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6月7日报道,今日起,2016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940万考生参加考试。今年的高考,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加至26个,此外,作为“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今年高考考场纪律也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这一数字相较上一年下降了两万,不少地区的报名人数也创下历史新低。各地在考卷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除去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这5个省份外,其余26个省份均选择统一命题试卷。 网友认为:有关部门做好考试服务工作,考生们做好考前准备,是高考的必要序曲,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每一位考生都希望发挥最佳状态、交出没有遗憾的答卷。只要莘莘学子正常发挥,高考结果应已在预料之中。此时此刻,我想说的是,比高考成绩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于高考成绩的认识,以及高考之后学子人生道路的选择取向。 网友热议: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一座指引莘莘学子奔向社会广阔天地的分水岭,而非任何终点线。走过高考,一部分学生要上大学继续深造,另一部分学生将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技能,还有一部分同学可能提前步入社会。这种教育航向上的分流是社会发展的常态。它既受到社会对人才或人力资源选择的制约,也由个体个性禀赋差异所决定。个性差异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如同花开千百种各有其美丽,不同性格不同禀赋的人都有希望成就个人梦想。将喜好钻研学问之人放到机械操作岗位上,或让喜欢动手不爱手不释卷的人去搞学术研究,都是严重的就业抑或择业错位,无论对个体还是于社会皆有害无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