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55|评论: 5

[信息动态] 【今日荐文】川渝文化共建共享 “大川剧”生态圈里不只有“好戏”( 四川在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2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渝文化共建共享 “大川剧”生态圈里不只有“好戏”



                                                          四川在线   2016-06-12 21:22




                                                                                
u=1206088907,3569900836&fm=21&gp=0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jpg

                    
                                                                               7d2000270dde9d43e82.jpg

                                        演出现场剧照

        “大川剧”生态圈里,该有什么?

     “过去十几年,四川省与重庆市的川剧院团交流不多,观众也局限于本省市之内。”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淳是“大川剧”生态圈建设的另一位拥趸,他告诉记者,2015年11月,四川省川剧院携手重庆市川剧院,启动“巴蜀名院”优秀川剧演出系列活动。双方约定定期带着自己创排的优秀剧目开展演出交流,让两地的观众既能吃到“重庆菜”,也能吃到“四川菜”。
“巴蜀名院”系列活动开启了两家剧院的“串门”之旅,一年多来,双方已经先后完成四次交流演出,共同为两地观众奉献了十多出经典折子戏和两场大幕戏。今年5月,两院的两朵“梅花”崔光丽和孙勇波更是首次联袂登台,上演了经典折子戏《情叹》,让川渝川剧的交流再进一步。
     在沈铁梅看来,“大川剧”生态圈的建立,不止是两家剧院带着好戏“串门”这么简单。“既然是生态圈,人才培养、剧目恢复、剧院交流、观众培育都理应包含在内。”
     “要使川渝两地川剧名家的交流互演常规化,提高演员素质,扩大观众群体,最终让川剧的影响力再上一个台阶。”陈淳说,未来,两院的合作将不止于同台演戏,在人才培养、优秀传统剧目的恢复上都有值得探索的地方。
     加入“大川剧”生态圈建设的,不止这两家川剧院。位于川渝黔滇结合部的泸州,就积极加入其中。他们先后与重庆市川剧院、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今年4月启动“醉美‘泸州河’”川剧精品川滇黔渝巡演,打造区域性艺术交流平台。而四川省川剧院也于去年联动全省10多家川剧院团组建了川剧友邻联盟,期待借机能够整合全省川剧院团的剧目、人才和市场资源,激活包括二级市县川剧院团在内的川剧力量。

     川剧为纽带,文化还有更多可能

     演出当天,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特意从成都赶赴泸州。在他看来,川渝文化能够携手共建共享的,不止是“大川剧”生态圈,也不会仅停留在院团和民间的层面。
     “川渝文化本是一体,成渝一体化不仅仅是经济一体化,也应该是文化一体化。”窦维平说,以改革为抓手,推动艺术精品的创作,人才的交流互补,建立共享共赢的文化大市场,是川渝一体化过程中,两地文化的共同意愿。
实际上,人才的交流互补已经有所探索。泸州市今年打造的重点川剧项目《报恩记》就邀请了重庆市川剧院和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院的“梅花”孙勇波和王玉梅担纲主演。“沈铁梅也表示,愿意收我们泸州的演员当学生。”泸州市文广体新广局副局长兰自力说。
     而沈铁梅则对更深入的交流保有更高期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川剧节和众多川剧赛事为川剧培养了一拨一拨的优秀演员和剧目。作为‘老大哥’,四川能不能带头发动,和重庆联手把中国川剧节恢复起来?”沈铁梅说,这样的合作不是两个院团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两地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切入,共同探讨。对于沈铁梅的建议,窦维平表示,下一步会积极推进。而泸州市文体新广局局长任晓波立刻举起双手说:“我们泸州愿意办这个事情。”沈铁梅同样直率:“只要为了川剧,只要川剧需要,我绝对积极参与。”
     而以川剧为纽带,四川省文化厅还有更多期盼。“下一步的文化合作 ,要提升到政府层面。两地作为文化共同体,担负着共同的文化责任,无论是艺术创作、文化市场、遗产保护都可以合作互补。”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张良娟)6月12日,川剧唯一的一位“梅花大奖”得主、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亮相泸州,再次为观众上演自己夺取“梅花大奖”的精品川剧《李亚仙》。


