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国内,涌现了像长三角经济区、大珠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等区域,其通过区域内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成渝作为我国西部地区两个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两地工业展开分工协作,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对构建“成渝经济区”,实现成渝经济一体化,打造中国西部的经济增长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理论和成渝工业产业结构和工业分工合作实践。以成渝工业产业结构总体状况为出发点,从产业结构效益、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专业化水平、产业区际联系、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产业布局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状况等角度出发,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发现成渝工业的产业结构效益偏低,两地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成渝工业产业结构相似性依照“产业——产品”的顺序逐渐减弱,但仍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两地工业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与本地的生产要素禀赋相一致;两地工业生产力布局不平衡。 一是成渝两地各自优势突出。首先,成都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来,成都在四川和重庆城市群里面的发展是相当快速的,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还是在环境保护、商业经济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其次,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是成渝双方优势资源“同城化”。成都和重庆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都十分明显,可算西部地区发展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的地区之一。但是和较为成熟的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发展相比,就经济实力方面来说,成渝城市群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不过虽然在经济方面成渝相对滞后,但是滞后也说明了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发展和提升,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的持续深入的机遇,将双方的优势资源共享,相互促进,达到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