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杜0生

一个外地人创建了依格尔公司 把南充丝绸做得风生水起 办了一个中国最好的丝绸博物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4488_副本.jpg


DSC04489_副本.jpg


DSC04490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4492_副本.jpg


DSC04493_副本.jpg


DSC04496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4497_副本.jpg


DSC04499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4501_副本.jpg


DSC04502_副本.jpg

发表于 2016-6-13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发表于 2016-6-1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往的果城,以往的绸都,以往的桑园果园呢?我们南充人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发表于 2016-6-1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女神的微缩雕塑好有情切感

发表于 2016-6-13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下地址在哪里对外开放不?

发表于 2016-6-1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2012年开始,依格尔公司响应国家《支持文化产业》的号召,决定斥资2000多万,在嘉陵区兴建“中国绸都南充丝绸博物馆”,旨在打造绸都的品牌和建设科普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中国丝绸的辉煌历史,让更多的国人以中国丝绸而感到自豪。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作出这样的决定着实叫人称道,确立这样的定位很是令人敬佩。我想,建设“中国绸都南充丝绸博物馆”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这是一座文化名城所体现的文化自信。我是在华蓥山下渠江河畔出生的,但却是喝着嘉陵江水求学、工作的,在南充生活有20多年了,对南充我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情深意浓、情之惟系。一直以来,在我的眼中,南充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文化南充。果城南充素有“绸都”的美誉,唐宋时期全国的两大丝绸中心,一为浙江杭州湖州,一为四川南充,丝绸,曾为南充“看家之宝”,被誉为嘉陵江畔的“活化石”。再者,南充拥水傍山而居,嘉陵江穿城而过,蜿蜒前行却依恋难舍,沿江文化遗迹繁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征鲜明,三国文化、名人文化、将帅文化、民俗文化,再有亟待挖掘的忠义文化、风水文化、浪漫的爱情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珍珠在嘉陵江这个文化金线的串联下,它们历经岁月洗礼依然鲜活,呈现出五光十色的风貌。伴随南充第五次党代会“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这些沉睡的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文化套餐”,让南充在“因文化而厚重、因文化而生动”的实践中大放异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引领下,有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职能部门的推进落实,有一大批文化人的踊跃建言,有广大市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更有像依格尔这样的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南充“文化强市梦”已扬帆起航、破浪前行,一座文化名城的文化自信已高度彰显和不断升腾, “中国绸都南充丝绸博物馆”就是有力而直接的证明。
二、这是一个文化企业所体现的文化品质。“内圣外王”是先秦《庄子•天下》里的经典,其道理同样适合企业。企业的“内圣”就是“企业文化”,它是决胜未来的关键,是企业最核心和永恒的生命力所在,故而有“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市场,一流企业做文化”之说。这一比照看出,依格尔公司自建丝绸博物馆的所作所为,就是在做企业文化,彰显了一个“一流文化企业”的“内圣”之道。企业的“外王”就是说文化是照亮企业品牌形象的灯塔。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如果企业要体现对消费者的尊重,就必须与消费者在价值层面达到一致,寻找与消费者共鸣的精神诉求,这就恰切的表达出企业如果能发掘出独有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与消费者更高层级的价值满足是多么的重要。这一比照同样可以看出,依格尔公司自建“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打造的是南充固有的“丝绸品牌”,极大切合满足了“绸都”广大南充人民一直以来的思想需求和精神追求,此举可谓精妙的“外王”之道。总之,依格尔公司借助“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这一外部载体,传播了企业内部文化的核心使命和价值观,正因为这种自内而外的自然流露,让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坚信,依格尔公司所塑造出来的“南充丝绸品牌”必定具有独特个性和灵魂,企业的发展也必将从优秀踏上卓越之路。
三、这是一群文化个人所体现的文化担当。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十几年前,在纽约召开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各国学者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一个社会不管发达和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际上都是文化心态;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赚钱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等等。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经济学家,而不是文化学者,他们语言不深刻,却是明白人。对此,我们可以体会到,搞经济、办企业的过程其实就是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经济怎么搞,企业怎么办,需要有文化的个人、有文化的群体来思考、来探索。著名学者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集体的人格,其最终目标就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至此,我们再来看依格尔公司。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该公司不断做大做强,以张和才同志为班长的一大批“依格尔人”,毅然决定在南充这块土地上自建“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我想,这是一种文化行为,在推崇本土、鲜活记忆的行动中印证了“搞经济就是办文化”的经济学命题;这是一种企业精神,在热爱南充、奉献南充的行动中印证了“通过文化普及爱和善良”的文化命题;这是一种责任担当,在做大品牌、复兴民族的行动中印证了“创建集体高尚人格”的价值命题。
对于“南充丝绸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在此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要当成大文化项目来建设。既要深刻挖掘南充本地丝绸文化,也要结合四大文明、四川丝绸的历史渊源;既要广泛收集丝绸产品的珍品真迹,又要融入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耳熟能详的丝绸典故,特别是要将南充传统竹编画、绢画、蜀绣等文化精品打包融入,着力打造中国一流丝绸博物馆。
二是要当成大民生项目来实施。要制作一流的设计方案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请一流布展公司参与设计,着力实现产品、资金、力量的整合,做成南充文化项目的龙头;要通过品牌打造,牵引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其他领域和产业的创新发展;要发挥文化对群众身心的愉悦作用,扩大开放度,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三是要当成大旅游项目来推介。旅游没有文化显得苍白,文化没有旅游缺乏载体。要大力实施文旅互融战略,将其纳入南充乃至四川精品旅游线路规划,采用强势宣传、强制灌输的方式和互动沟通、情感交流的形式,让更多数量、更大范围目标群体参观考察、认知认可“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使之成为“南充文化的品牌、文旅互融的样板”。

发表于 2016-6-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陵区:燕京大道依格尔丝绸公司内。免费参观!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6-13 11:52
南充不吹上天严重不行

发表于 2016-6-1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塑像是原五星花园那个塑像吗,如果不是,希望南充市人民政府把那个塑像迁入这个丝绸博物馆!

发表于 2016-6-13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的丝绸文化要靠外地人来传承,敢问南充人心里是啥滋味!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jsxy 发表于 2016-6-13 14:19
南充的丝绸文化要靠外地人来传承,敢问南充人心里是啥滋味!

依格尔译为雄鹰,老板张和才为人非常低调,在百度上基本上查不到他的资料、他是川南人,在南充打拼了21年,把南充丝绸做得有生有色,丝绸产品出口到欧洲许多国家。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