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左冷蝉在2009-7-25 0:15:00的发言:
看过论坛里关于停电的帖。也看了回帖。
1,论坛的帖,本意不是说电力战线职工不作为造成停电,更不是说是电力一线职工怕苦怕累。
2,用电的增长是永久的话题,用老话说:长计划短安排,用现在时髦的话“可持续发展”,电力部门的决策者的预见到哪里去了,
3,用电负荷年年增长,配套建设年年追负荷,这就是被动,打战,被动就要挨打,工作部署的被动,就是“一将无能,累死三 军,”,戴起碓窝耍狮子,你电力部门费力还不讨好,第一线的职工只好累死累活。
4,回帖里的“享受空调的清凉,泡着茶”的回答,令人感到电老虎的这种绝对垄断的霸气“涛声依旧”,
且不说用电的是“客户”,更不敢以“顾客是上帝”自居,但对于居民,党中央讲的是“小康”,
对于其他机关单位的一线职工,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难处,也有绞尽脑汁,也有汗流浃背,也有加班加点,只不过不可能人 人的辛苦都体现在电线杆上。还有,没有电,电脑化高的单位,工作就要停摆,怎么可以都一律说成享受?
电力一线的职工吃苦受累,我们应该向们脱帽致敬,但电力部门的机关,拿年薪的老总,未必也在电线杆上吧?
兄弟:电网建设与工资待遇好象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吧?应该是另一个讨论的范筹哈!
针对你所提出的问题,给你作如下解释,不对之处请予批评斧正:
众所周知,巴中三县一区的电网始建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基本都是我们巴中自已筹措的资金建设的,当时由于巴中的经济严重滞后,基础条件差,电网建设都是抱着能通上电就可以了.并且当时所建的这些电网已经超期服役近30年了(按规定电网运行"年龄"一般在15-20年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巴中自1993年引进国家电网后,由于种种原因(具体原因相信很多Z府部门的人很清楚,在这里就不明说了),巴中就有两个电网,一个是国家电网,一个地方电网,两个电网之间的矛盾一直到2004年才逐步得到解决.在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以前,巴中Z府囊中羞涩,财政收入不但不能让吃财政饭的人们饥不裹腹,不但没有资金对巴中电网建设改造有一分钱的投入,每年还向巴中地方电力企业征收巨额的税金来保证巴中财政的支出.不仅如此,巴中原有的一些受Z府保护的企业的银行贷款均要巴中电力企业担保.那时的巴中电力企业不仅没有资金对已经严重超期服役的巴中电网建设与改造进行投入,还要承担巨额的Z府让担保的企业的贷款利息.(大家可以想一下,当时巴中是怎样一个局面,现如今那些曾经在巴中辉煌了多少年,受地方Z府保护的企业在巴中的什么地方?).多少年来,巴中三县一区4000多名电力职工为了地方Z府的"盆地管理".遭受了9年没有加一分钱工资的辛酸历史.
2004年以后国电与地电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后,巴中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投入才逐渐走上正规.大家应该理解,巴中如要建成一个坚强的电网,必须要有一个大电网,超高压为主骨架的网络,才能支撑起三县一区的用电需求.并不是兄弟伙所说电力部门的人没有"未雨绸缪",没有预见.自2005年以来,巴中的电网的"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早已向上级部门申报审批.且未来的五年内,巴中将会以500kV为主骨架网络的巴中电网展现给巴中380万人民.
要想有一个坚强的电网,必须先建超高压电网,至于七八十年代所建的超期服役的电网也正在同步进行改造.巴中地处川东北,电网改造面宽量大,工作量大,不是大家所说的"说在嘴上,就想拿到手上"的想法,是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电网需求的瓶颈制约造成小范围的停电\限电\故障停电.难道大家就没有一个理解和宽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