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占70%以上,人口密度超过75%的成渝城市群如何才能破除“哑铃式”发展结构,形成真正的“同城思维”,城市群概念的提出对百姓生活影响如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大家解开其迷底,成渝两地将共同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机制。这既肯定了成渝两地经济的互补性,也强化了成渝两地相互支撑和带动的作用。正如专家认为,“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意味着成渝城市群在抱团中能够避免竞争中内耗现象的出现,进而在西部形成具有潜力的增长极。 地处中国中西部的成都和重庆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处于成渝城市群龙头地位的成都近年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成渝地区是长江流域三大核心城市群之一,两地各有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西部地区发展基础最好、资源承载能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这就意味着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与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相契合,可以释放中西部巨大内需潜力,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川渝之间,渊源颇深。如何成渝一体,抱团共进,真正实现良性互动的“同城化”?这是城市群发展必须直面和深层研究的课题。相比其他,成渝资源和区位优势都十分明显,可算西部地区发展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的地区之一。与经几十年发展、颇为成熟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相比,单从经济实力看,成渝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若从后劲潜力看,国家级的成渝城市群,不啻为中国经济动力又预装了一对只待唤醒的“双引擎”。 当前,川渝合作面临新的发展优势和有利条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给成渝城市群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正是如此,成渝两地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在“1+10”合作框架内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加快发展,让成渝经济后发制胜,轰鸣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