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零时起,上海自2009年实施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戛然停止。所有持“敬老卡”的沪籍老年人乘坐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时,都需投币上车。几乎绝大部分网友对上海这项新政表示赞同,认为“干得漂亮”。(钱江晚报6月27日)
上海敬老卡的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将成为历史,换之以老年综合津贴制度代替,从6月26日起,原持有敬老卡的沪籍老年人,乘坐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都需买票或投币上车。但是当上海这一新政出台在网络上却掀起了一阵舆论热潮,有赞同的,有反对的甚至还有根本都不赞同这两种做法的,网友们各抒己见,又各有理由。更有甚者在某网站的头条上发出了刺耳的声音“这班老家伙早都该让他们付费坐车了,仗着免费乘车的便利条件,偏偏在高峰时段和辛苦工作的年轻人抢座占位,非常讨厌。”但笔者觉得上海的做法值得推广。这既体现了敬老(发补贴),又体现了公平(乘车付费)。关键是扼制了无事免费乘车这一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不良行为,为改善百姓出行环境有益。人老了,做不了贡献了,别给社会添乱是最起码的。管理者多动一些这样的脑筋,彰显了上海这一升级版的敬老新政的实效性:
一方面,敬老新政取消一刀切的免费敬老卡取而代之更加灵活的综合津贴制度符合老人的实际需要。毕竟人与人的出行需求不同,有的人经常出门,到处溜达,有的人或因腿脚不便,或者儿孙有车,用不到公共交通工具。作为一项整齐化、平均化的福利分配机制,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一种不公。在需求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福利保障的方式和手段也应该多样化,目的才能实现得更精准。对于这项政策调整后一些网友的欢呼,我认为大家也没必要回避。这样一来对于所有的老人显得就更加的公平,不会因为没有去享受到免费的公共交通而苦恼。
另一方面,新政还将优惠扩大,做大了福利的“蛋糕”。 在“敬老”的旧政上动土,谁都不敢也不能减了“蛋糕”的分量。这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社会,给老年人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也因此,上海对于“敬老卡”取而代之的“红包”,是今年5月1日起发放的“老年综合津贴”,以及由商业保险公司推出的一款“保险交通卡”。前者将受益群体扩大到65周岁,由过去的覆盖全市170万人,扩大到270万人;每年财政补贴由过去的8.5亿元,增加到超过33亿元。后者则通过“自主支配”的方式,让购买这张“保通卡”的沪籍老人,在工作日非高峰时段、节假日,全天免费乘坐上海市除行驶高速公路线路、机场线、旅游线及磁浮线以外的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
第三,敬老新政是缓解城市公共交通拥挤的一剂猛药。每天清晨,年轻人忙着上班,孩子忙着上学,却总能在拥挤的公共交通上见到早起的老人,有的是去晨练,有的是去买菜,有的则纯粹是闲逛。当然,何时坐公交是老人的权利,不能说他们不上班就该为年轻人让道,天底下没这样的道理,但不可否认,取消老年免费交通制度,客观上将起到调节客流的作用。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市开始实施“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之初,巴士集团所属路线老年人免费乘车占比为5.7%,以后逐年增加,去年提升至10.6%,日均老年人免费乘车约为41.26万人次。“我今天一早出车,到现在已经开了4圈,老年乘客明显减少,感觉比平时下降了八九成。”驾驶员庄利平告诉记者。新政出台后,老年人高峰时段和平时出行的人次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上海给老人发综合津贴、取消七十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其实是将给老人的福利货币化、显性化。这样一来,老人没有必要非要去挤公共交通,例如过去那一部分不用卡,就觉得没有享受到优待的老人,就没必要再为了刷卡而去刷卡了。
第四,敬老新政还能缓解公共交通上的热点问题。这几年发生在公交车上“该不该让座”的矛盾冲突,是中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与老龄化程度的急速提升的碰撞产物。因此,一定意义上,它既不表示整个社会都在“道德滑坡”,更不能从中验证出“坏人变老了”,而是我们解决社会矛盾,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上海这一招,是用更加“敬老”的方式,同时达到了“爱幼”的效果,它本意是用来解决社会矛盾的,而不是用来为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冲突而“劝架”的。公共交通需要付费,老人们节约的传统会改变传统的出行方式,换之以更加健康的方式,将有助于其正常社会角色的回归。总结到一点,新政其目的不是为了让老年人吃亏,而是在不断的改进和改革,在未来优待老人的问题上,社会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