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里,急诊室“人多床少”是常态。近日媒体报道,北京某大医院急诊室里,医院提供的日租金22元的病床只有51张,有“床贩子”借机以每天300元至500元的价格向家属租床,生意火爆,出租一次直接回本。医院就此回应称,病人家属和商贩不好分辨,对“床贩子”监管很难。 “床贩子”混迹于急诊室,在不少大医院都是普遍的现象,因为有这样的需求存在:很多人无论什么急诊,都选择往大医院跑,而医院急诊室床位非常有限,很多病人只能坐在走廊里,或者用泡沫垫拼个“床”。于是商贩发现了“商机”,从道德层面看,这群“床贩子”似乎很可恶,但“床贩子”与病人及家属之间进行的可算是自由交易,价格也是双方谈判的结果,因此,不应单纯以购置简易床的成本多少,来判断租床是否属于“暴利”和“抢劫”。 造成“床贩子”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政策上可能有规定,医院不能向患者及家属出租简易床,否则会有更多患者及家属挤在走廊上,那样会有损医院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医院的评级;另一方面价格上可能有限制,医院出租简易床的价格与需求不匹配,甚至被要求只能免费提供,那么医院干脆选择不提供。“床贩子”相当于把大医院耗散的租值有效利用起来,并成为市场需求的满足者,这对医院既是一个不小的警示,也是一个难得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