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21|评论: 2

[灌水有理] 戏说校园暴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互联网发达了,千里之外谁打屁出格响,惊煞了路边美人,一忽儿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江湖上的QQ大侠,微信大侠,围脖小子,纷纷一展拳脚,施展出各门各派的“吸睛大法”,搅动得舆论场里黑风沙沙响,飞尘扬卷上九天的地步……
      尽管是自媒体折腾,大不了上一折《死水微澜》,看看“幺姑”跟男人在床边耳语,充作茶余饭后的精神时鲜果馔而已。但是,今年的纸媒被平板化电子媒体挤压的喘不过气来,于是一度另谋生计,开始转产“电子小报”,以补纸媒“无米之炊”,从人性关怀而言,看官们不会厌烦强龙进入,只是小心翼翼罢了。
      然而,一般纸媒都沾点仙气,也有一两件镇坛法宝,其能量是一般自媒体不可等量齐观的。初来匝道,自然少不了“呀呀呸,我隆重登场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何在?!……”一时间,举世震惊,无敢哗者。
      第一板斧就砍向一度颇受民间质疑的“校园体罚事”,谁、谁、谁曾经正色斥责过恶搞同座女生,这个教师就被押上“道德批判台”了 !仿佛教师比观音菩萨还慈眉善目,只有杨柳枝、甘露水,而收服妖怪的法术,统统是该废弃不可用的了。仿佛这才是“关爱”,才是“呵护”,才是“情感感化”,当然,万一有哪一条教鞭轻微动辄了一下,他就扑过去不由是非辩白,就兴起一场道德、舆论声讨,大有横扫“牛鬼蛇神”的气概。
     第二板斧就砍那些不自觉的补课教师,我是厌恶那些饥渴的补课人的。但是,也注意到杀伐家的惯用套路:不管形成社会补课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良教师钻进麻钱眼眼了”,而对高楼大厦里的补课机构,大型公开招生补课,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仿佛那就是“利用社会资源”补充“劣质教育”的不足了。 为了“吸睛”于是制造一个虚假的信息:上课不讲精到处,留与补课中讲。因为从没有见到哪家机构出具这等不齿的教师的实际例子,犹如画鬼一样,反正大家憎恶,而且谁也没见过,且害怕见到,岂不利用这种心理?正如,老人威胁少女别夜间出门,通常利用编鬼故事。
       如此种种,对于舌耕一族,是否也属于舆论暴力?只准我扇你耳光,你无从还击我,而且发动网络群殴教师群体,一些有聊或无聊的帮闲者,自然勇敢上阵喊打喊杀一通了。
       作为学生云者,人人手机在握,下课就抓紧跑去蹲无线,这些阵仗,焉有不知?于是乎,教也者早已斯文扫地的落魄孔夫子徒弟,自然可以提供给小闯将作为靶子,练练胆子,试试拳脚招式了。由此观之,舆论批判教老二的后备军,是不愁兵员了。
       父母不能留在家,据说是为了钱,实际是隐忧:“挣了钱,散了家”,谁去了解务工夫妻背后的故事?留下娃娃,责任给了爷爷婆婆,爷爷婆婆又转送给学校教师。爹妈疼爱在电话里,爷爷婆婆关心在花钱上,养成教育全给万能的教师,传经布道去念“苦口婆心经”了。如果,有一两个娃娃不思枯燥的读书,偏要偷跑出围墙,遛弯不归了,那么一场腥风血雨的道德挞伐,就悄然酝酿了……
       悲乎哉,今天之教育,今天之教也者,今天之学娃儿!好歹坏事有了责任主体——教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6-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是杂取种种拼成一盘,楼主咋不请勿对号入座?

发表于 2016-6-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抹黑污名化你,你就翘尾巴。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