因。要想把闲置的大楼充分利用起来,杜绝再有违规新建办公楼出现,就得依靠群策群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既不失信于民,又能让办公楼合理高效使用。只有边查边改立说立行,这样才能更好的融洽干群关系,维护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投入到为人民无限的服务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