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78|评论: 5

四川日报 探秘简阳三岔湖:湖底居然有古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秘简阳三岔湖:湖底居然有古镇?



[size=1.4]
原标题:【蜀地揽趣】探秘三岔湖:湖底居然有古镇?

[size=1.4]  天府新区建设不断加快,天府新区辖区内的三岔湖也引来越来越多游客关注的目光。不过,在领略三岔湖畔秀美风景、品尝美味河鲜的同时,小伙伴们有没有想到过,就在三岔湖的湖底,还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秘密。是沉船?还是宝藏?脑子里是不是浮现出了泰坦尼克号呢?NO,NO,NO都不是,比沉船、宝藏还要厉害,三岔湖湖底有座古镇。
[size=1.4]  湖底居然有古镇?且慢慢给你摆。

[size=1.4]  乾封镇PK三岔镇 湖底小镇的千年往事
[size=1.4]  故事还要先从湖面说起。
[size=1.4]  三岔湖位于沱江一级支流绛溪河上游的简阳市三岔镇。其实呢,它并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湖”,而是一座水库。三岔湖又名三岔水库,1975年3月动工修建,1977年2月完成现有规模。
[size=1.4]  三岔湖面积很大,不仅有27平方千米的水面,还有2.27亿立米蓄水。觉得这些数据不够形象?那换种说法,三岔湖不仅蓄水量是杭州西湖的3倍,水面上还有113个孤岛和160多个半岛。
[size=1.4]  小伙伴们肯定有疑问,这么大,当时是如何修建成的?原来三岔湖如今的所在地是原来乾封、三岔镇的旧址,为了修建三岔湖,当年的乾封、三岔旧址都被淹入了湖底。
[size=1.4]  北上成都、东下简阳、西通仁寿,因为地理位置独特,资阳、成都、眉山等地不少人对三岔镇都很熟悉,但对乾封镇却鲜有耳闻。三岔镇之所以有如此地位,离不开多年前其与乾封镇的竞争。
[size=1.4]  要说乾封、三岔镇的PK故事,要从西魏开始说起。据史料记载,西魏时期,乾封镇不仅为西魏婆闰县县治之所,还是当时主要的商贸及物资集散地。由于经济发达,市镇繁荣,又有政区优势,北宋时期,乾封镇还出现了以许奕为代表的文人官吏。
[size=1.4]  明初,由于四川移民增多,加之政区变化,乾封镇地位开始下降,而离乾封十多公里的三岔镇开始替代乾封镇成为新的商贸及物资集散地。清雍正元年,三岔镇正式建镇设治,取代乾封镇而取名“永鑫场”。由于永鑫场北上成都、东下简阳,西通仁寿,所以被人俗称为“三岔坝”,而其“永鑫”之名渐渐被人淡忘。

[size=1.4]  “小成都”三岔坝的繁荣与重生
[size=1.4]  要说三岔坝辉煌的时期,不得不提1926年至1930年的化铜时期。当时,仁寿、资阳等地收集铜钱的商贩,将铜钱运到三岔,化铸成数十斤一个的大铜板再运到成都。到了成都,再由当时的军政府将铜板铸造成二百文的通用铜元。当时的三岔坝,通宵达旦,火光彻天,因为化铜的原因,促进了三岔坝的繁荣,因此三岔坝有“小成都”之称。  三岔坝的繁荣首先体现在会馆多。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后有一次大的移民,来三岔的有五个省的人。两湖的人建立了真武馆,贵州人建立了贵州馆,江西人建立了万寿宫,广东人建立了南华宫,再加之本地人建立的文武宫,三岔坝当时共有共有六处会馆。
[size=1.4]  不过三岔坝的繁荣很快就过去。上世纪70年代为破解水资源瓶颈,资阳人民在原来乾封、三岔旧址修建三岔水库。原来的乾封、三岔旧址变为湖底。但旧址不远处,新的三岔镇巍然崛起。如今,三岔湖周边地区已被划入天府新区,环湖路、长岛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马鞍山观景台……三岔湖附近旅游配套设施正日趋完善。未来,相信三岔湖这颗天府明珠会以优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和崭新的姿态吸引着更多人关注的目光。(四川日报记者 段玉清 整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6-6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6-6-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b]三岔湖(三岔水库)、龙泉湖(石盘水库)、翠屏湖(张家岩水库、电站)仅是浩大的都江堰龙泉山引水工程(东灌)的一部分,还有6000多米的龙泉山引水隧洞、6000多公里的引水明渠和灌溉支、斗、农渠等,她解决了原简阳沱江以西近百万亩良田十年九旱的难题,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宝库,损失大大小于收益。但其中被淹没的历史文化确实值得挖掘。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6-1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淹的古镇,何来居然有古镇,四川日报,原来你也是标题党!

发表于 2016-6-1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颠倒是非之嫌!包括三岔湖在内的整个龙泉山灌区工程都是简阳人民通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建成的,在作者的笔下,怎么就成了“资阳人民”了,而且历史事实是,最初曾经商定由简阳、资阳、资中三县共同来修建龙泉山工程的,可是,到工程刚要揭幕之初,资阳、资中都宣布退出。为什么笔者罔顾事实,不提简阳而偏提资阳呢?作者可能会说,那时简阳还属于资阳市代管,代管就可以李代桃僵么?当然,笔者也有可能不是有意混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但至少是作文字工作的人在使用文字的时候太不严谨!

发表于 2016-6-1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巫昌友 发表于 2016-6-10 17:15
本来就淹的古镇,何来居然有古镇,四川日报,原来你也是标题党!

都是青钩子娃娃它哪儿晓得历史哦:lo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