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527|评论: 59

[交流共享] 《伶人王中王》第5场 陈巧茹绝地爆发、高腔完美演绎《欲海狂潮》201606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伶人王中王》第5场



腾讯视频。大家点击视频播放页面调节【清晰度】,调成高清格式看起更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有打不开视频的,请点击后面链接地址,直接到腾讯网页观看。 http://v.qq.com/boke/page/m/0/g/m03067dtj8g.html


     个人觉得,陈巧茹老师的《欲海狂潮》是这几场中最完美的一场表演,高腔的帮打唱都结合非常好,让人看到了三度梅的水准,个人认为,这一场的5位选手,就单场而言陈应是第一。《欲海狂潮》最早有弹戏版,但我觉得陈的高腔版更好些。
     看预告,下一场陈将演《打神》,期待。
发表于 2016-6-13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场,冯玉萍继续稳扎稳打,是我心目中的本场第一。她的表现无可挑剔,“冯先生”、“冯派”呼之欲出,几乎成了神一样的存在,让我希望每场都能欣赏到她。
这一场,王英会为了宣传推广本剧种朗朗上口的唱腔而不惜冒低分之险,说明他参与这一栏目的动机明确、初衷不改,令人钦佩。
这一场,陈巧茹正常发挥,以“奇”制胜。若说瑕疵,今晚选的戏属于洋为中用,从视觉上来说,与自己曾说的拿传统川剧去展示的前言仍有差距。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在民间 发表于 2016-6-13 11:04
这一场,冯玉萍继续稳扎稳打,是我心目中的本场第一。她的表现无可挑剔,“冯先生”、“冯派”呼之欲出,几 ...

呵呵呵,冯玉萍都以现代戏为主参赛,川剧也可以噻,难道《欲海狂潮》不好吗?
发表于 2016-6-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6-6-13 11:08
呵呵呵,冯玉萍都以现代戏为主参赛,川剧也可以噻,难道《欲海狂潮》不好吗?

《欲》剧不是不好,在锦江剧场看时我也很受感染。但,川剧不是没有好的剧目,陈在节目中言及川剧没有好的剧目所以找徐老师一起出了这个剧目。川剧真的没有剧目了吗?唐什么宋什么三国什么的,都去哪儿了。如果不传承,几十年几百年打磨下来的剧目在过几年“换届”之后仍然会被说成“没有好的剧目”,包括现在的《欲》剧照样会失传。
另外让我有意见的是,《伶人王中王》栏目是各剧种共同展示的舞台,是各剧种或演员PK的擂台,陈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去展示传统川剧艺术,而不是以剧目去感恩生命中的贵人。
祝愿陈老师在下一场中取得佳绩!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在民间 发表于 2016-6-13 12:02
《欲》剧不是不好,在锦江剧场看时我也很受感染。但,川剧不是没有好的剧目,陈在节目中言及川剧没有好的 ...

呵呵,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审美不一样,如果每个时代都不弄一些新剧目,那之前唐三千宋八百从何而来呢?
再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剧目产生有的剧目却消失,都是很自然和正常的事情,就像人一样代代出生、死亡一样的。
第三、要学会感恩是传统美德,就是感谢“贵人”也没啥的。

发表于 2016-6-1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在民间 发表于 2016-6-13 11:04
这一场,冯玉萍继续稳扎稳打,是我心目中的本场第一。她的表现无可挑剔,“冯先生”、“冯派”呼之欲出,几 ...

本人认同并支持你的高见,点评客观、公正,赞!赞!赞!一个外省人能热爱、宣传川剧 ,而且还维护传统川剧,真使我感动佩服之至。网友大度高尚,本人敬佩!
发表于 2016-6-1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hgj88 发表于 2016-6-13 15:01
本人认同并支持你的高见,点评客观、公正,赞!赞!赞!一个外省人能热爱、宣传川剧 ,而且还维护传统川 ...

谢谢何老师认同
发表于 2016-6-1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川剧界能不分国有民营搞一个“川剧最佳名旦名生名净名丑”的PK赛,必然能找回并培养大批观众戏迷!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hgj88 发表于 2016-6-13 15:01
本人认同并支持你的高见,点评客观、公正,赞!赞!赞!一个外省人能热爱、宣传川剧 ,而且还维护传统川 ...

其实这场戏也是把川剧传统技法(帮打唱)运用的炉火纯青,大锣大鼓用得没有一分是多余的,个人觉得演人物比纯粹的传统戏演行当要上一个台阶。

发表于 2016-6-1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在民间 发表于 2016-6-13 12:02
《欲》剧不是不好,在锦江剧场看时我也很受感染。但,川剧不是没有好的剧目,陈在节目中言及川剧没有好的 ...

