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资源的重要要素之一。营山县城位于渠江、 嘉陵江分水带上, 境内无大江大河, 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城市。随着城市面积和用水人口的急剧增加, 城市供水是否能够持续保障, 已成为营山县各级党委、 政府和百姓关注的焦点。
现状:一个“大水缸”润泽营山城
在距离营山县城约15公里的清水、青山、福元三乡境内,有一座川北地区第二大水库———幸福水库。 每天从这里提取的原水通过输水管道一路流淌至县城的净水厂,再经过消毒杀菌、沉淀、过滤、加压等工序, 源源不断地流入县城四通八达的供水管网。
据了解,幸福水库建于1958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 集雨面积45.2平方公里,总库容为388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仅2536万立方米。就是这座天然“大水缸”, 长期以来一直担负着县城18万居民和临近的清水、回龙等7个乡镇5万人口的用水保障。
“由于水库靠天集雨, 受持续干旱影响,既要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又要考虑农业用水,水库压力就更大了。”6月12日,营山县幸福水库管理局局长晏和平说。 幸福水库自投入运行以来, 近6万亩农田灌溉全靠水库来保障,在水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农业用水很是吃紧。所幸的是,近期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晏和平介绍,近年来,营山县将保护幸福水库水质作为环保惠民行动的大事来抓,果断取缔了水库里的网箱养鱼,搬迁了附近小型加工企业, 在集中供水水源地设置了保护标识,水库水质持续提高。经省水文局水质检测中心南充分中心跟踪监测,幸福水库水质完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绝大多数监测指标达到一、二类标准。治本:启动“嘉引”工程
“随着城区面积和用水人口的急剧增加,幸福水库水源将严重不足,预计十年内用水缺口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根据《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第20条‘应当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取水的饮用水源地’之规定,探寻建设新的饮用水源地成为营山破解城市供水危机的治本之策。” 营山县水务局副局长罗成龙如是说。
水从哪儿来?备用水源哪儿找? 2013年, 营山县将目光聚焦邻县的嘉陵江蓬安段,“嘉引”工程摆上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确保工程按时、优质、安全、高效完成,营山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嘉陵江引水工程指挥部,由县长罗明远担任指挥长,6名县级领导分别担任执行指挥长和副指挥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