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38|评论: 10

[百家争鸣] 【转帖】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传统”是最后一块遮羞布》郝玙-赣昆戏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4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几年看网络上各种话题及评论总让人有种特别放心、民智渐开的感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一句"'为你好'是最后一块遮羞布",不禁拍腿叫绝,觉得特别有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不论是面对长辈或者其他认识、不认识的人,当他们对你祭出"为你好"这三个字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理屈词穷的时候,"为你好"这三个字是最后一块遮羞布,比免责条款还好用呢!同理,在我最近较为深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想说一句:"传统"是戏曲人最后一块遮羞布

         提到文艺复兴,不得不先了解一下中世纪的欧洲是什么情况。欧洲的中世界阶段是什么样子呢?据说从4世纪开始,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写了一份《君士坦丁捐赠书》。这份捐赠书的内容是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把罗马帝国的西半部分也就是后来的欧洲的土地捐赠给罗马教皇。基督教会坚称土地的真正所有权在基督教会,所谓的地主(各个国家的君主)不过是向教会租借了土地而已,其租赁权是否继续生效,决定权在基督教会。也就是说在整个欧洲集团的董事长是罗马教皇,各个国家的国君只不过是分公司的经理。基督教有个特征:它是一神教,不承认有其他神的存在。所以你要是信其他神,就会被教会认为是邪教异端,你会被开除教籍,甚至被火刑从肉体上彻底被消灭。所以,在基督教会统治欧洲的这段中世纪时期,不允许你质疑神,只允许你信奉基督教唯一的神,你只能像下图里所说的"通过《圣经》来看世界、来思考、来行动",而不能"用人类的眼光来看世界、用人类的心智来思考问题、用人类的判断来行动"。


       我尝试把图中划线部分改改写成这样"很多老戏迷老专家自认为是死去的艺术家在地球上的代理人,是带领戏曲演员的领头羊。他们强调通过死人(也可说祖宗或祖师爷)的眼光看世界、来思考、来行动,而不提倡用活人的眼光来看世界、用活人的心智来思考问题、用活人的判断来行动。"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和大陆现在的戏曲现状蛮像的?要是觉得像,说明我们现在的戏曲正在欧洲中世纪的阶段。连惩罚手段都和中世纪的基督教会一样:先认定你偏离传统、离经叛道(邪教异端)、然后说你不是戏曲(开除教籍)。在中世纪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思想日渐僵化,思考能力越来越弱,表现出来最大的特征是容易把手段当成目的。

       比如说贯穿中世纪的一件大事儿:十字军东征。耶路撒冷同时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圣地,可是双方都是一神教,互不承认对方的神。可是圣地耶路撒冷只有一个,且长期处于伊斯兰教徒的占领之下,所以罗马教会组织了一支由欧洲贵族和骑士(当然都是基督教徒)组成的十字军(佩戴十字标志)攻打耶路撒冷。十字军东征自1096年始,直到1291年最后一名士兵被赶出地中海,十字军被赶出阿卡城,东征彻底宣告失败,期间十字军一共东征了七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228年由罗马皇帝(不是董事长教皇,而是罗马分公司经理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十字军的第五次东征。腓特烈二世是个骨格清奇的皇帝,他没有和其他君主一样武力征服耶路撒冷,而是认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可以和平共处。在两大宗教处在你死我活紧张关系的年代,他甚至娶了耶路撒冷国王的女儿为妻。他"东征"的时代,与伊斯兰之间达成了和平协定:两方教徒互相尊重并保证在圣地参拜的信徒的信教自由和安全,基督教不再东征。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真是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啊?Oh,no!腓特烈二世带着这样的谈判成果回国,被董事长教皇认为是屈从了异教徒,被"开除教籍"。本来十字军东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基督教徒在圣地朝圣的自由和安全,夺回圣地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按照这个标准,腓特烈二世算是胜利圆满地完成了东征的使命。但是,随着双方敌对状态的持续,最初的手段反而变成了目的。在董事长教皇眼里,把穆斯林赶出巴勒斯坦变得比基督徒的自由安全更重要了。之后董事长教皇指定法国分公司经理国王路易九世组织了第六、七次十字军东征,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你看,当你头脑发昏把手段当目的,而忘了最初目的,最后的结果会很遗憾。(想到此,好鱼特别想推荐罗马教皇观看国光剧团的京剧《狐仙故事》,"一路行来多颠沛,莫教初衷磨成灰",这两句话适合每个人每天在做每件事的时候反复提醒自己:写作文不要跑题!)