川剧在民间网友的评论很有水平,客观,公正,明大义,顾全局。本次《伶人王中王》举办的宗旨是向全国宣传展示传统地方剧的特色。要求参赛代表,展示各自剧种的特色。主持人白燕升还提到拿出自己所代表剧种的看家戏来演出。既然是传统戏剧的竞技擂台赛,理应拿出传统戏来参赛,这是无可非议的事。从5月8日《伶人王中王》首场发布会起到6月12日共6场,除川剧外,其他四个剧种一直演出的是本剧种最拿手的最能体现剧种特色的戏。尤其是京剧,亮像演出的是梅派《贵妃醉酒》看家戏。而我川剧代表亮像唱的是《康定情歌》,连戏歌都算不上。其后的剧目是《打饼》、《目连之母》、《尘埃落定》、《阖宫欢庆》、《欲海狂潮》。到目前为止,6场演出的剧目中,只有《打饼》、《阖宫欢庆》两折是传统川剧。传统川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学艺术博大精深,传统经典名剧精华、精粹、精髓众多,川剧代表陈巧茹却视而不见,何况她本人就是从这些传统川剧中学习出来的。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再说这6场演出的剧目中,胡编大师的作品(非传统川剧)就占了百分之五十。传统川剧剧目只占百分之二十,何其微乎?不知其中究竟?有什么私利?敢公诸于众么?既然是报恩演出就该全选某人的作品,何必还选传统川剧经典,把它当作花瓶。是陪衬自己,或是用它来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心?非传统川剧,虽然得到称赞,但不是传统川剧的荣耀,有什么可乐道的?《伶人王中王》擂台赛,邀请川剧代表去参加,这绝不是个人表演的问题,而是要向国人展示传统川剧的特色,使国人领悟川剧文学艺术的魅力。川剧代表是代表传统川剧剧种去参赛,首先是为传统川剧争得荣誉和捍卫川剧的荣耀,这是顾整个川剧的大局,明整个川剧的大义。其次才是个人荣耀。川剧代表在全国性的地方剧种《伶人王中王》擂台赛中,应当考虑孰轻孰重、谁大谁小,是展示传统川剧艺术,或是宣传使自己获得梅奖的某编剧的作品(非传统的变味的歪川剧)?对整个传统川剧来说,剧作家众多,有知道姓名的和不知道姓名的,优秀的传统川剧经典剧目众多,而且演出了百多年,久演不衰。这么多川剧作家的、这么传统川剧剧目,难道就没有你可选择的?做人要讲良心,当演员要讲艺德,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非物传承人,不能传承歪川剧 ,更不能伤害破坏传统川剧 。这次《伶人王中王》擂台赛中,是为传统川剧争誉、争荣,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hgj88 发表于 2016-6-13 19:30
川剧在民间网友的评论很有水平,客观,公正,明大义,顾全局。本次《伶人王中王》举办的宗旨是向全国宣传 ...


     呵呵呵,然而评剧冯玉萍的现代戏最多,她只演了一场《谢瑶环》,其它4场加首发都是现代戏,但是这毫不影响大家对她演的评剧提出任何意见,专家观众都一致认为她的确技高一筹,比其他几位是要高一个档次!冯玉萍演的都是自己的拿手戏,难道陈巧茹演的不是她自己的拿手戏?你觉得她的拿手戏是那些剧目?
  
    再者,现代戏比起传统戏来说更难演,这是公认的事实,演现代戏更加能考验一个演员对角色对人物对个性的把控的功力。川剧现在舞台上的传统戏就是当初的“现代戏”,现在舞台上的现代戏就是将来的“传统戏”,有些传统戏就是应该淘汰,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

    现代戏同样能代表一个剧种,同样能体现一个剧种的特色,以伶人王中王的选手冯玉萍代表的评剧来说,《刘巧儿》虽是现代戏却也是评剧的代表剧目“传统戏”了。以川剧为例,谢正新老师的现代戏《急浪丹心》难道不比传统戏好?!  再以川剧《欲海狂潮》本场的这一片段来说,无论表演、帮腔、锣鼓,都是川剧传统特色和技法充分运用,用得比传统相比不差分毫,你老非得要说别人是“歪川剧”,我也只能呵呵了,那么这场片段戏,它的 演唱、表演、帮腔、锣鼓 与传统相比又“歪”何处呢?能否详细说明一二呢?

     说了这么多,总之一句话,无论是传统戏也罢或是现代戏也罢,只要充分尊重、充分运用、适当发展本剧种的特色,演出来的戏获得认可就是好戏!!!不必非得“言必传统”!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6-13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6-6-13 21:30
呵呵呵,然而评剧冯玉萍的现代戏最多,她只演了一场《谢瑶环》,其它4场加首发都是现代戏,但是这 ...

