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网信部门各中央新闻网站于2016年传统节日期间大力开展“网络中国节”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切实打造网络文化精品,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传播的方法和途径,让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得到创新传承,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感染网民。 现在我国有几亿网民,手机和电脑成为大家每日不离身的重要工具,事实证明,互联网也好,传统文化也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包容性和开放性,二者不仅不是一对矛盾,而且会相得益彰、水乳交融,互联网因传统文化而更加文明、理性、有序,传统文化因互联网而更加生动、丰富、亲民。技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但传统文化不会老,国人的情怀更不会老。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认识、感受蕴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传统文化,与节日相关的传说、美食、风俗、诗词等就像是一枚枚“精神胎记”,总令人魂牵梦绕、心向往之,再丰富的物质生活也无法取代。所以,“互联网发展终结传统节日”的担心,完全不必。 传统文化重在传承,传承重在参与和互动。“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探索和开辟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最大程度地挖掘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一下子征服了网友。其实,网友们早厌烦了“过节就是吃”的生活,内心深处正需要这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文化味和历史感、趣味性和娱乐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等一应俱全,这样才叫真正的过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