       把手段当目的这种事情在戏曲人身上也时有发生:本来戏曲的各种表演程式、唱念做打四功五法是为了在保持观众观赏兴趣的前提下表现规定场景和规定人物。可是现在相当一部分戏曲演员、观众、研究者(以下统称"戏曲人")眼里,最初的目的-观众的观赏兴趣和规定场景、规定人物已经不重要了,表演程式四功五法反而成了最重要的目的。上面已经说过,当你头脑发昏把手段当目的,而忘了最初目的,最后的结果会很遗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怎么没有观众来看我,我怎么这么穷!?基督教会在欧洲的统治直到15世纪前半叶意大利人洛伦佐·瓦拉(不是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那个洛伦佐)揭露《君士坦丁捐赠书》是伪造的才告瓦解。他通过分析《捐赠书》中使用的语言,证实这一史料不是君士坦丁大帝在世的4世纪所写,而是11世纪伪造而成。既然《捐赠书》是伪造的,那基督教会对欧洲土地的所有权也站不住脚了。正是有了思考、有了怀疑,欧洲人才终结了黑暗的中世纪,迎来了文艺复兴。是不是觉得欧洲人很蠢,这一千多年居然集体相信欧洲是基督教会的!换个视角,看相当一部分戏曲人还同样沉浸在中世纪的迷信里呢!没人怀疑所谓"祖宗的玩意儿"(《君士坦丁捐赠书》)是怎么来的,不允许你思考、质疑、只能虔诚地供奉这些好像没有来源、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祖宗的玩意儿"。其实你仔细想想就能想通:现在戏曲演员的玩意儿从哪来的?从老师那学来的。老师的玩意儿从哪来的?从老师的老师那学来的。那老师的…老师的(n个)…老师的玩意儿从哪来的?从老师的…老师的(n+1个)…老师那学来的。以此类推,总有第一个老师吧!那第一个老师的玩意儿从哪来的呢?一夜之间做梦被神仙教会的么?戏曲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活生生的人创造出来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传统戏"应该是从它第一次由某位演员排演开始,不断地由后辈演员去芜存菁、超越前辈才成了今天的面貌。那现在的演员要干什么事情就很清楚了:不是死学老师,学到一模一样;而是继续开动脑筋、去芜存菁,超越老师的水准,把你提高过的戏再传给你的学生让他继续超越你,如此循环下去…这样才对得起祖师爷!正是靠着不断地质疑、不断地思考,文艺复兴期间欧洲才井喷出了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但丁、薄伽丘这些文艺大师,甚至意大利语都是这期间以"传统"的拉丁语为基础创新出来的全新语言。(现在看用意大利语唱歌剧是不是有类似"传统戏"的感觉?好鱼最近正在苦学《费加罗婚礼》里头著名的那首咏叹调"你可知道爱为何物"Voi che sapete che cosa e amor…不好意思,跑题了,赶紧跑回来)在我看来,现代戏曲人可以质疑思考的戏曲问题真的太多了,随便举几个例子吧。比如现在很多人唱衰戏曲"过去昆曲上演的剧目有六百出(我瞎编的数字哈,大于一百的意思),现在只有不到一百出了。你看昆曲剧目越来越少了,在不抓紧传承昆曲就要灭亡了。"乍一听是不是蛮有道理?仔细想下,你可以找出不同时代的昆曲演出剧目或者曲谱对比下,就算剧目数量是一致的,具体的剧目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个时代都不断有旧剧目淘汰,也有新剧目创作出来,就像人体的新陈代谢。出于各种原因,部分旧剧目被淘汰、在传承过程中被损失掉是必然的,剧目总数减少关键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新剧目产生来补偿旧剧目损失掉的数量。昆曲的衰落不是因为传承太少,恰恰相反,是因为创新不够。再比如说我们现在听得最多的"传统"一词。如果要学传统,好像传统戏要学得跟老师一模一样,那我要问了:传统自己都一直在变,汤显祖时期的《游园惊梦》和我们现在的《游园惊梦》肯定不一样了,现在全国七大昆团、甚至同一个昆剧团不同演员演出来的《游园惊梦》都不一样,你以哪个为传统?就算你拜了老师,你老师自己人生中每个阶段的艺术修为不一样,同一出戏也会有不一样的演法,你以哪个为传统?你老师自己都没法复制自己每场都一样演(脸盲可以做到每出戏表情从头到尾都一样的演员除外)。你和他资质、生理条件、文化背景都不一样,你怎么能做到copy不走样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我会有不如老师的地方,也会有超越老师的地方,综合分比老师高就算赢了呀!只要多思考,就会发现戏曲界所谓的"传统"就像《君士坦丁捐赠书》一样虚。学老师、学"传统"是手段,超越老师、超越"传统"才是目的。当你头脑发昏把手段当目的,而忘了最初目的,最后的结果会很遗憾。当一门艺术只能找到"传统"二字来标榜自己的时候,往往是这门艺术已经乏善可陈、对现代人没有吸引力的时候。"传统"这两个字是一部分戏曲人懒惰(非身体的懒惰,而是精神的懒惰)、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两个字真是比免责条款还好用呢!再不多用心,从思想上勤奋起来,我们就会被台湾的同行甩出很远了!最后让好鱼我再唱一遍《狐仙故事》"一路行来多颠沛,莫教初衷化成灰"提醒各位莫忘初衷。做戏和写文章一样,千万不要跑题,不要把手段当成目的。戏曲需要走出中世纪,需要文艺复兴!写的好,赏你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发表于 2016-5-2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6-5-24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愚笨,读了这篇奇文后,思想仍未开窍,对“传统是最后一块遮羞布”的说法,提出疑问,向奇文作者请教。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的仁爱、忠诚、信义、礼仪、孝道、和谐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羞要遮?对于传统美德,又怎样去改革创新?至于传统戏剧文艺,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宝贵的文艺财富,是全民族所公认的,世界各国也认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遮他何用!?对于本民族的乡土气息浓厚的与老百姓感情相连、鱼水相依的传统地方戏剧,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戏剧,需要改革创新,但必须在传统戏剧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传统,就没有创新;离开传统,何谈创新。戏剧在改革创新中,应当尊重传统,而不是鄙视传统。
发表于 2016-5-24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这两个字是一部分戏曲人懒惰(非身体的懒惰,而是精神的懒惰)、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此文片面了,上面这句话也可能仿写如下:
"创新"这两个字是一部分戏曲人懒惰(有身体的懒惰,也有精神的懒惰)、无法超越、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的第一块遮羞布。
呵呵,不看好此文的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hgj88 发表于 2016-5-24 18:50
本人愚笨,读了这篇奇文后,思想仍未开窍,对“传统是最后一块遮羞布”的说法,提出疑问,向奇文作者请教。 ...

