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的一栋老房子里,94岁的余盛钧常以习字、绘画的方式打发时间。书房一角,“会计世家”四个大字很是显眼。 他学会计出身,一生与会计打交道。古稀之年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简史》一书,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又相继出了《中国历代会计著述选》《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史》两本书。 2014年,中国会计视野网为了保存一些关于会计行业的记忆,特地推出了“会计口述历史”项目。余盛钧成为采访对象之一,介绍了会计史的相关情况。 几十年来,他本着“人无信不立”的原则,深耕于会计这片土壤,著书讲学,为会计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小梅 文/图 名师授课,受教于立信会计学院 余盛钧出生于隆昌县城一个小康之家。17岁那年,他在堂叔的建议下,报考了从上海内迁到重庆办学的中华职业学校会计班,从此,他开始了与会计长达70多年的“朝夕相处”。 余盛钧当时就读于会计专业,学习非常用功。“教我们会计专业的老师叫陈文,是菲律宾留学回来的,非常优秀。”他回忆,当时陈老师40多岁,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就连会计学的教材都是他自己编写的。由于学校规定,他们每天都有小楷练习和珠算练习,所以从那时起,余盛钧每天都要练习钢笔书法。 毕业后,由中华职业学校推荐,余盛钧进入了复兴商业公司做会计工作。工作了两年半左右,他又辞职到上海中兴保险公司负责会计工作。1944年,回到重庆的余盛钧报考了从上海内迁到重庆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创办于1928年,由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著名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创办。“我考的是市区班第三班,这个班是专门为在职青年设立的一个班。”白天忙于工作,他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去上课。 余盛钧介绍,在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读书时,所学科目有20多门,有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商业会计等专业性很强的科目。因为学校在城里,所以聘请的很多老师都乐意给他们上课。余盛钧记得,当时给他们上课的老师有很多是中国有名的专家和学者。 “经济学家马寅初、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等有名学者都曾给我们上过课。”余盛钧回忆,教金融史的老师叫王应辅,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上课从不用教材,完全口述,他们一边听一边做笔记。令余盛钧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会计老师王逢辛,他是1935年中国高等文官考试的第一名。多年来,他一直与王逢辛老师保持联系,在他出的第一本书《中国注册会计师简史》中,王逢辛还特意为他作了一篇序。 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会计事业 1946年10月12日,余盛钧结束了在重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学习。这以后,他便在和同学一起开办的静安物产保险公司工作。解放后,保险公司停业,余盛钧又报考了内江专区百货分公司。 报考的人有70多人,最后录取的只有10个,余盛钧便是其中之一。在内江专区百货公司,他被留在会计科,管理整个会计科的工作。由于之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特别是他把原先的三级账做账方式改为了商品金额核算制后,不仅减少了营业员的工作量,还扩大了销售。此项改革在内江进行试点之后,西南商业管理局(管四川、云南、贵州的业务)要求把这一改革向全省其他百货公司进行推广,为此,他还被邀请到省公司作了报告。 1961年,内江财贸干部学校开展会计培训,余盛钧被调过去当老师,一边教学、一边写教材。当年办了两期,他根据教学写了一些简单的会计理论、会计科目、账户分配等,形成了一本厚厚的教材。1965年,内江财贸干部学校又举办一次培训,他依然被调过去做教学工作。半年时间里,他每天都要讲半天的课,每半天是四个课时,一个星期讲6天,基本上都是由他一个人负责,而另外一个老师则负责批改作业。 1974年,内江财贸学校成立,余盛钧调到该校成了一名会计老师,直至退休。上课时,他除了讲解理论知识以外,还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们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一次在成都开会时,余盛钧和大家都反映教材很缺。于是,大家都建议由他们自己来编一份教材。后来,来自成都、重庆、绵阳等地的财经学校分别派了一个人到内江来编教材。“当时我们在沱江旅馆专门包了几个房间作为编写教材的地方,编写出来的书叫《商业会计》,发行了四万多本。” 老树新花,晚年出版三本专业书 退休后,余盛钧的心仍然没有离开过自己钟爱的会计事业。 1993年,他编写《中国注册会计师简史》一书出版。事实上,在这之前,他就利用各种空闲时间,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他说:“这些资料不整理出来,就成了废品一堆,整理出来还可以让后来者了解更多的会计史。” 那时,为了收集到更加翔实的资料,每次他和妻子去成都看望亲戚时,不是在亲戚家玩,而是前往成都图书馆抄资料。“当时没有复印机,像会计法规等内容全是一个字一个字从成都图书馆的资料上抄下来的。” 一次,余盛钧听说有一本叫《玉海》的书,写的是旧时代关于会计史的内容,但这本书只有重庆图书馆才有,明代出版且是宣纸系列的。想要借这本书,必须经过省文化厅批准才行。得知这一消息后,余盛钧和同事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借到了这本书。“书上的字全都是繁体字,我们就一笔一笔地抄,硬是把整本书的内容都抄了下来。”一些资料图要么是照着画下来,要么用照相机拍下来。直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校对,《中国注册会计师简史》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王逢辛老师为他的书做了序,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毛伯林称赞:“这本书填补了中国会计史学上的一块空白。” 余盛钧喜欢做记录,从读书到工作,余盛钧收集到了许多会计资料。加之他本人喜欢历史,凡是读书时看到与会计有关的内容他都会抄录下来。为了帮助读者懂得古代是如何认识会计的,他又出了第二本书《中国历代会计著述选》。 2013年,在儿子和儿媳的帮助下,他又完成了第三本书《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史》。是年,他已是91岁高龄。 无私奉献,兢兢业业耕耘事业 有一回余盛钧过生日,学生送了他一幅字,上书“会计世家”四个大字。原来,除了他是注册会计师外,他的儿媳妇、孙女、孙女婿也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 经他教过的学生,许多都对他满怀感恩,甚至有部分学生留校任教。留校的学生,余盛钧又进一步教他们如何备课,还把自己的备课样本借给学生学习。前几年,一个在广东开会计师事务所的学生邀请他过去耍,令他非常感动。 余盛钧一方面心系学生,另一方面也为学校发展作贡献。早些年,为了让学校的老师接触实际的财务工作,由他牵头专门成立了内江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办事处。他倡导安贫乐道的观点,大家认真做事,却不领工资,只有出勤的时候发一点津贴。1996年,诚信办事处解散的时候,结余7万多块钱,其中5万块钱都买了图书并全部捐赠给学校。 去年,余盛钧还向内江市档案馆捐赠了3万余字的著作手稿和4件书画作品等档案资料。而早在两年前,他就曾捐出自己所著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史》手稿。 别看他已是94岁高龄,他的精气神还很足。4月份,他在儿子的陪同下,参加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举行的老校友重要历史资料捐赠仪式,并捐赠了相关史料。同月底,他还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学生做了一场讲座。 几十年来,余盛钧始终本着“人无信不立”的原则待人处事,兢兢业业耕耘在会计这片土壤上,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但这些在他看来都不及踏踏实实做事重要。他说,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先要学会会计道德,然后才是会计技术。如果没有会计道德,光有会计技术也是没有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