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28|评论: 18

悼念恩师赵炳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3 11:40 | |阅读模式
 

悼念恩师赵炳益

                                            杨昌林


深受四川广大川剧观众喜爱,名震川西北的川剧名伶赵炳益先生,于2009年6月16日在什邡市辞世,享年九十六岁。噩耗是原什邡川剧团团长,我的师兄徐朝俊电话告知我的,因我曾拜托于他,如果赵老师去世一定要通知我,好让我在老师灵前作揖跪拜,以表哀思。非常遗憾,老师去世时我正参加剧院新排大戏《尘埃落定》,排练任务紧张以至我不能前往为老师奔丧。院长陈智林得知此事后,立即与徐朝俊通了电话,并委托其以省剧协、省川剧院的名义向赵老师敬献花圈。

赵老师在解放前曾与许多川剧名家同班共事,如陈淡然、阳友鹤、廖静秋,邓踢锡、黄桂禄、朱绍南、李笑非等名家。解放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翻身感极强的川剧艺人。曾任什邡川剧团副团长、团长之职。他为人忠厚、作风正派、艰苦朴素、待人谦和,唱戏时非常认真,不管观众多少,对象是谁,都一丝不苟。特别是他善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老师常常给我讲,他好多戏是从邓踢锡老师那里“偷”来的,老师敢在自己学生面前直言不讳,别说是当时,就在今天也不多见。老师的品德行为,为我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总之,他在我印象中是什邡川剧团的一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老黄牛”,不记名利得失,是为川剧事业有卓越贡献的一代名优。

我是1955年进团随师学艺的,回想起来,赵老师还真是没有亲自教过我的戏,仅一个《斩黄袍》都只教了一半。因为五十年代的县剧团演出太繁忙,什么交流会、庙会以及各种习俗节庆都要演出,每逢赶场天还要演出三场戏,老师是团长兼主演,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不能怪老师不教我,而是他根本无暇来教我。

当了两年学员后,剧团成立了青年演出队。我演出了老师的大戏《斩宗闹殿》,他上台来对我说:“对了,看来你还是有心的嘛,就这样偷经学艺,你不就唱了我的戏了吗!”我演《八件衣》时,他主动要给我穿衙役,目的是要在旁边提示我。我演《烛影摇红》忘了绑裤腰带,结果把裤子掉在台上,当众出丑,他风趣的批评我说:“我有一条板带绑裤子,你没有看见吗?看来这一点你还没有‘偷’到。”1958年什邡川剧团到成都演出,我演《斩黄袍》,脸上的红油彩不慎将折子弄脏,是从弓马桌上打高抢背出的事。他气极了指责我道:“杨豪杰,杨红灯,我啥时打过高抢背?你真是野仙、红灯教!你要打高抢背用干粉定妆嘛!”

应该说老师的戏我是学下来了,如他的大戏《镇潼关》、《豫让桥》、《斩宗闹殿》,折子戏《杀奢》、《杀惜》、《卖画拍门》、《烛影摇红》、《斩辕门》、《八件衣》、《受禅台》、《渭水河》等,虽然这些都不是老师新自捉手教过,但无一不是受老师的熏陶。因为看的是他,学的是他,在我的艺术血液中无不流淌着老师的艺术精髓,从而形成了我的表演艺术风格。

熟悉我老师的观众和同仁都说:“在杨昌林身上还能看到赵老师的影子!”作为老师不肖之徒的我,能听到这样的评价,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老师精湛的表演艺术,能在我这里传承一二,他在天之灵应该得到安慰!

老师晚年耳背,患有老年痴呆症,实属不幸!回什邡看望他时,语言交流非常吃力,比唱一台戏还累。他胃口极好,还有喝酒抽烟的嗜好。我便投其所好买些此类东西去。

老师离我们而去。川剧艺术的传承又轮回的落在我们肩上。我们应当不懈努力,做好川剧传承工作。已慰老师在天之灵!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7-23 13:45 |

名师高徒,千古流芳。

发表于 2009-7-23 13:47 |

悼念老师!!!!!!!!!!!!!!!!!!!!

