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50|评论: 14

[雄州风采] 潺潺流水洇芦葭

[复制链接]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6-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历史悠久.在流经简阳市的沱江河下游资阳市境内,发现了距今约三万五千年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能够说明这个地方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了。发现头盖骨化石的地方位于资阳城市内河九曲河(又名黄鳝溪)下游,而这条河流的起点便是简阳芦葭镇,间接地说明了芦葭也有可以追溯的历史。实际上,由于芦葭镇典型的盆地浅丘地貌,土地易于耕作,加上自然环境温和,很适合人类生存繁衍,想来这里的文明程度也不算太薄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default.jpeg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30.JPG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38.JPG
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实在是老百姓的不幸!像唐朝末年、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等多次特大战乱,时间长、范围广、破坏程度极为严重!社会生产力原本就不高,这战火一起生灵涂炭,致使大四川人口急剧减少,直到濒临绝种!现在简阳甚至四川很多地方,真正有清晰记录的历史,不少起始于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如陈毅元帅故居内有关其先祖的介绍就明确是乾隆初年入川,之前的则语焉不详;再如临江寺豆瓣厂,有文字记录是建于乾隆三年,之前的历史仍旧模糊。当然,简阳市石板凳、芦葭桥等乡镇,有文字清晰可考的也是这个时期。原因在于湖广移民到此时已经过上了基本稳定的生活,有文化底子的人家纷纷建立家谱,开头往往是“大清XX年....”。芦葭场镇的地理位置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渐渐形成,过去叫芦葭桥。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48.JPG

  关于“芦葭”的读音,一度有人读成“luxia”。“葭”,并非生僻字。三国演义中不是有葭萌关张飞夜战马超的章节吗?它的本意就是芦苇的嫩芽,长得生机勃勃的样子,与芦字放在一起也许是起个强调作用。据老年人讲述,以芦葭桥为地名起于何时何人还真没有哪个搞得醒豁。不少初次到芦葭的朋友总是说:芦葭那座桥好大哦!其实,他们是把建于1973年底的水利工程芦葭渡槽误会成芦葭桥了。真实的芦葭桥并不起眼,就是小河沟上面一座小桥而已,是木桥还是石桥也没人说得清。它的大致位置在芦葭老计生办大楼向东小巷子往前走五十米处,小河沟已经外移,小桥也不见了踪影,倒是巷子里面还保留着很旧的房子,此处曾经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生猪屠宰场,俗称“杀行”,是当时全乡老百姓购买副食品必定要来的地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河边还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叫老猪市坝,后来拆除后修建了芦葭电影院,喧嚣一时。前几年被开发商改建成了商住楼,依然是场镇小中心。从芦葭桥到现在的上场口接近芦葭渡槽处,路程大约有一华里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保留了很多古建筑,如乡政府和卫生院等。街道很窄,每逢赶场天便拥挤不通,经常有小娃儿从大人手中挤脱,于是大人惊呼呐喊,小孩子哭爹叫娘,声音变样此起彼伏,最后淹没在人群的嗡嗡声中。那时候还没有人贩子,所以挤散的小孩很快就会回到家中,当然是虚惊一场。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65.JPG
在现代文艺小清新看来,“芦葭桥”三个字整得蛮有诗情画意的,她这个名头被喊得如此响亮,一定是过去那些读书人干的事。有风水先生说,芦葭镇地形起伏不大却是一个福地,场镇四周有五路山口泄水,流水潺潺到此处汇聚,形成水洼湿地,才有芦苇等喜水植物自由生长。 芦葭桥距离简阳城区有二十多公里,是过去简州通往陵州(今仁寿县)的必经之地。据说古时候迎来送往必定要过十里长亭,如果宾客之间关系很深一送五十里也是有的,可见古人也不乏任性者啊!不妨脑补一下某个情景:公元XX年,时值三月春风十里之际,简州本地版柳三变却不得不为友人送行,想到此去经年良辰好景算个毛线,喝寡酒要喝到失眠,不禁泪眼迷离,心中有很多话可是一开口就说不下去,情真意切声音哽咽,执手慢行忘了看路。不料一路走来,竟被一条无名小河挡住,不得不停下脚步。他们早已走得腿软,看到河上小桥太窄那腿肚子就直打闪闪,不敢过去。好在河边有几个茅草棚棚可以歇脚,热情厚道的乡民给以款待,并告知这些幺店子全是用遍地可见的芦稿棒棒搭建而成。柳三变等人十分惊讶,到河边一看,芦稿棒棒分布岸边,长得密密实实,甚至可以杵着它们上桥过河。柳三变问乡民这是哪里?乡民抠了半天脑壳,就是说不出来,便请他给起个名字。看到河中长长短短的芦芽芽,柳三变才思涌动,脱口而出:就叫芦葭桥要得不?当然要得!直到今天,芦稿棒棒在当地的叫法都没变,乡民祖祖辈辈不改口。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66.JPG
今日芦葭已是缺水地区,潺潺流水的景象不多见,一到冬天甚至要惊动消防车送水救急。你说打水井吧,浅了没水,深了呢那水又苦又咸!人人盼望每年三月十八,因为那天三岔水库要开闸放水预备春耕了。缺水的日子不好过,芦稿长不好,庄稼更怄火!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2241.JPG
芦葭一带民风淳朴,礼节盛行。历来不乏有知识有教养的野贤智叟,可惜本人年幼时懵懂无知没有对此多加注意,后来也没有条件深入发掘。至今只记得少年时期见过的几位。如有一位叫古若愚(音)的民间书法家,总是少言寡语,但那双眼睛炯炯有神,看人犹如暗藏钢刀,无人敢与其对视。他那满屋子的字墨被很多人不当一回事,曾经有人挖苦练字这种事卵莫名堂,简直就是吃饱饭 找不到糗事干。等到知道其价值的时候,老人家已经封笔不写了。还有一位悲剧性人物叫周绍文(音),本来长得高高大大的,谁知却是一副乞丐模样。据说他是民国时期成都高等工业学校的高材生,因为婚姻被父母粗暴干涉导致其神经失常,终日衣不蔽体混迹于垃圾堆中,知情者莫不连声呻唤,痛惜之心溢于言表。不过,新时期教育水平大大提高,芦葭镇涌现出更多的人才,从军从商从政乃至从文皆有俊杰,他们旅居在世界各地,心系家乡,而家乡人民也一直牵挂着他们。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2256.JPG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2287.JPG
2012年6月20日,成都新机场选址简阳市芦葭镇得到国家民航局的正式批复。2016年5月27日,新机场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芦葭从此走向新的征程。建设新机场,给芦葭直至四川乃至国际都会带来崭新机遇。 芦葭镇这个古老神秘又不乏现代感的地方将得到全力打造,从默默无闻的中国西部小乡镇发展为享誉国际的航空中心城市,美好未来充满想像。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179.JPG
美哉,芦葭!

发表于 2016-6-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都关心成都新机场,所以乘机宣传芦葭很重要

发表于 2016-6-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漂亮。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建新 发表于 2016-6-3 16:01
国人都关心成都新机场,所以乘机宣传芦葭很重要

感谢施老师关注。
我手头还有石板、草池等乡镇的采风照片,也搜集了一些人文典故。由于时间太紧,只能忙里偷闲发一些。质量粗糙,请您将就看哈。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赞赏!
我会继续更新简阳地方风情介绍,不过数量不多质量不好,请多多包涵!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