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21|评论: 1

[情感故事] 狮子耍在心坎上(《一村三社》姊妹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狮子耍在心头上
作者石梁松  阅读:236  发表时间2016-06-12 23:06:28
摘要:一村三社的舞狮表演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用粮票换来的,名播十里八乡,也是十里八乡唯一的狮子队。随着时代的变迁,舞狮表演技艺无人承传,面临失传的危险。幸有原班人员还健在,遣字成文再呐喊一声。
狮乃百兽之尊,不可戏也!猴可耍,猴急亦挠人,需远之慎之。
   一大队三队以前就耍过狮子的,而且年代并不久远。就是两个舞狮人披上一张用麻布制作的狮皮,在锣鼓声中跟着逗狮的笑和尚一起耍狮子的那一种。
   父亲回忆说,一大队三队耍狮子是1974年由双桂乡一位姓张的老先生传授的。组建舞狮队是他提议的,经生产队长同意后才请来张老先生。那一年父亲是生产队副队长,队长是张老先生的二舅佬倌,队长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为人谨慎,处事圆滑,又对农事生产了如指掌。所以在那个年代能够带着三队几百人搞好集体生产,而且十多年没有人去斗过他。1974年的时候队长年岁渐高,公社打算让他退下来了,继任人选就是父亲。父亲一提出请张老先生来生产队传授舞狮技艺,队长马上就同意了,并且承诺他就去请张老先生。有了他的出马,张老先生当然是一口答应,只是他们生产队长说耽搁的农事得由我们生产队出二百斤粮票补上。老队长叫生产队的人背了二百斤粮食交到公社粮管所里换成粮票,那边队长接到粮票后乐呵呵地答应马上就让张老先生过来。
   组建一支耍狮子的队伍得十多号人,一个笑和尚逗狮,这就是耍狮子中耍的人。特别要说明:耍在这里不等同玩,是我们这个地方对舞狮这项民间技艺的一种既轻松又诙谐地称叫。两个人耍大狮子,再两个人在旁边各自独耍一支小狮子,一个人耍大猴子。耍狮子得有锣鼓相伴,大锣、鼓、钗钹、铛锣、碰钟、两竿唢呐子,还有一种我们叫做马锣子的打击乐器,人手一样,这就要十五个人了。而且这仅仅是耍平地狮子,如果要狮子上高板凳,上大桌子,或者爬梯子。又得要几个人搬这些东西,并且摆搭在合适的位置。不要小看这几个摆搭桌子、板凳、梯子的人。他们也是经过训练出来的,桌子板凳得摆搭在合适的位置,不偏不跛。摆搭的位置、间距,怎么样叠放,舞狮人从哪里上,又从哪里下,靠墙梯搭什么样的角度,人擎梯怎么掌控都有十分的讲究。如果摆放不好或者擎不住,舞狮人上去后就会摔下来受伤,这狮子是莫法耍的。
   耍狮子还有一个幕后人物,就是扎狮头、补狮子皮的那个人。三队狮头和狮皮都是一个姓袁的摆弄。他操起篾刀起篾条扎狮头,拿起剪刀做纸合然后再糊在篾狮头上,上色、彩绘再浓墨点睛,对于他来说只需一个晚上。若是耍过后狮子皮有什么破损,也是由他做针线活缝补。
   张老先生过来后马上就在生产队里所有青壮年中挑选好了狮子队人员。白天在公棚里(生产队堆粮晒场的地方)教舞狮人的基本功,晚上在食堂院子里教锣鼓队的锣(乐)牌子。锣鼓是耍狮子的节拍器,慢舞快耍、时长时短都是根据锣牌子决定的,又很大程度取决于鼓点的快与慢——这就是所谓的“锣随鼓转”。打鼓的是一个络腮胡(我们叫窜脸胡)的人,他没有读多少书,更不要说懂什么乐理知识了。但他觉得打鼓比去地里干活挣工分容易得多,而且学会了还可以去街上表演,完全能够满足他那时躁动的表现欲望。就软缠硬磨地找张老先生求情给他一次机会,张老先生最终答应了他。据说他学打鼓的时候说梦话都在背锣牌子,上厕所蹲在毛坑边上也用双手拍打褪去裤子的大胯模拟着打鼓的动作,这可能是乡亲们为了取笑他杜撰出来的。不过凭着他铆足了的这股劲头,他不仅学会了打鼓,而且还学会了吹唢呐子。前些年村里红白喜事都有他在吹唢呐,当然这是后话。