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玩字牌。字牌又名二七十。用中国汉字数壹至拾印刻牌上,红黑两色各半,产于五通桥一带。初为民间娱乐纸品,以变形数字书写,符号性较强。据传系制盐工人业余玩物。后经演变,上传乐山,下达犍为,渐趋流行。今为乐山人玩中之宠,是乐山人不可或缺的娱乐用具。乐山人玩字牌已玩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程度。8小时以外,半数以上家庭与字牌有关;周末节日,8成以上男女与字牌牵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正好三缺一。一到周末,十个传呼九个说字牌。街边茶摊、河畔居室,视线之内皆有牌局。连卖菜的农民,踩三轮的车夫,也就地摆开,玩上几把……乐山人的字牌瘾要好大有好大。且引一则真事佐证:笔者一位朋友,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边,见4个人围在一起扯字牌,便侧立而视。4人皆说普通说,朋友惊叹:北京人何时学会了整这个?出于好奇,便以乐山话发问。不料有人以乐山话回答。原来,4人之中3个乐山人,一个北京人。幽默。乐山人把字牌扯到长城边上,着实不可思议。会不会扯到莱茵河畔或者白宫草坪上?完全可能。乐山人不欣赏“随身听”,但“随身带”是戒不掉的,关于字牌与乐山人,写一本书绰绰有余,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