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08|评论: 0

[散文随笔] 汉朝【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三皇三代到秦时是悬在北方秦赵燕三国头上的一把利剑,直接捣毁了中国的西周王朝,赵宋王朝,朱明王朝,并在唐亡后金元清曾三次入主中原,可见其后面强大的军事冲击力。战国时一度受到秦将蒙恬赵将廉颇燕将李牧的军事打击而远离了汉人,移居狼山一带。秦亡汉兴汉人在休养生息,匈奴人也在养精蓄锐,并且利用秦亡后中国的楚汉战争及七王之乱的间隙迅速强大起来,不断出击将高皇困在白城七日七夜哭季信,军事上汉初是打不过匈奴的。不和亲也没有办法。
匈奴人马快吃肉喝奶力气大,有能射雕的力士,杀起人来如杀牛羊得心应手,没有文化积累没有三纲五常人之初性本善,没有思想包袱而轻装上阵,从炎帝时代从黄土高原出走,生活仍然停留在炎帝时代。生活面前除去生就是死,婚姻关系也是乱婚。一旦南下必有收获尝到甜头,战争中俘虏汉人女人后与他们另组家庭,东汉时的文姬与左贤王的家庭就是代表。
匈奴人衡量战争胜负的标准与汉人不同,汉人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匈奴人以获得人口的多少为标准,因为匈奴人不希望有国界。武帝时匈奴冒顿单于领引弓控弦之士30万最为强盛,而武帝时中国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绵羊,两国的战争已一触即发,公元前2世纪,欧亚大陆的火药桶就在中国的长城一线。
随着匈奴人困高皇辱吕后以及和亲事件中的屡屡发难,武帝停止了和亲并部署了战略上联合夹击匈奴及马邑之战,马邑之战虽然让匈奴人跑出了伏击圈,但能看出来匈奴人对汉人也是惧怕的。
在此基础上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二师将军李广利飞将军李广等一大批军事人才,从长城一线到贺兰山对匈奴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出击,每次战役均告大捷,基本上摧毁了匈奴人青壮年组成的军队,抓获了大批战俘,包括匈奴人的王子金眯俤,此后打通了西域诸国通向中亚的丝路,将新疆也囊括在华夏版图之内,比始皇帝的版图又增大了许多。从此匈奴人沉默了将近200年,彻底解决了汉朝时中国的北方问题。
南方在秦南征的基础上把秦遗留下来南征半途而废的事情也作了完整的交代,南方百越诸部归顺汉廷。现在生活在北方的蒙古人已没有必要分清谁是汉人,谁是蒙古人了,几千年了早就是一家人。以上就是武帝的武功,而武帝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文治。
秦亡汉兴文禁解除之后,从高皇到武帝文化自由是一大特点,吸取了秦文禁的不良后果,写诗的写诗,献赋的献赋,撰书的撰书,编舞的编舞,协律的正音,修史的修史,天官记天修历法,算家演数,传卦的传卦,传易的传易,传书的传书,传春秋的传春秋,洋洋大汉朝走的是周的文化传国之路。
并在国家机关专门设立文学,汉乐,汉舞机关,以后的文人没必要再去振木铎而采风了,国家将你们养活起来有啥好文章好韵律尽管去写,有啥本事尽管使,为了文化的振兴武帝花了大量的铜钱银子。以至于最后武帝也不禁诗兴大发,亲自作了好多有水平的诗文,如李夫人词等等,甚至养活了一大批诸如东方朔之类的弄臣。其文化规模大致如下:
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抓其绪,枚马同其风,杨王骋其势。翱翔己下品物毕国,繁积于宣时,秽闾于成世。御进之论千有余首。观夫荀结隐语,事数自还。末发巧谈实始迤逦,枚乘兔园,举要以会新,相如上林,繁琐以成艳,致辩于情理。子渊洞箫,穷变于声媛,孟坚两都,明词以雅瞻,张衡二京,迅发以宏富,子云甘泉,杨徐玮之风,延寿奂光,合飞动之势。凡此十家并辞赋之流也。及仲宣糜谈,发端必迎伟长博通,时竣壮采。太冲安仁,策动于宏规,子衡七安,底积于流制。景纯奇巧,缚理有余,产伯梗概,情谊不匮巧。杨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仓吉,史莫善于仓吉故作训,箴莫善于虞箴故作训箴,赋莫深于离骚故作反离骚,辞莫善于相如故作颂。以上就是文学方面两汉的大体状况。
汉朝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经学大盛,以后即就是唐朝其经学方面仍赶不上汉代的水平,汉儒对经学的整理挖掘创新功不可没。传易之人,沛人施氏后传田王孙,东海人孟喜,琅玡诸人梁丘贺,顿丘人京房。传书之人,千乘人欧阳氏授儿宽,鲁东平人大小夏侯氏父子。传诗之人,齐人浮丘伯传鲁申公,齐人辕固生,燕人韩婴,鲁人大小毛公。传礼之人,东海郯人后苍,小戴氏德大戴氏圣,庆氏普。传春秋之人,鲁薛人公羊氏传严彭祖,鲁人谷梁氏传谷梁春秋。贾逵撰齐鲁韩毛四诗之分,古今尚书之异同,马融注老子淮南子,离骚诗经,尚书,易三传,郑玄陆植皆马融之徒。