       说中华传统孝道,以《郭巨埋儿》为例,郭巨为了孝道,埋掉自己的儿子,这符合人道吗?这是否应该继承呢?!    岳飞为了所谓的“忠”而被皇帝莫须有弄死,这样的忠传统也要被传承?!   封建社会的教化很多都是愚民行为(很多戏曲剧目就是帮凶),我们也应该继承?!   比如说戏曲宣传海瑞清正廉明,穷的吃一顿肉都成为话题,他那么穷,为何还娶了小妾呢?!
     
       再来说川剧,那川剧的传统是什么呢?比如高腔,你还是喜欢听过去鼓师男帮腔还是喜欢听现在的女帮腔,比如川剧发声,你是喜欢听过去干吼的唱腔还是喜欢听经过润色后的唱腔,再说继承好传统,标准是什么???以叶长敏的《金山寺》为例,里面好多技巧都是老传统没有的,那时候她才20不到,应该说还没有完全继承好传统吧!!!   传统不是一丝一毫不走样的复制,而是应该被演员根据自己的条件汲取吸收的,比如重庆青春版《白蛇传-金山寺》一折,他们就没有叶长敏版的诸多技巧,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条件创造了一些技巧,效果同样不错。 说句不客气的话,以这次《伶人王中王》史依弘为例,她都是严格按照传统来演的,你们觉得如何?她都是按照梅兰芳的录音来学的,你们觉得史依弘学的满口含混不清的 老男旦腔 听起舒服吗? (这也是梅大师的传统,难道应该这么继承传统吗?)   那么,你们去听一听梅兰芳的女儿杜近芳的《断桥》,看看她是如何学习传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在民间 发表于 2016-5-24 20:01
"传统"这两个字是一部分戏曲人懒惰(非身体的懒惰,而是精神的懒惰)、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

   对于你的观点,我以川剧王玉梅为例来说明这个这个问题,王玉梅以《燕燕》夺得梅花奖,大家觉得她夺梅花奖之时和获奖之前这个戏的水准如何?!在夺得梅花奖之后,她排了新戏《黎明十二桥》和《薛宝钗》,现在再来看她的《燕燕》,大家觉得她现在的《燕燕》水准比起之前又如何?!如果没有创排新戏的锻炼,演员能迅速的成长和提高吗?!   再来说梅葆玖,他可是一招一式学的梅兰芳,学了一辈子,大家觉得他的水平超过梅兰芳了吗?  倒是梅葆玖的一曲《梨花颂》传唱率与他父亲的《看大王。。。》一样了,他生病住院期间循环播放的就是《梨花颂》。
      再来说沈铁梅,难道她的很多传统戏就超过了她的师傅竟华了?照你们说的继承好了传统再来创新的要求,恐怕她现在都还在学传统,那么她的《金子》永远都排不出来了!!!

