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483|评论: 8

[信息动态] 【荐文】恩阳花丛女子川剧团解散20多年或将重聚首(巴中晚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恩阳花丛女子川剧团解散20多年或将重聚首



                                          2016-06-23 15:48:20四川新闻网


剧团成员在排练

排练

花丛女子川剧团部分演员合影

女子川剧团在川内演出的地点和路线

  1980年,原巴中县花丛镇(现属恩阳辖区)成立了一个女子川剧团,几年后,该团声名鹊起享誉全国,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齐名,曾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并受到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的接见。然而,女子川剧团终究没能像同时“出生”的小百花越剧团一样走到今天,最终掩埋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晚报记者从曾经的女子川剧团负责人张美湘老人处获悉,目前女子川剧团的成员正在筹划,或将在今年下半年举行一场纪念性演出。


  26名农村姑娘组成剧团平均年龄不足20岁


  6月20日,晚报记者在恩阳区下八庙镇见到了72岁的张美湘老人,那时他任职巴中县花丛区委宣传委员,分管花丛女子川剧团。老人介绍,花丛女子川剧团1980年春天开办,属政府兴办的专业川剧团,由26名农村姑娘组成,生、旦、净、末、丑与司鼓、琴师和击弦乐演奏员均由女青年担任。
  张美湘在他手写的《巴中县花丛女子川剧团团史》上记录着:当时各种演出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为办出特色,来自花丛区各乡镇的26名农村姑娘组成了女子川剧团,平均年龄不足20岁。


  为节省开支自制道具洗补服装


  花丛女子川剧团(又称女子川剧团)成立初,条件十分有限:没有粮食,大家筹集;没有道具,成员就自己制作。就这样经过四个多月的培训后登上了农村文艺的舞台。
  她们身背行李道具走乡串村,为群众送戏上门。为节省开支,精打细算,几年来自制小道具160多件。服装破旧,她们自己洗补,为减少搬运开支,他们自己装卸车搬运道具。此外,他们还常年都不住旅馆而选择住在舞台上。


  存款仅68元还借了债决定外出演出增加收入


  1981年4月,张美湘分管女子川剧团,“当时女子川剧团已经发展到31人,但仅有存款68元,每月生活费就达300多元,借了不少债。”张美湘说,针对女子川剧团的情况首先“建章立制”整顿思想,“当时开了三天会,对于女子川剧团的规矩、发展等做了深入研究。随后,我就带团出去演出,这样可以增加收入。”
  当时张美湘认识一位汽车司机李启明,按照计划,张美湘准备率队去达县(今达州达川区)演出,但李启明称不去达县,但可以到仪陇。张美湘二话没说,率队就去了仪陇,演出五天,收入1500元。随后又转战渠县,收入2000多元,而当时张美湘的工资每月才50多元。


  在近百个县区演出还清债务建了宿舍排练室

  不久,女子川剧团来到达县。张美湘认为,达县在女子川剧团的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在达县演出20多天,达县文工团的专业老师们进行了细心指导,使剧团表演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张美湘将剧团的演出路线都记录在本上,从1981年到1987年,他们在川内近100个县(区)为上百万观众演出了近两千场。《光明日报》网上报史馆中,《光明日报》曾驻四川的记者王茂修这样写着:大巴山区巴中县有一个花丛女子川剧团,4年中为上百万的观众演出了1300场,其中95%的场次是爆满。
  为了提高演出技艺,剧团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与当地交流学习,“走到哪,学到哪,练到哪。”张美湘说。
  外出演出不仅还清了剧团全部借款,还购置了价值数万元的服装、道具及灯光设备等物资,结余资金三四万元,随后他们在花丛区修建了两楼一底的宿舍楼和排练室。


  受到20多家媒体关注部分剧目被拍成电视


  当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四川日报》等近20家媒体对女子川剧团进行了报道。四川省电视台还将剧团演出的《背鞭》、《南阳关》、《渔家乐》等剧目拍成电视,并多次播放。
  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女子川剧团“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1986年,在成都演出的女子川剧团受到时任国防部部长张爱萍的接见,张爱萍高度赞扬并赋诗题字:春色满园乐融融,百花丛中一点红,女子组团演乡戏,发扬传统创新风。
  张美湘介绍,后来剧团发展到50多人,还配备了随队医生,有时一天演出好几场,饭菜都由人专门送到后台,“那时大家都很能吃苦,有一天晚上我浑身被蚊子叮咬,早上一数,有170多个‘伤口’。”