           默哀················

                 请杨老师也注意身体

    不要过于,悲痛!!!!!!!!!!!!!!!!!!!!!!

发表于 2009-7-23 13:18 |
深切的怀念,老先生千古!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09-7-23 16:27 |

“……应该说老师的戏我是学下来了,如他的大戏《镇潼关》、《豫让桥》、《斩宗闹殿》,折子戏《杀奢》、《杀惜》、《卖画拍门》、《烛影摇红》、《斩辕门》、《八件衣》、《受禅台》、《渭水河》等,虽然这些都不是老师新自捉手教过,但无一不是受老师的熏陶。因为看的是他,学的是他,在我的艺术血液中无不流淌着老师的艺术精髓,从而形成了我的表演艺术风格。……”

     又一川剧明星陨落!深切悼念!

     望杨老师节哀。

     戏迷希望看到你更多的精彩!

 


发表于 2009-7-23 21:55 |
老 先 生 千 古 !    望 杨 老 师 节 哀 。
发表于 2009-7-23 19:24 |

 

真不晓得川西坝还有这样高寿谢世的川剧前辈老艺人,沉痛哀悼名生角赵炳益先生!

 

 

 

发表于 2009-7-24 15:29 |
   徒,了,德,样!

发表于 2009-7-25 00:45 |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穗太极在2009-7-23 16:27:00的发言:

“……应该说老师的戏我是学下来了,如他的大戏《镇潼关》、《豫让桥》、《斩宗闹殿》,折子戏《杀奢》、《杀惜》、《卖画拍门》、《烛影摇红》、《斩辕门》、《八件衣》、《受禅台》、《渭水河》等,虽然这些都不是老师新自捉手教过,但无一不是受老师的熏陶。因为看的是他,学的是他,在我的艺术血液中无不流淌着老师的艺术精髓,从而形成了我的表演艺术风格。……”

 

 

 

   不忘师恩,令人感动,杨老师亦值得好多人士学习!!

 

 

   经常有人(演员或票友些)被问起:你跟谁学的戏?  

   通常回答:我没拜过师,我也没参过师,我是自学的。

     晕!除非是天才,娘胎里带来的,生下来就会唱戏。即使是跟着录音和录像学习,也是有演员老师呀!

 

 

  

发表于 2009-7-24 20:57 |

    偷戏即执弟子礼,

   贴文悼师诉衷情!

 

   杨昌林老师堪称尊师楷模!

发表于 2009-7-26 01:05 |
德高望重!向赵炳益老师致敬! 

发表于 2009-7-26 19:28 |

秋天飞网友:

其实,那些被问的人,可能还是业余爱好者中受到好评的。他们该回答的是“我是XXX的私淑弟子”。

这样的弟子不需拜门。大可从影音资料学(现代科学技术体供了这样的条件)。

也不算冒牌货!

 

发表于 2009-7-26 19:12 |

我演《烛影摇红》忘了绑裤腰带,结果把裤子掉在台上,当众出丑,他风趣的批评我说:“我有一条板带绑裤子,你没有看见吗?看来这一点你还没有‘偷’到。”

      杨老师也很风趣得紧.

顺祝昌林先生寿比恩师!

 

发表于 2009-7-27 14:19 |
杨老师节哀!!!!!!111

发表于 2009-7-27 11:29 |
尊师重道,令人敬佩!

发表于 2009-7-27 16:41 |

沉痛悼念川剧名家赵炳益!

发表于 2009-7-29 11:06 |
 

《度亡经》——纳西东巴族民谣



在高天深处  天鸡在叫

鸡叫则起身  起身飞走了

您这位死者  您也随鸡而去


在神往的山坡上  神鸡在鸣叫

你这位死者  请您也随鸡而去

发表于 2009-9-7 21:27 |
尊师重道,令人敬佩!向赵炳益老师致敬!

发表于 2009-10-8 01:23 |


在高天深处  天鸡在叫

鸡叫则起身  起身飞走了

您这位死者  您也随鸡而去


在神往的山坡上  神鸡在鸣叫

你这位死者  请您也随鸡而去


虔诚哀悼!!!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