      最后还是来说说梅兰芳的创新吧,梅兰芳还不是排了很多的只演了2-3场的新戏,一辈子演过几百出戏,大浪淘沙,最后到老了还不是“梅八出”!!!连梅兰芳大师演的戏很多都最后成了废品,那何况是现在不是大师的戏曲演员些呢?要求现在演员每排一出新戏都成为精品,这要求也太高了吧,恐怕梅兰芳在世的话,按照这个要求,他也只有哭晕在厕所的份!!!

发表于 2016-5-25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6-5-24 23:26
说中华传统孝道,以《郭巨埋儿》为例,郭巨为了孝道,埋掉自己的儿子,这符合人道吗?这是否应该 ...

郭巨埋儿是讲孝道这个美德产生的悲惨后果,那孝道就成为杀儿的驱使者,不是美德了,而是杀人元凶。如果不提倡孝道,郭巨就不会去埋儿,惨剧就不会发生。提倡孝道就有惨剧发生,会出郭巨埋儿的惨剧,为什么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文明建设还要提倡孝文化?!并且还立了法,不孝敬父母是犯法的。难道我们要走逼迫郭巨去埋儿的老路吗?
精神文明建设,没有提倡向岳飞学习,他忠与不忠,娶妾不娶妾,由他去吧。这里不谈论岳飞的事,好吗?
本人是对“传统是最后的一块遮羞布”这提法质疑,并没有否认传统事物的发展变化观点。本人也认为传统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要发展,也要变化。如传统川剧 ,从它萌发时起,就在不断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完善、完美,不断显现出它的艺术魅力和特色,直到现在,成为中华民族文艺苑中的一株独放异彩的奇葩,还立于世界文艺之林。传统川剧今后还要发展变化,发展变化得比现在更美,艺术性更高,魅力更强。
本人维护传统川剧经典,不让人去伤害它,因为传统川剧经典已成为本民族文艺宝库中的非物文化财富、珍宝。国家也有保护非物文化遗产的政策。难道我维护传统川剧经典不对吗?维护川剧传经经典,是保护传统川剧已取得的成果不让人伤害,并不是阻拦传统川剧的发展。如欧版《白蛇传》,它不是传统经典《白蛇传》更完美的升级版,而是对传统川剧经典《白蛇传》不怀好意的进行破坏的恶劣歪版。本人曾经大声呼吁过不要伤害传统川剧,并大力反对过欧版《白蛇传》及其编导。又如成川演出现代川剧《爱情天梯》,本人专门跟帖评论赞扬过。因为该剧是原创现代题材的现代川剧,没有伤害传统川剧,而是发展了传统川剧。本人赞评的跟帖,网上可查。记住:本人维护传统川剧经典不受伤害,绝不阻碍传统川剧向更高境界发展。如果有人把传统川剧话剧化、洋化,本人坚决反对!
对“传统是最后一块遮羞布”的说法或观点,经不起推敲。我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传统的炭火烤鸭好吃。像这几话中的“传统”一词,有无“最后的遮蔽羞布”的意思?

发表于 2016-5-2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hgj88 发表于 2016-5-25 15:56
郭巨埋儿是讲孝道这个美德产生的悲惨后果,那孝道就成为杀儿的驱使者,不是美德了,而是杀人元凶。如果不 ...

看了《爱情天梯》的视频,我认为不错,一、因为是原创的现代川剧 ,作者是经过几年辛苦耕耘写出来的,不像有些名作家专打传统川剧经典戏剧的主意,捡现成,剽窃剧名,剽窃故事情节,剽窃唱腔唱词,胡乱组合成新剧本,轻而易举就名利双丰收。二、唱腔又是传统高腔,原汁原味。三、剧中还小丑的风趣表演。没有听清楚唱词的意思,对该剧的思想性不敢乱评论。本人水平不高,评论可能不准确。愿意听网友对《爱情天梯》的评论,希你不吝赐教。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