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33|评论: 0

[焦点关注] 公务员工资透明不是取信于民的关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府部门的决算账单,多采用“功能分类”的编报方式,即钱花到哪去了按照不同的功能用途打包笼统归类;而“经济分类”则按照支出的标的和方式划分,比如人员经费细分成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退休费、医疗费等。从便于人大和公众监督的角度看,决算账单编报方式的改变,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其中公务员工资单“小孩都看得懂”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众所周知,公务员工资津贴有一套严格的定级方案,即便是不公开,也不能随便上调工资和津贴。换句话说,公务员在体制内的合法收入,除了单位有可能巧立名目派发的各种补助外,基本上是一个“死数”,公开不公开,它都在那里。各地人大和公众对政府部门“钱袋子”监督的重点,并不在这个“死数”上,而在于一方面政府部门是不是乱花钱,包括“拍脑袋花钱”和“花大钱办小事”,另一方面,相关人员从中是否牟利。以教育为例,此前采取“功能分类”的决算编报方式,意味着改建校舍、购买教学设备、人员工资福利、考察开会等费用笼统打包成教育经费,确实让人看不懂。如今按“经济分类”编报,改建校舍的钱是一笔,人员工资福利是一笔,互不包含掩盖。但是,在这里公众所关心的反倒不再是工资福利,而是改建校舍的钱能不能让“小孩都看得懂”,而且知道具体花到哪所学校了,其中是否“花大钱办小事”有贪污挪用的可能;而是考察开会到底去了哪里,各项费用是否超标,有没有虚报和搭车报销的可能。
  理清工资津贴相对容易,但要把其他更多的财政支出编报得如同工资津贴一样,让“小孩都看得懂”,却显然没那么容易。但是这些才是财政的大头儿,也是公务员有可能从中牟利的关键所在。举例来说,让公众对三公消费的每一笔账目都能一目了然,甚至能对应到具体人员头上,比公务员工资可查要关键得多。事实上,在今年广州两会一系列报告中,财政预算报告赞成率虽达到了83.8%,却是赞成率最低的。这说明财政预决算的合理性与公开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只有工资和财产双公开,公众在相互比对中才能判断出公务员收入是高是低,是否存在“财产来源不明”的可能,否则,只公开工资会成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死数”。所以,公务员工资可查是好事,但却不是关键的一步棋(燕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