  出于各种原因剧团最终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据了解,随着女子川剧团队员们年龄增大,一些人开始组建家庭,为了不耽误演出,那时每个角色配备了三名演员,确保能及时演出。
  1986年9月,正在恩阳尹家乡演出的张美湘接到通知,调任其他工作岗位。1988年,随着剧团成员们年龄增长,加之其他各种原因,女子川剧团名存实亡。1990年,剧团曾一度恢复并改名为“巴中县民兵文工团”,但仍未能挽救其消亡的命运。
  “朵朵红梅出花丛,簇簇娇蕾撒蜀中,翩翩有声传雅韵,袅袅舞雪迎春风。”曾有观众写了这首诗赠给女子川剧团,至今仍镌刻在恩阳区尹家乡大木山上。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晚报记者获悉,目前女子川剧团的成员正在筹划,或将在今年下半年在我市举行一场纪念性演出。


                                                         (巴中晚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6-2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032716hyzzqqtze8qdg58g.gif

发表于 2016-6-2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拆来容易恢复难,培养一名戏曲人才,不知要多少人付出很多的心血都𣎴一定成才,,人才难求,何况眼下的地方政府不不愿干费力不讨好的事,难,难,难!!!

发表于 2016-6-2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当年拍摄的视频还能找到否?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川剧,拒绝融化的冰(散文)
             苟兴明
    我估计,感到惭愧的不仅仅是我,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且属于不惑之年的一代,居然没有像模像样地看一次川剧,这个到底是我们的不是,还是市场经济的原因嘞!由于八十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的原因,或是其他什么因素,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感染或吸引不了60或70后乃至80、90后啊!但是今天却叫我汗颜,也给了我们有些启迪
    大年三十,大团圆饭后内兄给我一张川剧票,说是初一下午2点的,由我们本地的老少名角主演的几个折子戏,在我记忆中,还是平生第一次有人给我发票去看川剧,一下子,让我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一种期待,也是一种汗颜,还有一些神秘感?在美妙的祥和的年的氛围里,一种朦朦胧胧的东西在涌动,川剧也是国家和地方都非常注重的地方戏曲啊!川剧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湖广填四川”的年代,各种戏曲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但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川剧同其他各种地方戏曲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观众减少,演出市场萎缩,经费不足,传承发展举步维艰,抢救、保护川剧的任务正严肃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 铿锵的锣鼓声,婉转的清唱,余音袅袅的帮腔,老茶馆盖碗茶的茶香……这一切,在繁华的都市文明进程中,已渐行渐远,甚或成了一种伤感的回忆。”(摘自《但愿川剧不仅仅成为记忆》)其实,这个不仅仅是《达州日报》副总编辑何南观先生的担忧,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充满希望的说。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我们需要更多内容贴近生活、健康向上,形式生动活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果艺术’,而尽量少生产些内容贫乏、浅薄低俗的‘罐头艺术’。”
  陈智林代表最近再次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作为四川省文艺界惟一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梅花奖”获得者,他在欣喜之余,深感责任重大。
  他说:“戏剧艺术通过在舞台上鲜活生动的表现,能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达到情感的沟通和共鸣。传统艺术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能给人们带来高雅的艺术享受和怡情冶性的审美愉悦,这是‘罐头艺术’无法达到的境界和效果。”陈智林代表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供更多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作为艺术院团,我们责无旁贷。”他表示,艺术院团应该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寻找传统与时代的结合点,对高雅艺术进行全新诠释和整合,创造出更多的“鲜果艺术”,奉献给人民群众。——摘自《 要“鲜果艺术”不要“罐头艺术”》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看川剧之前,我上网便浏览了中国川剧网,让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不至于开黄腔。
川剧团,傲然伫立在老城市的繁华路段,只是它已经变得非常的先进,多功用是其突出的特色!川剧演播厅依然被四周的酒楼、茶楼、游艺厅们紧紧拥抱着。我好久没有来这里来了,曾经在这里的茶楼里和朋友喝过茶聊过天。现在的新川剧院是在原来的旧址上兴建的多功能建筑群,平常没有川剧演唱就闲着,就是区政府的大会议厅,以及外地来的文艺演出团队可以租用,很多时候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而里面的演职人员也各奔前程,有的包了傍边的茶楼、酒楼,有的人经营着游戏厅或KTV包房,还有的人开始在外面的婚庆公司里当主持人,一边努力挣钱养家糊口,一边领着事业单位的不多的工资,遇上重大节庆什么的活动就才重抄旧业。
    初一的午餐够繁重啊,亲朋好友搅合在一起,免不了复杂的推杯换盏,情真意切一番,于是当酒席结束时候,匆忙地的赶到川剧院,折子戏已经演了第一个,很好,在初一没有喝醉,第二个就是胡琴《斩黄袍》好像是将赵匡胤什么的故事,没有怎么明白,第三个倒是看的津津有味《劝夫》,很有现实意义,说的是古代一个邱公子豪赌成性,继承父辈万贯家财后不务正业嗜赌成性,不听妻子规劝,最后妻离子散,落下沿街乞讨的下场,故事、唱腔赢得大家哄堂笑!看着一个的老者喜笑颜开,我努力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找空位,却发现原来是满座啊!我以为都是老年人才看,结果就在我的左边就是一对80后吧!还是带着5、6岁的孩子,当孩子调皮的时候,大人就去给孩子买了牛奶和面包,哄着孩子继续看川剧折子戏,我被这个情节深深地打动了,再看看,一个,一个70后甚至还有80后,在大年初一下午看川剧折子戏,这个,让我感到一股暖流在心里流淌,未必仅仅是“免费赠票”的结果吗?当市场经济席卷大地的时候,曾经享誉四川的巴中花丛女子川剧团不是烟消云散了吗,一个一个都被市场经济的浪子打晕了,她们坚持了多久,终于在一些川剧爱好者的惋惜中黯然谢幕……于是,恩阳古镇的川剧爱好者挑起了重担,在茶馆里自由自在地演唱,让这个古老的地方剧继续在百姓中延续,他们固执地坚守着这个有些贫瘠的土地,让纯净的川剧奇葩绽放着,我以为她在今天的市场经济里苦苦挣扎,为什么她没有找到新的沃土啊!
墙上字幕打着《张飞过巴州》——片段《义释严颜》,一下子就吸引着我的眼球,这个是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张飞过巴州与巴州太守的历史故事,让我再次感染着川剧的唱腔的地域性和语言的朴实无华,以及服饰的民族性,功夫的深浅也是不一般。虽然没有看到经典的川剧变脸和吐火,以及“矮子工“……有些遗憾,但是初二初三里就可能不一样了哦!
    我们的近邻在春节期间川剧爆棚了,“南充七天川剧大餐免费品”不是很好的尝试吗;还有遂宁川剧院在韩国期间受到的热情欢迎、高贵礼遇,这个对川剧国际化又上新台阶;更有文化部与泰国一起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里,川剧经典节目变脸,受到极大好评!巴中的川剧艺人们你们难道没有被感动吗,虽然,这里GDP收入不多,经济也欠发达,有广大的玩友票友支持,川剧奇葩不会凋谢,热爱这个事业的人也不会因为市场经济的热潮而融化——
    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融,不变的是依然字正腔圆的高腔、胡琴、川音,和五光十色的服饰,还有历史故事,变化了的是来看来听川剧的人会越来越年轻吗,越来越多吗,假如,没有逢年过节政府的免费和支持,川剧,这个古老的剧目,戏曲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会被愈来愈多的人喜欢吗,来看的人还是一样的多吗。
    期待着,巴中川剧,拒绝融化的冰。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员观众双双“飞” 川剧红火成往事