此外汉宫乐舞也是一大特色,气势宏大兼容秦楚南腔与北调,是中国文化南北合一的艺术精品,汉舞的上邪公莫等舞曲现在仍在戏曲中作为旦角的基本造型,秦腔中旦角的水袖就来自于公莫,拂袖舞,高祖归故乡则气势宏大,江南可采莲则纤细抒情,汉宫乐舞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不可多得。出现了一大批艺术水平很高的汉宫乐舞,如郊庙祭祀歌十九章,短歌铙吹乐朱鹭,艾如张,思悲翁,雍离,芳树,将进酒等等。军乐如正德武歌,命将出征歌等。同时汉舞中融进了胡舞与巴渝舞的元素。
汉人的生活状况。汉朝人既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幸福的是汉朝从高皇开国到文景之治,结束了秦末的战乱,民众享乐将近一个甲子的太平,但此期间文化是元气大伤后的复活期,没有真实的再现汉初的太平景象,不幸的是武帝由反击匈奴到最后演变成了近乎穷兵黩武的战争,这一点武帝自己也认识到了,做了罪己诏向全国人民公开承认错误。武帝时代文化军事打了翻身仗治定功成之时,文人出现了大军过后必有凶年的隐瞒,歌功颂德的多。所以玉台新咏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诗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忧伤。对于汉朝的幸福生活,不妨找几首唐诗宋词作以表述:
苏轼食荔枝二首
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桂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词望江南
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塘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香役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乘年华。
惠崇江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是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日春。
陆游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鸡豚足。山冲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幕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乘闲月,拄杖舞时夜扣门。
山南行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麦垄青青桑郁郁。地近蒸秦气俗豪,秋千蹴鞫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建,杨柳夹道车声高。
江南写景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草青青。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之懒,溪头卧剥莲蓬。
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南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能不忆江南。
以上的唐宋诗词就将中国从三皇时代起的小农经济社会得到了轮廓性的描述,因为汉诗之中笼罩着孔雀东南飞那样的悲剧色彩,因而用唐宋时的诗文就更真切一些。其实中国农耕社会的单家独院前庭后院,中间栽果树的小家庭时代汉初可以说是最具活力的。现在从70年代酝酿的新农村理论,仍然是不能脱离中国的农村社会现状,也算中国的一种古风吧,也是对汉唐中国小农社会的一种怀古。
所以说汉朝是中国理想社会的领跑员,汉朝经高皇逼强秦灭霸楚隆重开国,文景二帝的励精图治,武帝时治定功成礼乐乃兴的社会景象,也就成了以后历代有作为的帝王心中理想的社会模式,也是全国人民所期盼的小康社会。
武帝不但是历代帝王所向往的,也是武帝命好的历史机遇。武帝是一生想办的事都办成了,想拥有的都有了,是古代帝王中的幸运之神。丝路开通后天山秦岭同纬度的瓜果也随即在中国遍地开花结果,武帝的羊肉泡馍上面又多了一些香料和葱花,在文帝与武帝的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其祖先高皇身上所潜藏的英武的一面。
高皇的后代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大书特书的一页,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值得历史记忆的光荣。汉朝的文化古朴雄浑,博大精深,隐含着西北文化周秦的粗邝与大气,兼容并蓄,精美中暗含着大巧,外露着楚文化的深奥与灵秀,集结了西北,江南,西域中原文化的优点,汉文化是真正大气磅礴的文化。长沙马王堆,五陵塬上的汉墓群,河北的汉墓等等就是真实的汉朝。