此次登台,《李亚仙》是作为“廉洁强风骨——四川省优秀廉政戏曲精品泸州演出季”的祝贺剧目赴川演出的。“川渝两地的地域划分,割不断文化一脉相承,我们已经与四川省川剧院、泸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大川剧’的生态圈。”沈铁梅说。

“过去十几年,四川省与重庆市的川剧院团交流不多,观众也局限于本省市之内。”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淳是“大川剧”生态圈建设的另一位拥趸,他告诉记者,2015年11月,四川省川剧院携手重庆市川剧院,启动“巴蜀名院”优秀川剧演出系列活动。双方约定定期带着自己创排的优秀剧目开展演出交流,让两地的观众既能吃到“重庆菜”,也能吃到“四川菜”。

“巴蜀名院”系列活动开启了两家剧院的“串门”之旅,一年多来,双方已经先后完成四次交流演出,共同为两地观众奉献了十多出经典折子戏和两场大幕戏。今年5月,两院的两朵“梅花”崔光丽和孙勇波更是首次联袂登台,上演了经典折子戏《情叹》,让川渝川剧的交流再进一步。

在沈铁梅看来,“大川剧”生态圈的建立,不止是两家剧院带着好戏“串门”这么简单。“既然是生态圈,人才培养、剧目恢复、剧院交流、观众培育都理应包含在内。”

“要使川渝两地川剧名家的交流互演常规化,提高演员素质,扩大观众群体,最终让川剧的影响力再上一个台阶。”陈淳说,未来,两院的合作将不止于同台演戏,在人才培养、优秀传统剧目的恢复上都有值得探索的地方。


加入“大川剧”生态圈建设的,不止这两家川剧院。位于川渝黔滇结合部的泸州,就积极加入其中。他们先后与重庆市川剧院、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今年4月启动“醉美‘泸州河’”川剧精品川滇黔渝巡演,打造区域性艺术交流平台。而四川省川剧院也于去年联动全省10多家川剧院团组建了川剧友邻联盟,期待借机能够整合全省川剧院团的剧目、人才和市场资源,激活包括二级市县川剧院团在内的川剧力量。


演出当天,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特意从成都赶赴泸州。在他看来,川渝文化能够携手共建共享的,不止是“大川剧”生态圈,也不会仅停留在院团和民间的层面。

“川渝文化本是一体,成渝一体化不仅仅是经济一体化,也应该是文化一体化。”窦维平说,以改革为抓手,推动艺术精品的创作,人才的交流互补,建立共享共赢的文化大市场,是川渝一体化过程中,两地文化的共同意愿。

实际上,人才的交流互补已经有所探索。泸州市今年打造的重点川剧项目《报恩记》就邀请了重庆市川剧院和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院的“梅花”孙勇波和王玉梅担纲主演。“沈铁梅也表示,愿意收我们泸州的演员当学生。”泸州市文广体新广局副局长兰自力说。

而沈铁梅则对更深入的交流保有更高期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川剧节和众多川剧赛事为川剧培养了一拨一拨的优秀演员和剧目。作为‘老大哥’,四川能不能带头发动,和重庆联手把中国川剧节恢复起来?”沈铁梅说,这样的合作不是两个院团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两地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切入,共同探讨。对于沈铁梅的建议,窦维平表示,下一步会积极推进。而泸州市文体新广局局长任晓波立刻举起双手说:“我们泸州愿意办这个事情。”沈铁梅同样直率:“只要为了川剧,只要川剧需要,我绝对积极参与。”


而以川剧为纽带,四川省文化厅还有更多期盼。“下一步的文化合作 ,要提升到政府层面。两地作为文化共同体,担负着共同的文化责任,无论是艺术创作、文化市场、遗产保护都可以合作互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6-13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6-6-1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大吗?不要一个口号就自以为是,先把川剧搞活了再说。
“大川剧”需要广大戏迷观众持久的热捧才能产生出来,不是在媒体上自说自话就可以完成的。
听其言观其行吧

发表于 2016-6-1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川剧好

发表于 2016-6-1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1722xdu1id11rg561uuv.gif

发表于 2016-6-1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当前在全国来说仅是沦落为偏安川渝一隅的小戏种一个,远不及过去被人看不上眼的黄梅小调。要想恢复“大川剧”的名气,的确不只是在媒体上造一下舆论而已,就连有的媒体也並未认可!
拿点切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出来吧,群众是会支持、欢迎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