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15|评论: 0

[八卦吐槽] 小小的公交座位冲突凸显大大的公共政策管理缺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5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过去曾经相当长的年代里,城市公共交通远比现在既少又落后,当年的乘客总体平均文化水平也远比现在在低,但那些年代的公交车上、人们司空见惯的确实是普遍存在的尊老爱幼文化传统,或者说在公交上让座,几乎成了普遍认同并践行的社会公德。但几乎也是一夜之间,围绕公交车上让不让座或老人用各种粗暴猥亵手段强迫他人让座的层出不穷故事,也几乎演绎成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矛盾,更令人惴惴不安的是,这种矛盾日益频繁似乎难有解决之道,而且几乎每次曝光该类新闻,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恰恰就在上海市政府用发放现金贴补等方式率先取消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座公交规定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后没几天,根据安徽商报消息,网友7月2日上午10点左右在中绿广场开往合肥南站11路公交车上。一个老人,对着一个独自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要求他让座。他对小朋友说:你要让着我,我是老年人,边说还掏出了老年卡,小孩子就要给老人让座!小朋友生病了,感冒难受。一直在咳嗽,没有说话。然后这个老人看小朋友没让座就冲着这个小朋友咄咄逼人。当时该母亲被这个老人的辱骂气的直抖,然后说要下车!老人听到了就说:你们快滚下车吧,像你们这样不知道尊敬老人的快点滚吧。

  “快滚下车吧”这样的话很刺耳,相信即使是稍微有点自尊自重的老人也会对此丑陋粗痞的老人产生反感,绝大多数人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真正应该“快滚下车”的恰恰是那位毫无廉耻的老人。道理很简单,不要说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那公交上的“幼儿”明明还是“一直在咳嗽,没有说话”患病的弱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吧,为了一已极端自私的目的而倚老卖老的指责他人、胁迫让座,什么东西?这样的老人难道值得年轻人尊重?值得社会尊重?不要说什么“你也会老的”、“你难道没有父母”之类的废话转移视线,错就是错、对就是对,社会只应该尊重那些值得尊重之人。

  毫无悬念的是此新闻很快就成了各种传播头条并再次吸引到网友们几乎一边倒的愤怒情绪,其中凤凰网的新闻跟贴留言短时间内就飙升过万,围观者更是数以十万计,其它各大主流门户网站也是在一片声讨无良老人的指责声中聚集了巨大人气。也有少数假装公允及冷静者指责媒体故意过多的曝光社会丑闻,或指责媒体以偏概全,当然还有站在和事佬立场上煞有介事的各打五十大板并声称靠提升全民道德素质来化解矛盾等等。但真是这样吗?尽管也应该承认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只是少数,但事实与现实就是目前各地城市、作为公共资源原本就相对紧张的公共交通,社会大众普遍的感觉就是突然之间几乎所有公交车内都挤满了老人,而且他们往往成群结队游手好闲的坐来坐去,不但挤占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资源,也让公交公司和其它乘客对老人可能的摔倒胆战心惊,要知道“扶不起的中国老人”同样是一个更现实的中国式社会笑话;所以很多时候当公交上出现老人用各种粗痞方式欺负相对弱小的女孩让座的时候,很少会有人出于道义去制止,在中国几乎没有人敢沾边涉及老人的纠纷,后果很严重,你懂的。

  有人声称时下各地城市公交突然挤满了老人是因为中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此言差矣,日本德国早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很少听到有人说他们的城市里有老人与年轻人抢座位的丑闻。也有人说是中国人的整体道德素质低下,比如今天人民网就有一篇评论总结道:要想平息“公交让座”风波,还得提升个人文明修养,遇事多些换位思考,用宽人之心涵养自己精神高地。要想人爱己,必要先爱人。我想,只有人人内心有小和谐,社会才有大和谐,“公交让座”风波才能终结。--------?虽然说得跟心灵鸡汤似的,但要是这个逻辑成立,那中国社会现在真的和谐了。一个老人都扶不起的社会,奢望大家完全靠文明休养来化解社会矛盾,显然缘木求鱼的事。

  为什么会一夜之间在公交上冒出那么多成群结队挤公交的大爷大妈们?说再多理由都牵强,真正的原因就是各大城市普遍实施的老人免费乘座公交的公共福利政策,原本这也是基于中国尊敬老人的传统而采取的惠民举措,但事实上作为城市管理者的政府却忽视了原本就紧张的公交资源,一项好心的公共政策,政府也拿出了财政补贴,其实也只照顾到了部分身体健康、有能力天天挤公交的老人,相反那些在家安居乐业或身体不太硬朗的老人却并得不到这项政策的好处。与此同时,公交公司也整天要承担对这些老人可能摔倒的后果而提心吊胆,每天为生存生活奔波的上班族和办事市民而言,在每天挤公交的辛苦中也事实上要为这面老人免费乘车政策买单。政策一项目的为照顾老人的惠民政策,却带来了公共资源的更加紧张,这项由政府财政出钱的社会福利也并未照顾到所有老人,恰恰相反,层出不穷的老人争抢座位事件,最终潜移默化演变成了“坏人变老了”等社会群体间矛盾,而这种矛盾不但与中国社会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格格不入,也间接催生出了社会矛盾。简单的谈论“道德休养”,显然无济于事。对这种矛盾,除了道德约束,更重要的是法制、也是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的政策是否合理。

  所以还是那句话,上海采取的对所有老人发放现金补贴、并由老人自主支配老年福利的政策取代过去老人公交免费的公共政策,对全国其它城市而言绝对是一个好的示范,是政府面对现实有所作为的彰显,既惠顾了全体老人,也立即缓解了公共交通压力,优化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更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缓解了社会矛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