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小雨洗礼,4月29日,隆昌县城的大街小巷变得格外清爽干净。当天上午9点左右,在位于县城春光路的春光花园小区,“小政”见到隆昌县环境卫生管理所垃圾清运工人王永超时,他正一铲一铲地将小区生活垃圾堆放点的垃圾铲上清运车。
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上午9点仅仅是一天工作的开始,而对王永超来说,这已经是他当天工作清运的“最后一班”。又脏又臭的垃圾,是人们抛弃的生活残渣,而对王永超来说,这是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必须打交道的工作对象。
王永超今年51岁。自2008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他不分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在垃圾清运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宁脏我一人、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
垃圾清运工人他一当就是八年
王永超出生在隆昌县界市镇农村,他曾经种过地、当过兵,也到沿海一带的大城市闯荡过。但是,回想自己干过的所有职业和工作,王永超觉得还是当环卫工人好。
2008年3月8日是王永超正式成为环卫工人的日子。他告诉“小政”,他有一个战友也在隆昌县环境卫生管理所里当工人,当年环卫所的招工信息就是那个战友透露给他的。
“环卫工人工作稳定,比在外面打工强很多。”谈到入行的初衷,王永超坦然地告诉“小政”,当时一心向往有个稳定的工作,丝毫没有在意环卫工人与垃圾打交道,更没有在意要在又脏又臭的环境下工作。
尽管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老实、厚道的性格让王永超第一时间适应了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就这样,王永超在垃圾清运的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
8年的工作经历,让王永超对自己所从事的垃圾清运工作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垃圾清运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城市里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做,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垃圾清运工人每天凌晨就开始工作,没有任何节假日,长年累月定时定点,沿着垃圾库到垃圾场的相同路线,枯燥而繁重;工作条件上,垃圾清运车是廉价低档的“王牌”汽车,冬天像冰窖,夏天像烤箱,气温稍高,垃圾就散发出臭味;工作要求是要准时清运垃圾,从不间断,从不拖延。
针对常人觉得“苛刻”的工作要求和条件,王永超却说:“环卫工作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既然当初我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应“干一行,爱一行”,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我辛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能给城市居民一个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就值得!”
做事要做到最好
平凡岗位上他奉献自己的青春
“最多的时候我要管五六十个垃圾点。”王永超告诉“小政”,刚到隆昌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时,他就选择了最苦最累的拉架车清运垃圾工作,而且选择的垃圾点是当时路程最远、垃圾量最大的一些点。其他同事一般每天拉4车,而他要拉6车,一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王永超凌晨3点就从家里出发,中午休息一会儿再干到傍晚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一天下来,他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又干,腰酸腿痛让他常常忍不住喝两口酒。
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架车逐渐减少,城区原来由架车清运的垃圾点被汽车取代,王永超服从领导安排,转到垃圾清运车队,主要负责用铁铲将简易垃圾收集池中的垃圾一铲一铲地铲到两米高的垃圾清运车内。
换了工作岗位,本来以为会轻松点,但王永超所负责的垃圾点多数在县城周边,这些点上垃圾收集设施机械化程度低,脏、累、苦仍然是他面临的状况。每天凌晨3点,市民还在梦乡,王永超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夏天水果、冷饮上市,或者每逢节假日,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就会成倍增长,加之个别市民环卫意识差,把大小便也往垃圾池里倾倒,难闻的恶臭使人反胃、呕吐。为了使垃圾实现日产日清,王永超经常加班五六个小时。
干上垃圾清运工作以来,王永超没有和家人过一个快乐的除夕夜。当家家户户都团团圆圆,围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时,王永超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是在垃圾池边铲垃圾上车,就是在隆昌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指挥垃圾清运车辆卸垃圾。累了就坐在地上歇一歇,饿了就啃随身带的饼子充饥……
有时别的上车工人病倒了,王永超便主动请缨顶上。他说:“越是在困难面前,越是要有环卫工人的精神。以前条件那么差都过来了,现在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改善了不少,我更应该干好工作。”
据统计,8年来,王永超从未休过假,也没请过一天病(事)假,他几乎年年被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多次被县里评为“先进个人”,2014年还被评为“内江市劳动模范”。
undefinedundefined
王永超现在居住在隆昌县跃进街的垃圾压缩站,那里安装了一套垃圾压缩设备,每天有4辆垃圾清运车运送垃圾到那里压缩转运。由于其运送的时间分别为上午11点左右和下午4点至晚上9点,每天干完清运的活路后,王永超就立即回去守在那里。
除了负责操控机器压缩垃圾外,王永超还要负责站上的清洁卫生以及设备安全。因此,他将自己的“家”安在那里,在离垃圾压缩车不到5米的一间屋里生活。
随着气温渐渐升高,王永超居住的小屋内苍蝇蚊子日益多了起来,时不时飘进的垃圾酸臭味熏得让人难以呼吸。在采访中,当“小政”询问他是否习惯这样的生活环境时,王永超回答:“我已经习惯了。领导既然派我到这个地方来,我就要对这里的一切负责。”
“小政”了解到,在离垃圾压缩站不远的火车站附近,王永超原本租了一间屋子,条件比那里好很多,但为了工作,他果断搬了家。
同事何光敏说,王永超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人,有时候工作疲惫了大家刚回到家却又遇到突击检查或临时加班,何光敏有些打退堂鼓,但王永超总是要说服他,并带动他一起回到岗位上。
有一次,上级去隆昌检查,王永超为了提前完成任务,中午不吃饭就加班往车上铲垃圾,累了一天,正当他松了一口气,从垃圾填埋场回来准备下班时,却发现不知何时又有人倒了几堆建筑垃圾和杂草。王永超顾不上向领导汇报,就和同事一起,拖着疲惫、忍着饥饿,摸黑把几堆垃圾铲完运到填埋场才回家。
有时候,王永超看到的垃圾并不在自己的责任区,但他还是会和同事一起及时将垃圾清除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