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88|评论: 0

历史悠久的隆昌双凤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7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国年间的老成渝公路中点,面向成都的左侧小山坡上,竖有一块黑黝黝的、刻着“隆昌县北界”五个雄劲大字的古老石碑。这碑,故乡人称它为“界牌”。公路迤南半华里,便是南北通衢古镇双凤驿。
  除了上至内江、下至隆昌已由成渝公路连接外,由她辐射出联系内江县永兴庙、富顺县庙坝场、隆昌县黄家场、龙市镇四条石板大路(现在都有公路相通)19515月成渝铁路通车到此,现在,想走成渝高速公路,只须沿老成渝公路北行11公里到碑木镇进入,交通真可谓“四通八达”。
  民国时期的双凤驿,只有三条狭窄的街道。上街和下街连成一线,略呈弧形,人们称作“上街子”、“下街子”。下起紧接成渝公路的“下码头”,上至距成渝公路100余公尺的小庙“观音阁”,全长一公里左右。另有一条尾巴拖得长长的“之”字形、被称作“新街子”的,在我家坎下与上、下街相接,使全镇形成“丁”字形格局。
  一条狭窄的小溪,发源于新街尾吉祥寺山包与白土地之间的桃子园,由东北向西南行,至下栅子口外驿门前,折而向西北,沿下街背后,到水巷子口再折往正西,经禹王宫、米棚子、吉昌号而向西南,过成渝公路涵洞后,绕一大弧形而过新川主庙(水口庙),流往牛佛渡方向,弯弯曲曲,蜿若游龙。小溪宽仅四五尺,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幼时曾偕小友在此溪中垒泥石作堰,双手戽水,捕鱼捉蟹为乐。
  20世纪40年代初,双凤驿三条街的外端都遗留有栅栏,人称“栅子口”,下街栅子口外遗存一道砖砌牌坊样式的“镇门”,上方匾额用碎瓷片镶嵌成“双凤驿”三个楷书大字。驿门前,两列丈许长的粗大条石,拼镶成约两米宽的小桥,横跨小溪。桥中央已被人马的蹄脚磨出深深的凹槽。在这里,会使人们想起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诗句。
  镇子虽小,历史却比隆昌县久远得多。
  据史料记载,唐初高祖李渊武德4(公元621),就在双凤驿设置来凤县达五、六年之久(清·道光《富顺县志》载:“唐武德四年置来凤县,武德九年并入富世县,今基址无考,当今隆昌之双凤驿”)。那时候,“公元纪年”这个西方玩意儿,还是四年之后的625年才由天主教会定下来的哩!然而,隆昌设县则是在双凤驿建来凤县946年之后,跨历了宋、元两个朝代的明朝穆宗隆庆元年(1567),才划荣昌、富顺、泸县三县之部分地盘设置的。你说哪个更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