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73|评论: 54

南充建三条快速通道 助南西蓬同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0848wi99n8td93t97g3r.jpg

    《中共南充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将加强市域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推动西充、蓬安融入主城区同城发展、 一体发展,形成放射性、组团式、特色化发展的城市群。
  昨(6)日,市交通运输局传出消息, 顺蓬营一级公路最迟与今年底开建。 据该局综合规划科相关人士介绍,所谓顺蓬营一级公路, 其实就是顺庆连接蓬安、 营山两县之间的一条快速通道。顺蓬营公路的规划建设, 标志着南西蓬一体化发展迈出交通先行的重要一步。
  三条快速通道 架起同城发展桥梁
  顺庆—蓬安—营山;西充—顺庆—嘉陵;西充—蓬安。这是我市新规划的三条公路。与一般公路建设解决当地交通不便不同,这三条公路的作用,在于服务于南西蓬一体化建设大局。换句话说,在南充、西充、蓬安之间,架起快速通道的桥梁。
  “这条一级公路宽22.5米,全长8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四车道。”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介绍, 计划投资42亿元的顺蓬营公路,起于顺庆区搬罾(清风北路至搬罾段已通车), 经顺庆渔溪乡后,进入蓬安境,经正源、河舒后,进入营山境,止于小桥镇。
  预计明年底开建的西顺嘉一级公路,计划投资35亿元。起于西充县城,向南进入顺庆区后, 经同仁进入嘉陵区石楼、花园、曲水、止于李渡。该路长65公里,宽22.5米,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也为80公里。
  西充方面已开建的西蓬公路, 顺着省道101线,起于西充与射洪交界处,至西充同德后,经西充县城到太平、双桥,进入顺庆李家后,再进入蓬安境,经巨龙止于蓬安县城。该条路为二级公路,宽8.5米,全长120公里,计划投资16亿元。
    依托交通路网 优质产品走向大市场
  据了解,在建、即将建设的顺蓬营、西顺嘉、西蓬公路背后,还有一条尚未浮出水面的高蓬公路。
  “关键是看有无必要建, 如果有必要,就要建。”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相关人士介绍, 这条从高坪至蓬安的二级公路,目前还在论证之中。
  在外界看来,于南充、西充、蓬安之间规划这些公路, 可望架起三地间更为快捷的交通干道。而在我市决策层眼中,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在三地间形成经济走廊。“市中心城区对县级行政区经济辐射,从而形成经济走廊带。”
  专家认为,南充至西充、至蓬安眼下有广南高速、南大梁高速相连。但在冬季大雾天条件下,高速公路往往封路,在这种情形下,其快速的作用往往受到影响。而上述几条公路此时相比之下,其快捷作用明显。另外,过路费用也较高速公路低。
  我市现代农业专家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顺庆、西充、蓬安三地的优质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近年来长足发展。从中也带出一个问题:优质农产品如何走向更大的市场?
  现实生活中,通过便捷的交通,快速将这些产品运出去,是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建设快速通道 形成三角经济圈
  南西蓬一体化的构想, 并非空穴来风。早在4年前,市委、市政府就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快南西蓬一体化进程。当时就有专家猜测,南充此举在于问鼎新的城市量级。
  人们注意到, 此总体规划提出南西蓬城镇核心发展区空间布局、 产业协调发展、交通通道建设等命题,围绕这一命题,三地“两化互动”初显端倪。
  南西蓬一体化,为何要交通先行?专家解读: 通过快速通道在三地间形成三角经济圈。当年,我市规划部门负责人徐晓阳就此直言,随着各通道的建成,南西蓬地区将形成铁路与高等级公路组成的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结构合理、协调配套、高效快捷的运输网络,从而实现三个片区的无缝对接。
    对此,西充积极动作,先行规划与国道212线相对平行的快速公路。 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可行性研究的该条公路,就是如今的西顺嘉公路。
  时任蓬安县经信局负责人黄晓东透露,融入南西蓬一体化,蓬安县正着力培育优势产业: 加快百亿工业园区建设,启动8平方公里省级园区扩园;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打造“一区三园”;打造周子古镇,推进旅游文化建设。
  同城一体发展 助推区域快速发展
  几年前, 市委政研室组织人员赴外地考察, 从别人成功的经验悟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区域经济角度看,同城化发展是区域城市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建设城市群和大都市经济圈的关键阶段。
  此次考察, 引发考察人员这样的思考:从国内来看,近年来部分城市通过同城化发展, 促进区域快速发展的先例比比皆是。沈阳与抚顺、广州与佛山、厦门与漳州,都是同城化的典范。广佛同城后,实行规划、交通、产业对接,实施50余项重点项目, 迅速成为带动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与南充相邻的绵阳,借助城际铁路、产业链接等方式,带动江油、安县同城化发展,效益已开始初显。
  “南充主城区就那么大的地盘,再建产业园区已不现实,将承接产业的功能外延,唯有瞄准西充和蓬安。”徐晓阳认为。目前,西充、 蓬安城市人口均分别超过10万,建成区面积均超过10平方公里。 研究显示,借助南西蓬同城一体化发展,不仅可带动这两个城市拓展,而且能扩大南充城市规模,推动南充市快速发展。