汉朝是金,金器凝结着秦风楚韵西域丝路的工艺金光四射,巨大的金人硕大的金兽纤细的金缕玉衣映衬着长信宫灯的千年光芒,
汉朝是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漆器散发着令人惊叫的马王堆中的大红大黑,
汉朝是水,逝者如斯的江水滋润着江南鱼米之乡的稻梁飘香与米兰陈仓的富饶,
汉朝是火,一把大火燃烧了丁男卖命丁女转输的暴政,
汉朝是土,连接着万里丝路的天山葱岭,
汉朝是诗,散发着玉台新咏的孔雀东南飞陌上桑,
汉朝是赋,浪漫着司马相如卓文君的凤求凰,
汉朝是歌,饒歌短吹风流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汉朝是舞,包容着西域舞蹈的奔放与巴渝舞蹈的阴柔,
汉朝是玉,灵透着和田玉的润泽与蓝田玉的厚重,
汉朝是丝,丝路飘去的丝带让罗马王魂不守舍,
汉朝是风,大风起兮云飞扬,博大着高祖归故乡的隆重与宏大,
汉朝是酒,骠骑将军撒泼出去的开疆拓土之酒一飘就是几千年,
汉朝是史,承载着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汉朝是字,许慎用六书诠释着炎黄时代的文字生而鬼神泣,
汉朝是书,承前启后的铭刻着四书五经的的博大精深,
汉朝是剑,一把把利剑护卫着汉民族的尊严与飞将军的叱咤风云,
汉朝是浪漫,流传着数不清的金屋藏娇与秦罗敷长公主李夫人王昭君,
汉朝是一面面造型优美的铜镜,辉映着中华农耕文明的过去与将来。
武帝在其漫长而稳定的在位期间,自己想办的事都随心所欲的如愿以偿。该享受的人间快乐一件也没有拉下,应有尽有。该打的仗都打赢了,该听的好话从长安到西域,从塞外到交趾,到处都有,生前大富大贵,死后升天厚葬,是帝王之中最为幸运的一人。武帝所成就的大业也就成了以后帝王心中的理想境界。但武帝离世后经过一个甲子的苟延残喘,走上了与西周极为相似的衰亡之路,平帝时王莽谋汉汉运将终。两周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游历了800年,而两汉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游移了400年,兴衰的路线与以后的历史后续极为相似,西周灭亡后产生了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东汉灭亡后产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天下大乱。
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之后,后汉政府将国贼权奸全部收到了东汉中央政府。东汉后期再也没有没有像高皇武帝那样的治世明君,国家朝政今天被皇亲国舅把持,明天又被宦官牢牢掌控。朝中不要强硬铁腕皇上,也不要敢说真话人话的忠臣,在洛阳要想做贾谊晁错袁盎董宣刘桢那样的人,头上吃饭的家具就丢了,要想生存只有跟着权臣指鹿为马,一句人话也不敢说。整个东汉朝廷官场中,当奴才不讲人话者适者生存。皇亲外戚完了是宦官太监,你唱罢来我登场,朝中不断的更换国家领导人,儿皇上前赴后继,大臣之间狗咬狗时皇上就吓的尿在龙袍上面了。
国家财富迅速的转向以洛阳为首的大城市集结,农村成了国家政权转嫁一切灾难的合法场所。国家没有钱了找农民,政府将各种征收指标与横征暴敛者的福利捆绑,中央弄来的钱你们下面也有一份,国家要征战打仗找农民,农民命贱不值钱,以至于人们发出生儿作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哀叹,这种矛盾不断积聚就形成了土地与财富问题的激烈对抗,在洛阳等大中城市别墅豪宅如林相连,洛阳没有多少商贾经济往来,但东汉后期的洛阳城用金子可以铺满洛阳大街小巷毫不过分,也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而与此相反的是大批农民都在无地可种当佃农的死亡线上作最后的挣扎。
东汉末年农民生活的现状是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愁下顿,其政治地位与秦时的官孥没有什么区别。国家完全被一伙国贼权奸所掌控,农民丧失了生存生活的基本人权,慌慌忙忙的都在为吊命而生存。钱财对国贼权奸所产生的享乐诱惑,使东汉末年的虎官狼吏狗胆包天为所欲为。到了桓灵二帝时期走向了中国政治黑暗的极端---------卖官制随即产生。东汉末年国家的重点工作是卖官买官。
宦官外戚把持朝政以后,首要任务是如何将政治资源变成经济资源,乌纱换金子,下面的豪强暴发户是如何将手中的金子抛出换来州牧太守然后实现货币的增值,金子换乌纱。以洛阳为中心以桓帝灵帝为领导蛇头,公开进行卖官买官的政治钱权交易,官大位尊者价高,中小官吏也有明码标价,为中国开创了一种新的官吏体制。
形成了东汉末年中央政府是卖官的蛇头,各地州牧太守是卖官的骨干力量,洛阳在没有多少经济往来的情况之下却成了天下财富的中心。谁有钱就可以买到官,谁卖出去的官越多谁就越有钱的恶性循环,有官便不愁弄不到钱,有钱就会有官做。汉末国贼梁冀一天就卖出去500多个官位。买官的人昨天还是地痞流氓无赖,今天官袍加身成了成了威震一方的父母官了。那么多的徐才厚周永康庞家玉是从哪里来的。
