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m.guancha.cn/xiaruirui/20 ... mp;isappinstalled=0
这张截图太多人转来转去,以至于清晰度越来越低……
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2007年5月8日,《三峡大坝 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2008年10月21日,《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10年7月20日,《长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实际上,几乎每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总有人要“黑”一遍三峡。黑到什么程度呢?维基百科专门建一个“三峡大坝防洪能力误读事件”的辞条。
维基百科已经做了很简单的澄清:所谓“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是指坝体设计的泄洪能力,在万年一遇的洪水冲击下,大坝本身主体结构不会受到影响。
而后面的可以满足千年一遇、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等说法,是以洪水前库容余量来确定的。其中的千年一遇是指“当千年一遇的洪水来临之际,大坝的各种运行指标都不会受到影响”。
百年一遇是指在该情况下,可以保障下游河段的安全。例如在坝前水位降至约147.5米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千年一遇的防洪度汛标准。此时若遇上千年一遇级别的洪水,可以通过每秒泄洪8万立方米每秒,控制水库最高水位175米,来保证下游最高水位不超过45米,以度过汛期。汛期前的坝前水位越高,可满足的防洪标准越低。
那么,三峡大坝为今年防洪工作做了些什么?据中新网报道,三峡大坝从6月30日中午开始拦蓄,截至7月3日18时,三峡已拦蓄水量约30亿立方米。按长江防总的统筹安排,三峡工程按31000立方米每秒控制下泄,最大削峰1900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40%,避免了长江上游洪水与中下游洪水叠加遭遇,有效减轻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
30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相当于25个武汉东湖的水量。武汉本轮强降雨相当于40个东湖,由此可见,“三峡有效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绝非虚词。
另一个常被误解的概念是“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到底是啥意思?据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张建龙解释,“百年一遇”绝对不是100年内只发生一次的含义。在专业上它的实际含义却是“任意一年内都有百分之一发生概率的事情”。
频率具有抽象的数学意义,如果某事件的发生与否事先无法预知,只有通过大量的实测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出现机率,这种机率称为经验频率,在水文计算中称“频率”。事实上也许一百年中这样的值出现好多次,也许一次也不会出现。
但对于武汉而言更关键的问题,今年洪涝主要是暴雨造成的,而不是长江上游洪水冲下来。
据气象历史资料比对结果,1991年7月5日至11日,7天内降下542.8毫米,为此前观测到的一周最大降雨量,1998年7月17日至23日,累计降雨量达到了538.5毫米,紧随其后。
再看看今年的数据,6月30日20:00至7月6日10时,武汉已累计降水520.5毫米,突破武汉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也即突破了历史最高纪录。持续降雨导致武汉发生特大洪水,全市交通瘫痪学校停课,火车站被淹,地铁如瀑布。
本轮强降雨特点是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接踵而至,几乎不间断,使得湖泊和港渠保持在高水位,无法形成错峰调蓄。
排水系统必须有地方可排,普降大雨,水排到哪里去?
在微博上,网友们比一些“大V”要清醒得多:
@wxxluna:我真是要醉了要醉了…三峡大坝能保千年一遇的洪水说的是扛得住上游来水,下游的你叫它吸回去啊,人傻多读书…不懂就问,但是别丢人现眼了。
@杀死那个泽西岛人:我就呵呵不说话。三峡在宜昌武汉之上,武汉下的暴雨上游的三峡能把水吸回去?另,三峡防洪入库量小于出库量,两个有直接关系吗亲?三峡自己也有蓄洪能力极限,而且三峡泄洪不是直接排到下游,三峡下游2.3KM还有葛洲坝蓄洪。请去三峡官网认真研究一下数据有点常识再来反党反社会好吗?!
@巴松狼王:昨儿,大家热议长江水情,有人说现在谁要敢替三峡说句话,肯定得被喷死。我说,这就奇了怪了,别的且争论,下游发水,上游没添乱,三峡之功不是明摆着吗?
@未岸清束:1998年我家乡洪涝灾害,父亲参加抗洪,我和母亲在家守着,大堤的战士生死未卜,18年后,我在外地,看着家乡又一次陷入天灾之中,只能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焦灼却又无能为力,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灾祸,人真的在命运面前太弱小了,如果没有这些人,没有三峡工程,可能损失更加惨重。给予尊重和敬畏吧。
@昭君是喵小姐的水獭桑:这几天来最好笑的一句话是:为什么武汉不把洪水排到三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