  “谢正新老师的现代戏《急浪丹心》难道不比传统戏好?!”问得好!:victory::handshake

发表于 2016-6-1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D:D
0d338744ebf81a4c314335fbd72a6059252da68b.jpg

发表于 2016-6-14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6-6-13 21:30
呵呵呵,然而评剧冯玉萍的现代戏最多,她只演了一场《谢瑶环》,其它4场加首发都是现代戏,但是这 ...

本人从未笼统说过现代川剧不好,更没有反对现代川剧的演出。像成川演出的《爱情天梯》,本人跟帖赞扬过,还得到乔松网友、川剧游子网友等的支持,网上可查。请不要用论点转移法的伎俩来驳斥我的评论。请读懂我评论后再驳斥,好吗?我说的歪川剧 ,是指那些胡编乱改传统川剧经典的所谓的创新作品,如欧版《白蛇传》、《梁祝》和那些走洋化路子的改变川剧唱腔的所谓革新作品。《目连之母》加了西洋乐器,对唱腔又重新作了曲,不是原高腔曲牌音乐,成了变味川剧,不土不洋,你说歪不歪?它不能算是川剧,只能算戏歌。《尘埃落定》的唱腔音乐都是重新作的曲,没有川剧味道,只能算是戏歌,这是广大川剧观众认为的。《目连之母》和《尘埃落定》是戏歌,能代表川剧吗?拿戏歌充当川剧合理吗?又不是传统川剧死绝了。你称赞《欲海狂潮》演得好,本人没有提出丁点反对意见,没有说过半点不是的话,对吗?实事求是吧。怎么把反对现代川剧及〈欲海狂潮〉的帽子扣在我头上了?气势汹汹逼问我谢正新演的现代川剧《急浪丹心》好不好。我正式答复所有质问的人:现代川剧《急浪丹心》好。我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急浪丹心》一公演,就认为它好,还学会一段脍炙人口的[一枝花]曲牌的唱腔。在去年的网友聚会时,我还班门弄斧唱给谢正新老师听。还有很多的现代川剧如《丁佑君》、《柯山红日》、《思亲送柴》等,我都喜欢,可惜,上个世纪的现代川剧,现在的国营川剧院不演了,只有民营川剧团,经常演《思亲送柴》。

新编现代川剧,只要它思想性好,合乎川剧的特色,唱腔音乐有浓厚的川剧韵味,我都喜欢。高腔我喜欢听干唱,欣赏演员嗓音美,但不反对加乐器伴奏。申明:本人热爱川剧,希望民族的乡土文艺--川剧能保持它的艺术特色传承下去。本人始终不渝的维护传统川剧 ,绝不笼统反对现代川剧 ,但坚决反对把好好的脍炙人口的传统川剧经典胡编乱改,反对对传统川剧破坏性的所谓改革创新。
川剧在民间网友对《欲海狂潮》还夸赞不已,毫无反对之意,只不过觉得剧本是外国的,非我们自己的,感到遗憾。我也认为传统川剧中那么多好戏没有入选,独独选上外国的剧本,使人费解?未必我们传统川剧中就没有能超过〈欲海狂潮〉的戏吗?俗话说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有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总不能像旧中国的洋奴那样成了断了脊梁的狗(李玉和语)。
我提出的问题:《伶人王中王》已进行了6场,为什么徐棻的作品占了百分之五十?请秋网友或其他人释疑?京剧代表演出的是正宗梅派传统的拿手好戏,又作何解释?评剧代表唱评剧现代戏,他唱他的,与我无关。我只关注川剧,觉得川剧参赛〈伶人王中王〉,这是难得的大好机会,希望川剧争得荣誉,参赛的剧目选得好,才能争得荣誉。看到不足的地方,提点建议,仅此而已。说句实在话,川剧的兴衰与我何干?清福我享不来。
维护传统川剧,反过来说就是反对现代川剧,这个逆反定理不成立。如不革命,就是反革命。不是左派,就是右派。这个道理对吗?


发表于 2016-6-1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hgj88 发表于 2016-6-14 06:40
本人从未笼统说过现代川剧不好,更没有反对现代川剧的演出。像成川演出的《爱情天梯》,本人跟帖赞扬过, ...