他学吹唢呐的时候乡亲们又取笑什么“拱猪子吃苞谷——估按”,还说什么“狗身上的虼蚤子——乱弹”。众说纷云,均为笑谈。不过倒可以理解成他为了学耍狮子锣牌子确实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锣鼓响起来,狮子耍起来。耍狮子的几个人是由生产队的各色艺人组成的,有打石匠,有木匠,还有一个是屠夫。年龄上也是相差二十来岁,上世纪的30后、40后、50后皆有。张老先生之所以找来这几个各色艺人,是看中了他们不仅身体素质好,而且头脑灵活,应该能很快记住动作要领,是能够与锣鼓配合好。毕竟生产队只给了二百斤粮票,他不可能长期住下来教。
   这些事都是长我一辈的人讲述的,我那时候还很小。不过我跟狮子队结缘却十分早。据说有一天下午,狮子又在公棚里耍了起来,父母都上地里挣工分去了,家里只留下大姐在照看二姐和我。公棚里锣鼓喧天,这对于没有什么玩具只能在大簸箕里傻玩的我们诱惑实在太大了。大姐决定带着我们去看看,她找来背带把我背上,牵着二姐的手就往公棚方向去了。就在半路上,锣鼓声骤紧骤急,让大姐也急心急撩起来。于是牵着二姐的手走得更快,哪知道二姐过田埂沟时却被绊倒了,摔倒在刚发芽的麦田里哇哇地直叫。二姐坐在那里伤心哭喊——可能是吓着了才大哭大叫。大姐只得背着笨重的我很是费劲地溜下到田沟里去拉二姐,怎么拉二姐也不肯马上起来。这可急坏了大姐,她怕二姐摔重了爸妈会责怪她,又急于赶到耍狮子的现场。当她发现二姐摔得并无大碍的时候,啪啪啪就是几巴掌,恨不得一巴掌把二姐扇到耍狮子的现场,这样再不用路上再照管她了,只是甩不掉背在她那稚嫩而又孱弱的肩头上笨重的我了。在锣鼓声中又等了一会儿二姐才肯起来继续走,等我们到场的时候狮子也要快耍结束了。大姐非常的懊丧,这狮子怎么说不耍就不耍了呢?回头想想还是和二姐摔跤的事关系很大。她背着睡眼惺惺的我怔怔地站在比公棚高一两米的田埂上看耍狮人脱下服装,收拾狮子皮和道具,锣鼓队的也人手一样乐器准备离场。大姐心里的失望这时候在无限的放大,二姐无所谓,她拉着大姐的手只等大姐牵着她回家,趴在大姐背上的我就更加无所谓了。耍狮子的人和看耍狮子的人在慢慢退场,准备回家去种自留地了,大姐也只有打算带着我们回家。回头才发现我们家里的狗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来了,前脚搭在地上就坐在身旁。天呐,这狗要是走丢了或者被人打死吃狗肉大姐是万万舍不得的!大姐想到了这些以后,决定把笨重的我放下来,用本来该背我的背带把狗拴上,这样子才能让她放心下来。可是我还不会走路,手足无措的她只能蹲在这这里,一手扶着我,一手牵着狗,还要哄二姐不能走得太远了。一直等到父母放工后才把我们接回家去。
   等我会走路而且能够自己跑去看耍狮子的时候,这支狮子队己经名播四方了,清花江大桥通车的时候就是这支狮子先去踩桥然后汽车才开过桥头,正东公路通到我们乡的时候狮子又出现在街头,围着第一辆开进来的汽车耍。那几年狮子每年春节都在街上耍,挨家挨户去拜年。吉口令一诵完,锣鼓喧天,狮子开始滚地、过门槛、再给主人吐一幅春联。利是钱、瓜子茶水、烟花爆竹主人早就准备好了。只是耍狮子的人员没时间去尝主人的瓜子,最多喝一口茶水,让狮子衔走利是钱又走向下一家去了,如此复反的从下街耍到上街。最后会在粮管所晒粮的坝子或者是学校的操场上耍上一次整个舞狮的套路。这套路依次为:睡眠、挖痒、惊醒、伸懒腰、长啸、抖毛、徐行、奔跑、捕食、打滚、争绣球、戏闹、登高山、跳涧等,整个套路表演完要花费个把钟头。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最期待的就是这个把钟头的表演,他们看完街头舞狮后会争先恐后地跑到晒粮的坝子或者学校的操场上去占据有利的位置,包括像我这样的小屁孩也是一样。记得有一年我也在随人流奔跑,不知道怎么绊倒在街上躺着爬不起来了。眼看就要会被后面的人踩踏的时候,打鼓的那个长着窜脸胡的人停止了鼓响,拔开人群挤了过来。一把攥住我的衣领,硬生生地把我拎了起来,好险啊好险!