                           魏文明


215126p7moz85bxm591j5y.png


  落寞的川剧茶园

  10月24日上午9点,巴州区公安分局旁的一个茶园内锣鼓铿锵、唱腔婉转、清茶飘香,一台川剧正在这里上演。
  这里是巴中市离退休人员川剧爱好者协会,是巴城川剧爱好者聚会的地方。自从2007年这个协会成立以来,每周日的上午九点整,这里都会演出一场川剧,三年来雷打不动。这里也是全市唯一平时能看得到川剧的地方。
  台上的演员和乐手,多是从川剧团退休的老艺人,台下的观众,多是各行各业的退休老人。每个周日上午,老人们早早地来到茶园,斟上一杯热茶,等待好戏上演,三年来,这个茶园已经成为老人们的精神家园。
  茶园的场地是协会成立时租来的,面积不足300平方米,设施十分简陋。协会会员、巴州区川剧团退休老艺人杨志庆说,协会没有收入,纯属公益性质。政府一年划拨给协会的一万元钱,都是小心翼翼地开支。每年场地租金要7000元,水电费、设备维修、添置道具之类的花费一总计,这一万元钱也就差不多没了,而且演员纯粹是无偿演出。赔本赚吆喝,协会的运转相当艰难。不过不管是演戏的,还是看戏的,老人们都很容易满足,因为他们至少还有地方演川剧,有地方看川剧。
  今年11月3日,也就是协会成立三周年这一天,茶园的租期将满,老人们以后将会在哪里演川剧、看川剧?他们都很迷茫,也很无奈。
  往事:
  火红的川剧年代

