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鉴宝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邛崃论坛
›
《䢺江新考》的几点感觉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4458
|
评论:
2
《䢺江新考》的几点感觉
《䢺江新考》的几点感觉
[复制链接]
大石
大石
当前离线
积分
46062
发表于 2016-6-1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最近论坛对
是“䣢水寒雁”还是“䢺水寒雁”?讨论十分激烈。
唐文栋老师写出了新考的证据,因为最近很忙,没有时间去深入考证。谨就文中的论据,提出自己的感觉。
一,文中引用的依据主要是1982
版的《四川省通志江河篇》、
1988
版的《四川大邑县地名录》,这些,主要还是现代人考据的一家之言。属于众言之一。
二,从1982版的《四川省通志江河篇》、还是1988版的《四川大邑县地名录》来看,有
“䢺,原写作“䣢”,
“改䣢江为䢺江,读(出音)。
”说法,
两书都有这样的意思,就是历史上原来写和读是“䣢”,后来写和读改成了“
䢺
”,为什么变了,何时改的,改对了吗?会不会又是一个平乐变平落现象。
三,“
又据《汉书》云
:
䢺水即濮水也
。”
䢺水即濮水
也,这句话,不知出在汉书哪里?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大石
大石
当前离线
积分
46062
楼主
|
发表于 2016-6-1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䢺江新考》
出阝江,古称出阝水,又称出阝河、出阝坝河,因流经大邑之出阝坝(即出阝江场一带)故名(见民国《大邑县志.卷2.水道篇,(下同)》。出阝,原写作“来昔阝”,旧县志中《出阝水牙江考篇》说:“所谓出阝与瀑,音之转也,瀑与濮,字异而音同。”见《现代汉语词典》(1982版156页)说,改来昔阝江为出阝江,读(出音)。
出阝江流经出阝江公社段名江河,流经三坝公社段名三坝河,入邛崃境为西河。
上述文字见1982版的《四川省通志江河篇》、1988版的《四川大邑县地名录》
又据《汉书》云:出阝水即濮水也。
唐文栋摘录
2016年6月7日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pzj737618411
pzj737618411
当前离线
积分
10008
发表于 2016-6-11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候结果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