   当我读初中的时候,狮子队有的人员己经到县外甚至是省外务工挣钱去了,不一定能在春节期间赶回来,狮子也就没法再耍了。狮子皮经过袁师傅精心缝补后一直保存在他那里。几年过后篾条扎的狮头也被虫子蛀掉了,他再也没有去扎过,因为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耍狮子的人员都能够回来。扎好了放在那里又被虫子蛀掉的结局他实在不愿意再看见。只有狮子队的锣鼓还能在村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拿出来派上用处。碰钟用不着了,那面马锣子也用不着了,结婚办喜事大锣、钗钹也不需要,丧事上唢呐子又要闲一杆。关于耍狮子的谈论愈来愈少了,一年到头乡亲们只能围着火塘望着14吋或者17吋的黑白电视观看CCTV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上有时也会有舞狮的镜头出现,大多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华人华侨向全国人民拜年!这狮子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展现,这些舞狮人一手攥住狮头一手攥住乡愁的的在展现。
   直到1999年,我们几个年轻人一起商议在公棚原来晒场的地方搞一次春节篝火晚会,让一年到头来在全国各地奔波劳碌的乡亲聚在一块。就在我们筹划篝火晚会的时候,打鼓的那个长着窜脸胡的人也来了,只是他那张长满胡子的脸上己经是沟壑道道,沧桑满满了。他建议我们去老袁家把狮子皮找出来——学耍狮子。他愿意教我们打锣打鼓,至于耍狮子的技艺他去找原来那班人员来给我们传授,还说就让他的老太婆给我们煮饭吃。耍狮子的话题又一次在一村三社传开了,人们才发现原来那位逗狮子的人己经去了另一个世界,其他人员最小的也年过半百,擎狮头的人已是古稀开外了。不过他们一个没少地来了。从步伐、上桌子、过桌子、翻桌子的动作一一示范给我们看。然后陪着我们练,遗憾的是离过年也就几天了。我们也只学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晚上就围坐在火塘边上听他们讲解前后两个人在锣鼓声中如何利用脚跺地的方法来传递动作配合信号。几天下来,我们竟然连平地狮都没有耍起来,得到的结论是——连狮皮都绷不伸展!倒是从另一位久跑在外的老辈子那里学会了发源于武汉,以秧歌步演变来的“车车灯”表演。锣鼓不会打,狮子耍不起来!一群年轻人最后观看了老一辈人在夜色里步履蹒跚、汗流浃背的表演——这就是一村三社最后一次耍狮子。然后回家过年,过年那天的晚上只能聚在篝火边唱着《涛声依旧》、《东方之珠》等流行歌曲,一起唱完《中国人》和《难忘今宵》后火灭人散。
   春夏秋冬,寒暑易节轮转了一年又一年。一村三社的黑白电视也换成了液晶电视或者等离子电视,每当看到耍狮子的镜头,这时老人们会喃喃自语地说“我们这里以前是耍过狮子的”;我也会想起曾经还学过耍狮子这事情。只是不愿当着儿子的面提起,他会从电视上移过目光来望着我问道:“有没有电视上耍的好看嘛。”
   狮子队年龄最小的成员今年也六十七岁了,这用二百斤粮票换来的、张老先生花费一个冬天传授的耍狮子技艺马上要在一村三社失传了,我也只有把它封存在自己的记忆里,不晓得年近高龄的老袁保存的狮皮还在不在?非物质文化的表演道具如果也没有了,拿什么证明一村三社耍过狮子呢?
共4117字上一页1/1▼下一页
【编者按】文章讲述了三个内容:一,作者家乡狮子队伍的成立过程,讲述了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二,讲述了狮子表演的具体过程和看狮子表演的具体情形;三,讲述了作者等曾经想恢复狮子表演和学习的过程。这些内容,写出了过去的狮子表演的热闹,得到的重视,也写出了今天的衰落到最后的消失,写出了深深的遗憾之情。耍狮子,舞龙灯,都是极具民间味道的艺术形式,应该想法延续,不应该让它消亡了。一篇生动感人的文化散文。【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61304】

用户名:
密   码:
     *先登录才能评论
1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6-12 23:37:04
以前,一到过年或者一些节日,耍狮子,舞龙灯,真的很热闹,可是,现在没有了。就像这两天网上流传的,城市过端午节,就只剩下吃粽子了。如果不是为了吃,可能谁也不感觉到这端午节有啥意义了。
回复1楼 文友::石梁松  2016-06-13 07:55:49
一条龙舟划过中华五千年的长河;一头狮子曾经舞在一村三社的田坎上,而今只能舞在与它同龄人的心坎上。
共2条上一页1/1▼下一页
江山文学网版权所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