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6年普通高考考场规则》中获悉,今年全省高考将继续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工作,考生凭《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自觉、有秩序地接受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在开考前38分钟开始安检,考生要预留更长的入场时间,因此考生需要至少提前50分钟到达考场。 身份验证+安全检查 安检设备报警要主动解释
考生入场时,须自觉、按秩序地接受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在每科开考前38分钟,考生凭《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有秩序地排队接受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
在身份验证过程中,考生要主动将证件交监考员核对,然后自觉接受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安检设备报警,要自觉向监考员解释、出示相关金属物品。对拒不配合检查的考生,监考员有权阻止其进入考场。禁带物品不得被带入考场,考生可将禁带物品存放在“非考试物品暂放处”。记者提醒各位考生,手表等计时器也不得带入考场,而考场内所置挂钟是作为考生答题时间安排的参考,开考和终考时间要以考点统一信号为准。
经安检合格后,考生即可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放在考桌上角的座位号旁。
认真核对条形码要与准考证信息一样
考生在拿到试卷(卡)后,要立即核对试卷(卡)是否当堂考试科目,并清点试卷的张数、页码,检查试题有无漏印、字迹不清或试卷(卡)有无破损等其他异常情况,若有异常,要在开考前举手报告监考员。
在监考员粘贴条形码后,考生须认真核对条形码,若发现条形码上打印的信息与本人不符,应立即举手询问。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延长。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扫描中识别考生信息的主要依据,考生应保持条形码的整洁和完整,严禁在条形码上面写画,若发现条形码有损坏、错贴,考生不能作任何处理,要立刻报告监考员。因此,考生要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得撕破。
答题要规范
答题不可超过黑色边框
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考生在拿到答题卡后,要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填写相关信息,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用2B铅笔填涂自己的座位号。
开始作答时,选择题部分考生须用2B铅笔规范填涂;非选择题部分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不得使用铅笔、红笔、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等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卷上作任何标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描清楚。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严禁在答题卡的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作任何涂写和标记;严格按照答题要求在指定的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答题区域的黑色边框。
严格遵考试纪律
草稿纸不能带出考场
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得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不得将试题卷、答题卡或草稿纸带出考场。
在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开考15分钟后(外语科开考前15分钟),考生将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
考生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该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提前出场的考生要按答题卡在上、其下依次为试题卷、草稿纸的顺序整理好放在桌上,坐待监考员检查同意后,方可出场;考生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
相关新闻:八大常见招生骗局 勿轻信所谓“关系”
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家有考生的家长不仅关注着孩子的备考状态,还操心着诸如选择学校、分数调档等许多事。也正是抓住了考生家长的这种心理,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在这上面动“歪脑筋”,从过往的案例来看,有极少数考生和家长,因为轻信他人的“关系”,而被骗取了钱财。27日,记者采访了成都公安刑侦部门,民警梳理了八大常见的招生考试骗局,供广大考生家长参考防范。
骗局一:内部指标你要吗
高校的自主招生和定向招生计划,都是由教育部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的,换句话说,没经过批准的“内部指标”,都是骗人的。所有的招收录取都是在教育部统一的网络上进行,号称的“内部指标”都是骗人的。
骗局二:低分也能“跳档”录取
录取严格按照各省划定的分数分批次投档,这是规定。只有考生的成绩达到某个批次的最低控制线才有进入投档的机会,同时需要达到投档要求,才会被投档成功。
骗局三:冒充招生机构人员
普通高等学校与现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相混淆,例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等,这是有些骗子冒充招生机构人员的惯用伎俩,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等形式并非全日制本、专科。
骗局四:伪造录取通知书
考生家长对所谓的“招生中介机构”或“招生代理人”带给的录取通知书或是莫名收到的某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一定要先上网查询,核对真伪,如网上一时查不到,应到当地招生主管部门当面咨询或电话查询,以防上当受骗。
骗局五: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诈骗分子会通过诈骗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在输入考生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不法分子会将这些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贩卖,或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通讯诈骗,查分要认准官方网址,同时谨防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等相关短信。
骗局六:教你如何填志愿
高考期间,部分教你如何填志愿的APP开始风行,但其中有一部分存在病毒,可私自发短信、屏蔽回执信息、上传手机隐私信息等,不要在手机论坛、非安全电子市场下载此类手机应用,并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
骗局七:录取结果先知道
在录取信息公布之前,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以提前获取录取信息为由,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考生及家长不要随意轻信,要以本地教育考试部门官方网站或报考院校的官方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
骗局八:冒充军校招生
有部分不法分子,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和家长。军校招生历来非常严格,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录取,没有内部招生、预录,更不会收取任何其他名目的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