面对此状百姓慌了,从尧舜到东汉未卖官之前,民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种官吏体制,支撑国家行政机关运转的机构危机四伏。尧舜时以绩勤德能四方面及长期考察跟踪授官,即贤能授官,官在人民心目中是崇高神圣的,三代时功亲结合授官,秦时以功领爵,西汉时是以文才武功授官,但东汉末年的卖官制人民从来没有见过。
用钱买来的官要迅速的收回买官时花去的成本费用,便加倍的利用手中的政治资源疯狂的从民众的身上榨取,因此天塌下来也不管,一切只认钱。东汉末年的将近50年间中国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黑暗,社会在一种奴隶社会中运行。没有钱的人社会会将你无情的淘汰,自杀率逐年攀升。民众只有在绝望中苦苦等待。
此时所谓的天授神汉光武帝的28宿已成了骗人的鬼话。卖官制伤及了中国士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因为中国士阶层不具备发家致富的能力。知识分子当农民就是陶渊明的生活现状,凤凰下架不如鸡,庄家种到地里草盛豆苗稀,因为知识分子头脑发达四肢无力。学党以李膺范滂为首进行了官场内部的政治斗争,虽然联合起来力争力谏,但最终以遭到党禁而宣告结束。
等待解决问题的只有民众自己起来救自己,自己的罪别人不会替代你去受。国家从中央到方都是同样的官,你是花钱买来的,我也是花钱买来的,你是组织上派来的,我手中买来的调令也不是假的,因而形成了东汉末年买官卖官的大联盟。在朝中形成了卖官致富的十常侍权臣,十大常委十大国贼发财之后牢牢的将国家运于掌中。上朝退朝的仪式走完之后,回到家中关起门来数钱称银。
在黄金珠玉美女宝马之中活腻了之后,连形式上的吾皇万岁也烦了,汉朝即将走向他的终结。朝中卖官买官已成规矩,想当官没有钱那里凉快就去那里吧,没有投资就不要考虑收回成本的问题,卖出去的大价钱的高官就在中央及州牧一级。汉末的官,是中国几千年来真正一群无法无天狗胆包天丧尽良心的虎官狼吏,毫无人性可言,是一群冠冕堂皇的禽兽。
最终在素有天心地胆的中原开始暴发农民暴动,东汉末年农民暴动来势之猛烈不亚于秦末农民运动的打砸抢,烧杀抢。人民被长期的欺压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活活不成死死不了,因而采用的方式是极端空前激烈的烧杀抢为主。目标所指即为卖官卖官的蛇窝洛阳。黄河流域的州府县衙民军所到之处一律夷为平地,为了生存,黄巾军只有实行残酷的烧杀抢打砸抢,在中国历次农民暴动中可以说激烈的程度为最,有些买来的的官还没有到任就被民众乱棒打死焚尸悬市,民众之怒如黄河决堤之水席卷了北方,东汉政府灭亡。
民乱四起之后,地方豪强都瞅准了蚕食黄巾军的这块肥肉,黄巾军在大小旧势力的收买分化下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黄巾军自身的生存问题。黄巾军冲到各级衙门之后,衙门中就那么几间办公的门面,大量的钱财粮食早已被旧势力像变戏法一样,将财富又变成手中的粮食,为了生存,只有依靠后来东汉政府树倒猢狲散的大小军阀,并不是那些军阀有仁有德有什么高深智谋,就像48年前后中国农村土地的地价连贫农也能买几十亩土地那样的经济现状,是民国政府逃亡台湾前地主富农逃跑前对大陆人民的最后一次盘剥,好多农民买来的土地收了一料庄稼就钱白花了。
东汉政府经过宦官外戚学党民乱四种力量的摧残与打击末日来临了。祸起于桓灵二帝的卖官制。偷来的米面吃起来香,买来的官能过官瘾,汉由高皇开国到光武帝12走南阳中兴,前后历400年宣告结束。东汉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明显低于西汉,仅就《史记》与《汉书》即可分出高下,但东汉却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文化巨人许慎,许慎与孔子一样是中国文化史上无法逾越的奠基人,就像人们提到周易不可能想到文王而是孔子,提到中国的汉字人们不可能想到黄帝仓吉,而是许慎。此外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的鄂侯纸,人们以后可以摆脱文化上的简策。其余就是说是科学又无多大实用价值的地动仪,事后诸葛亮式摆设的科学。
周朝在长安与洛阳之间800年宣告结束,汉朝在长安与洛阳之间400年宣告结束,西周西汉以文化的大繁荣开头,东周东汉在一片狼藉中收尾。西周的灭亡引起春秋战国500年的大乱,东汉灭亡引起三国三足鼎立的分裂割据,似有相同之处。但春秋战国是诸侯雄起四方,而三国却是以个体英雄崛起于中华大地,继汉之后,历史将迎来一个群星灿烂的伟大朝代------三国。三国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不足百年,但三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却不低于周秦汉唐四朝。下面作全文的最后一论-------三国散论第六。
三国的反思
杜录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