  权威资料显示,未来几年,四川省将通过实施差异化政策, 在省内重点培育2至3个集聚200万至300万人口、地区生产总值能够达到成都市的25%至30%的城市,在川内形成新的增长极。 未来四川省新的增长极“花落”谁家?南充对此寄予厚望。
    专家建言
    南西蓬三地交通对接 构建“1小时通勤交通圈”
  徐邓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原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此前,他就南西蓬一体化建言:做好南充中心城区与西充、 蓬安交通规划的衔接,形成同城化区域交通发展规划的完整体系。
  徐邓耀表示,南西蓬一体化发展, 要合理确定中心城区、西充、蓬安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保护性空间,围绕南充中心城区,构建“中心—外围”的圈层空间结构,即西充、蓬安围绕中心城区,组建多层次的、 疏密有致的都市区,实现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
  如何实现南西蓬同城一体发展?针对交通先行,徐邓耀的观点是:加快推进同城化区域的直达公共交通体系建设,逐步取消同城化区域之间的公路收费站,着力建立“1小时通勤交通圈”。
  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城化中的产业分工与合作,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在分工基础上增进合作,最终形成地域分工明显、 经济联系密切、中心城区支撑、 市场体系统一、要素流动集聚,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大都市区。
  在徐邓耀看来,促进中心城区与西充、蓬安的综合性设施共建,实现由点轴发展模式向多中心、圈层式一体化的网络格局转变,组建形成多层次的、疏密有致的一体化城镇空间网络;从而推进生活服务同城化。(记者 李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7-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助南西蓬同城一体化发展,不仅可带动这两个城市拓展,而且能扩大南充城市规模,推动南充市快速发展
发表于 2016-7-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动西充、蓬安融入主城区同城发展、 一体发展,形成放射性、组团式、特色化发展的城市群
发表于 2016-7-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南充、西充、蓬安之间,架起快速通道的桥梁。
发表于 2016-7-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市中心城区对县级行政区经济辐射,从而形成经济走廊带。
发表于 2016-7-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快速通道 形成三角经济圈

发表于 2016-7-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此举在于问鼎新的城市量级。

发表于 2016-7-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接南北、结构合理、协调配套、高效快捷的运输网络,从而实现三个片区的无缝对接

发表于 2016-7-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顺庆、西充、蓬安三地的优质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近年来长足发展。

发表于 2016-7-7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终将成为未来四川省新的增长极。

发表于 2016-7-7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城化发展是区域城市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表于 2016-7-7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发表于 2016-7-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建设城市群和大都市经济圈的关键阶段。

发表于 2016-7-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部分城市通过同城化发展, 促进区域快速发展的先例比比皆是

发表于 2016-7-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南充中心城区与西充、 蓬安交通规划的衔接,形成同城化区域交通发展规划的完整体系。

发表于 2016-7-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西蓬一体化发展, 要合理确定中心城区、西充、蓬安的城镇开发边界

发表于 2016-7-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围绕南充中心城区,构建“中心—外围”的圈层空间结构

发表于 2016-7-7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组建多层次的、 疏密有致的都市区,实现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

发表于 2016-7-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进同城化中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发表于 2016-7-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成地域分工明显、 经济联系密切、中心城区支撑、 市场体系统一、要素流动集聚,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大都市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