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56|评论: 0

[草根播报] 关于对《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辩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对《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辩解
   
  《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讲的就是苏东坡父亲苏洵的事。但正是《三字经》中的这段话,往往造成了人们对苏洵的误解。再加上苏洵本人在《祭亡妻文》中也曾自言其“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予心,忧我泯没。”人们因此而错误地认为苏洵真的是位浪荡不思读书上进的人。其真实的状况却非如此。
    据苏洵在其《送石昌言使北引》中讲,他在五岁稍知读书时,便开始“学句读,属对声律。”一直到天圣四年(1026)苏洵十八岁进京参关于对《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辩解加进士考试时,都在专心读书学习。但不幸的是这次进士考试他没有考中。未中进士,这对少年气盛的苏洵打击很大,以致于他决心废学放弃读书。然而,造成他废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苏洵一家从其曾祖苏釿这一辈起,直到他父亲苏序这一代,三世都以农为业,没有人通过读书科举入仕为官。到了苏序这一代,由于他的着力培养,他的长子苏澹、次子苏涣才都以文学举进士。虽然大的两个儿子举进士入仕为官,但此时苏家仍然居处乡下,以农为业。在参加进士考试的第二年,十九岁的苏洵便娶妻成了家;而此时,苏洵的父母亲都已年届五旬,作为家中在家的唯一的男丁,苏洵为了担负起养家的重任,才放弃了继续读书的念头。直到二十七岁时,苏洵才又决心重拾书本发愤读书。对此,据司马光为苏东坡之母所作的《程夫人墓志铭》可为佐证:“府君(苏洵)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旦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若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成大儒。”司马光在《程夫人墓志铭》中说得很清楚,苏洵不是“游荡不学”,而是因苏家“待我(他)而生”,要靠他承担起养家的重任,所以才“不学”。而且苏洵也相当的自信,他在二十七岁时,对他夫人说:“吾自视,今犹可学。”如果苏洵真的是个“游荡不学”之人,能有如此气魄?如此自信?可见,苏洵在《祭亡妻文》中所言其“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只不过是他对亡妻的愧疚自责之辞,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他真的是个四处浪荡不思读书学习的人。而苏洵的妻子程夫人也是一个十分贤慧明理能干的人, 为了让苏洵能安心读书, 毅然地把养家的重担接了过来,程夫人拿出将自己所有的陪嫁服饰玩物典当出卖作为资本,到眉山城租屋居住(今天的三苏祠所在地) 经营纱縠行,不数年遂为富家。苏洵也因此得以专志于学,终成大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