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13|评论: 1

[趣闻·杂谈] 看看清代科举考试三次最大舞弊案,为什么现在国家对高考作弊抓这么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7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科举制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科考中舞弊成风,诸如贿买、夹带、顶名、冒籍、枪替、传递等等,作弊手段五花八门,搅得科场斯文扫地。突出表现在就是“科场案”,清朝大的科场案有三次。

4cf5c264gad92d60ddb19&690.jpg
顺治皇帝
        第一次就是顺治14年的丁酉科场案。这个案 子发生在江南,江南的乡试主考官,姓方,叫方犹,副主考官姓钱,叫钱开宗。考完了之后,士子大哗,集体到文庙去哭庙,殴打帘官, 巡逻的。正主考官和副主考官撤帘之后坐了船走,士子在河边沿着这个船追,一边追,一边唾骂,往船上扔砖头,可见气氛之极。事情传到北京,顺治皇帝大怒,来年春天正月,把已经取中的举人统统到北京,在太和门前复试,重新考试。南方的士子,正月份,他们衣服比较单薄,在太和门前面,一个个在那儿做文章,答考卷,旁面还有大兵夹着,有的人是又冻、又害怕、又紧张,就哆嗦写不出字来。其中有一个人叫吴兆骞,是有名的江南的才子,他没有作弊,学问也很好,但这个时候,他太紧张了,就没答好。就怀疑他作弊了,就把他发配,把吴兆骞流放到宁古塔,一流放就是二十年。他有个朋友认识纳兰性德,就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大学士明珠,纳兰性德跟他父亲讲这些事情,有人花了些钱提前把吴兆骞赎回来了。后来查清楚了,副主考官钱开宗等徇私舞弊,顺治下令把他们一律处斩,就把副主考官有关的人处斩,这是当时震动全国的顺治丁酉科场案,这是第一个。
      顺治不分青红皂白,办此案株连大批,南方汉人书生受此案牵连者不计其数,这是顺治的一大弊政,后来郑成功得以兵临南京城下,得益于那些痛恨顺治弊政的乡绅们资助不少,民心倒向郑氏一方。
4cf5c264gad92d60ddb19&690.jpg
康熙皇帝
       第二个就是康熙五十年,辛卯科场案。还是在江南的乡试,这个科场案主考官姓左,叫左子蕃(fān),副主考官姓赵,叫赵晋。考完了之后,也是士子哗然,抬了财神像到府学去游行示威。事情闹大了,康熙下令查,一步一步往上查,事情牵扯到江苏的巡抚,张伯行和总督噶(gá)礼。噶礼和张伯行就是总督和巡抚互参,康熙把总督巡抚减职,查到最后查清楚了,是有人花了钱在卷子上写了三个字,答卷上藏了“其实有”三个字,考官看到这三个字就给他点中了这个举人。结果副主考官赵晋等五人斩首。因为这件事情跟张伯行没有关系,康熙也了解张伯行是清官,没有对他进行处分。
130472249.jpg
咸丰皇帝
       第三个大案件,咸丰八年,戊(wù)午科场案。这是发生在北京顺天科场案。事情很简单,就是有一个人叫平龄,他考中举人了,这个人是票友,到场子唱过戏。当时的规定是优伶(líng)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是优伶,怎么能得中举人呢?后来就查,越查越大,最后把责任追到大学士柏(bǎi)俊,抓了柏俊的家人关到狱里头,严刑拷打,然后给打死了,死无对证,这个事情当时是端华、肃(sù)顺(shùn)他们主政,奏到咸丰那儿,咸丰觉得证据不足,他们一定要杀,因为柏俊和肃顺他们不和,咸丰含泪杀了大学士柏俊。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因为科举考试作弊,杀的最高的一个官员大学士。咸丰死了之后发生了辛酉政变,慈禧掌权了,有一些人就出来说,说柏俊这案子是冤案,应当昭雪。慈禧说先帝咸丰他定的呀,没法昭雪呀,就给柏俊的儿子一个小官,这事情就算了了,所以柏俊这个科场案应当说是一场很残酷的政治斗争,不完全是科场的事情。
       尽管清朝科场有不公平的事情,但总体说来许多贫寒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有一个参政的机会,所以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6-9 14:57
一天没事就晓得炒作高考,现在又不是过去,考上大学就铁饭碗。离走上岗位还差得远!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