  巴中的川剧历史要上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那个时候正是川剧红火的时代。巴州区川剧团一些退休老艺人说,那个时候要看一场川剧需要提前订票,有时候甚至一票难求。关于订票,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县级部门打电话到川剧团要订票看川剧,售票员却在电话中说:你一个小小单位,还订个啥子票哟。说完,便将电话挂掉。
  “60年代的时候,城隍庙那边一个戏台,川剧团这边一个戏台,两边天天演川剧,两边场场都爆满。”回忆起那个年代的往事,巴州区川剧团办公室主任钟仕才十分激动。“巴中川剧也是进过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的。”钟仕才说,1965年,当时的巴中县编排的川剧《巴河渡口》被选为了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曲观摩会演赴北京汇报演出的预备节目,节目的演职人员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刘少奇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巴中川剧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巴州区川剧团原团长张华清回忆道,巴中县川剧团、平昌县川剧团、恩阳川剧团、花丛女子川剧团……那个时候全市大大小小的川剧团有几十个,城乡文艺演出舞台几乎成了川剧的天下。看川剧,是那个时代城乡居民业余生活中最重要、最快乐的事情。“记得有一回到一个乡镇去演川剧,晚上7点钟开演,当我们5点过到了演出地点时,那里已经挤满了观众,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才挤进化妆室。”

  “变脸”:
  演员观众双双“飞”

  如今,通江、南江、平昌三个县和一些乡镇的川剧团都早已全部消失,只留下巴州区川剧团还在苦苦支撑。
  1984年以后,巴中的川剧开始慢慢走下坡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多元化。遍及城乡的电影网点,深入院户的录像队,日益增多的家用电视,无时无刻不与川剧争夺观众,个别乡镇川剧团常因无人买票而停演。
  1985年后,巴中各乡镇川剧团相继偃旗息鼓,花丛女子川剧团、恩阳镇川剧团都在困境中探索生存之路。1989年花丛女子川剧团宣告放长假,随后自动解散;恩阳镇川剧团断断续续坚持到1990年左右也变成了业余的川剧座唱组织,间或也组织和参加一些川剧演出活动。
  随后,是大量的演员流失,有的出走到外地川剧团,有的改行,有的提前退休,巴中川剧渐渐声消影散。“当时和我一起进入川剧团的那批人差不多都提前退休了,有的到其他地方演川剧去了,从巴中走出去的川剧人才,现在数肖德美发展得最好。”张华清口中的肖德美是当年巴中县川剧团的名角、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省川剧学校和省艺术学校副校长、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水浅了养不住鱼,巴中川剧不是没人才,而是人才流失太严重了。”巴州区川剧团办公室主任钟仕才伤感地说。
  人才留不住,后备力量同样跟不上。青黄不接,巴中川剧人才严重断档。“大家都认为演川剧没有前途,哪个愿意把娃娃送来学川剧?来了后哪个能保证他们的饭碗?哪个愿意用娃娃的前途来冒这个险?”巴州区川剧团团长徐世贵说。
  没有人演,没有人看,巴中川剧已渐行渐远。

  人物:
  花旦改唱流行歌曲

  说到巴中川剧,就不能不提到当年的花丛女子川剧团。1979年冬,中共原巴中县花丛区委决定,在农村女青年中挑选一批文艺骨干,请巴中县川剧团艺人为教师,于1980年组建了独具特色的女子川剧团,这是全国第一个女子川剧团。
  花丛女子川剧团成立后,先后到绵阳、重庆、成都、乐山等十三地市九十余县演出,均获得赞扬和好评,红遍巴蜀大地。1983年,花丛女子川剧团被评选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如今49岁的吴秀芳是花丛女子川剧团当年有名的花旦,也是第二任团长,回忆起当年那段火红的岁月,吴秀芳坦言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剧团当年的条件并不算好,大家从自己家中带米带菜,轮流做饭。在农村演出免费,到县城演出收门票,票价要么1毛5,要么2毛;后来到成都演出,票价最高2元。当年观众之多,剧团曾经连续三个月创下收入超万元的记录。
  为了川剧艺术,豆蔻年华的吴秀芳谢绝了好些求婚者,为了剧团,锋头正劲时,她好几次放弃了“跳槽”到其它县市大川剧团的机会。
  正当吴秀芳对川剧艺术如痴如醉时,剧团的命运、川剧的命运却开始出现大转折。团员们都到了嫁娶的年龄,成家后都一个个流失了,同时改革开放带来新的冲击,1989年,名扬全国的花丛女子川剧团宣布解散。
  如今,吴秀芳这个当年舞台上的花旦,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青衣,繁重的生活担子让她渐渐老去。好在吴秀芳仍在继续从事文艺演出,只不过演的不再是川剧,而是在一个礼仪乐队里唱民族歌曲、流行歌曲。除了挣钱养家,吴秀芳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更多的是对文艺的不舍。在这支名叫“来龙礼仪乐队”的乐队当中,吴秀芳还是和当年在女子川剧团一样,是当仁不让的台柱子。
  “可惜了,可惜了!”回想起那辉煌的9年,吴秀芳眼中泛泪。

发表于 2016-6-2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6-6-25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D:D:D
0d338744ebf81a4c314335fbd72a6059252da68b.jpg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6-25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出了,女子剧团排練图片第二张正中指导小演员们动作的,正是当年四川省川剧院大艺术家—陈书舫院长!


当年解散剧团作错了,就应攺正!不应找任何借口!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