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这些话很让我感动。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内江人,虽然只有19岁,但内江自建市以来的发展历程我还是比较清楚。当年“内老三”的时候虽然我没出身,但仍然在父母那里有所耳闻。80年代内江有很多国有企业,也就是楼主列举的那些。正式靠这些国有企业撑着,内江才有“内老三”的美誉。后来国有企业改制,那些企业大多倒闭,内江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同时四川的其他城市改革的时机迎头赶上,内江领导有思想陈腐,既然大卖城市户口(我的城市户口就是90年代初花了60000多元买的)赚钱到珠海那边去炒房地产,亏的一塌糊涂。还有之前“二汽”想到内江建厂内江市政府也不同意。(简直迂腐至极) 后来,应该是从黄小祥当了内江市长开始,内江才开始了真正的变化。大洲坝以前我放学后经常和同学去玩,后来建成了现在的广场。说句心里话,当时建的是时候自己觉得挺可惜的,这么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没的了。大洲广场建成仪式我去了,当时好多人,很热闹。这些年大洲广场也的却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一个好去处。都说大洲广场有三景(好像是这么多):跳舞,风筝。这三点构成了大洲广场特有的文化氛围。与大洲广场几乎同时,东桐路也建成(这也方便了我的母校————内江一中,呵呵!!!),与广场遥想呼应,形成了靓丽的风景线。 还有好多工程,其中最给我留下最深影响的就是入城线的改造。这个工程可谓是一次壮举。要知道,改造入城线要牵动多少商家,群众的利益。我的家庭也因为这个工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它拆掉了了我们家的两个店子,确实给我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从长远的利益讲,我还是这个工程。入城线改造了,提高了内江城市形象,有助于内江的经济发展。 但在城市建设方面仍有一些问题。 河坝街-黄桷井那条路便是一个。那里的房子都拆了好久了,公路到是修的挺宽,但好像周围的建筑好像还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在文英街到沿江路路口处的那个宽敞的地方还长期堆放着垃圾,臭气熏天。规划早就有了,但就迟迟不能动工,真不知为什么? 东兴新城区的公路也修了好多,但周边的建设始终没有太大的动静,那边的人气也特别不旺,白天也没什么人在街走,灰尘也特别重。 老城区发展也不太够,尤其时四方块这一个商业中心,建筑不是一般的烂。要改造这里的却很难,毕竟这里是内江的商业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难呀!但现在的领导难道就没有一点改造入城线时的领导的胆识吗?四方块一旦改造,将是内江城市形象的又一次飞跃发展。 现在市政府重点发展的所谓的“高厦经济圈”(即邱家嘴),虽然很有前途,但不少使命提出,那里能积聚足够的人气吗?一旦不能有人气,在好的购物中心,休闲中心也只能最摆设。而要急剧人气,市领导只需动点经济手腕应该就没问题。 整体说来,内江这几年的城市建设变化大多数是在1998年到2003年之间发生的,这几年好像有没有太大的动静了。现任市委书记据说,据观察也应该是一个很出色的领导,但内江的城市建设的却应该加快步伐,上一个新台阶。 偶还是个学生,对这几年内江的经济发展不太熟悉,在此接不做太多的盲目评述了。 我现在在外地求学,离开内江也有几个月了。内江不管怎样都是生我养我的家乡,真心的祝愿内江的明天回更好,当然还有我的母校————内江一中(愿她早日成为国家级重点中学)。希望2个月后回到内江回有新的惊喜! 我期待着!!! [em04][em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