非常赞同老先生的意见!《欲海狂潮》这个戏的名字就没取好,当年我听到这个戏的名字,兴趣就大减一半。后来在锦江剧场看了这个戏,准确的说看了这个戏的一半多一点点。我一贯是很尊重别人的劳动的,坚信中途退场对演员很不礼貌的。可是《欲海狂潮》我就只看了一半就退场了,舞台美术、人物化妆都觉得不对劲,所以只好走了。

发表于 2016-6-14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锦官城北 发表于 2016-6-14 13:13
非常赞同老先生的意见!《欲海狂潮》这个戏的名字就没取好,当年我听到这个戏的名字,兴趣就大减一半。后 ...

谢谢锦官城北网友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hgj88 发表于 2016-6-14 06:40
本人从未笼统说过现代川剧不好,更没有反对现代川剧的演出。像成川演出的《爱情天梯》,本人跟帖赞扬过, ...


        首先,我声明一点,我绝没有气势汹汹,不知道老先生觉得我对你气势汹汹的感觉从何而来?
        其次,既然你都认为川剧现代戏不错,那么我们的对于现代戏的看法基本差不多的。老先生爱护传统剧目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佩服,可是时代在变化,一切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不必伤怀,新的代替旧的,后浪推前浪,一浪强过一浪是必然。就好比你引用现代京剧《红灯记》的戏词来力挺传统剧目的道理是一样的,在不知不觉中,新的剧目在观众心中扎根是自然的事情,何必为逝去的老剧目而愤愤然呢。
        再者,剧目的产生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无论新剧目还是旧剧目!新剧目产生后,有的能留下来而有的遭淘汰,留下来的自然成为传统,留不下来的灰飞烟灭。任何戏曲演员都不可能说他说演的或者新排的剧目个个都是经典吧?!梅兰芳演了上千出戏,最后还不是“梅八出”! 问题的所在在于戏曲演员得要不断产生剧目,如果不生产,大浪淘沙的经典剧目从何而来呢?总不可能年年月月都演那些个经典剧目吧?海参鲍鱼再好观众吃多了都会吃吐的。
       第四、你老说去展示川剧得要展示传统川剧才算是真正展示川剧,我是不太同意这样的观点,伶人王中王除了京剧史依弘,其他都展示过现代戏啊,大家看了之后,并没有谁说川剧唱的像豫剧、豫剧像评剧、评剧像河北梆子吧?!伶人王中王中,川剧还是川剧、豫剧还是豫剧、评剧还是评剧,河北梆子还是河北梆子,剧种的特征都还在!!!  现代戏借鉴科学发声是必须的,如果唱现代戏,道白和唱腔发声完全用传统的,结果就只有不伦不类而可笑了,比如最初版本的京剧《白毛女》大春就是用的传统小生唱法演唱,现在听起来觉得真是怪异。
     最后,说一说戏曲乐队加入西洋乐器,其实戏曲乐队的喇叭、二胡等乐器最初都是外国传入的。 西洋乐器加入或者电声乐的加入与真正融合糅合需要一过过程,我们听10多年前加入西洋乐器和电声乐,现在听来觉得有点不舒服,但是经过不断的磨合,现在加入西洋乐器的乐队就好听多了,新事物的产生要给其成长时间。传统乐队的乐器本身就有很大问题,尤其是重低音部分,加入西洋乐器,让音乐层次更丰富更好听,有何不可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锦官城北 发表于 2016-6-14 13:13
非常赞同老先生的意见!《欲海狂潮》这个戏的名字就没取好,当年我听到这个戏的名字,兴趣就大减一半。后 ...


      呵呵呵,其实中国戏曲中表现情欲与乱伦的剧目很多,李隆基与儿媳杨玉环,魁妃皇嫂勾引调戏小叔子,杜后亲兄妹私通。。。。太多了,为何我们对于自己的这些剧目故事津津乐道还大肆渲染,而偏偏一个外国同样类似的故事就让大家气愤填膺了呢???

发表于 2016-6-1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6-6-14 19:20
首先,我声明一点,我绝没有气势汹汹,不知道老先生觉得我对你气势汹汹的感觉从何而来?
     ...

保护传统,不等于阻挡事物的发展,更不是反对现代事物。明白吗?
你说清楚了,前嫌已解,不必多心。谢谢你的解释!你谈的关于川剧发展的事,与川剧参赛《伶人王中王》,展示传统川剧艺术特色,是两码事。如何在《伶人王中王》舞台上展示川剧艺术特色,才是我谈论的中心问题。明白吗?!
我提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问题一、川剧剧目参赛6场,徐棻作品就占了百分之五十,本人费解。问题二、徐棻的三个作品,能代表传统川剧经典精品吗?《伶人王中王》是民族传统地方戏剧种的擂台赛,要求用优秀传统川剧经典精华去参赛,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没有刁难川剧代表,对吗?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