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群众呼声] 对于南充争取修三坝核电站一事,您是支持还是反对?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8 22:05
电充不缺电,坚决反对,抗争到底!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8 22:05
坚决反对!

发表于 2017-3-1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反对
发表于 2017-3-1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的贪心,工人的懈怠,制度的虚设,监管的缺位,决定了在人囗稠密区,母亲河流域一定不能建化工,印染,造纸等高污染企业,更不能建核反应堆这样的高危企业。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12 10:47
坚决反对。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大事。

发表于 2017-3-14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反对,无论什么权威专家说的都不一定靠谱。一旦造成污染,将祸害嘉陵江流域的广大人民群众,并可能殃及子孙后代。南充不要去争这些项目,这些核电设施要建就要建在近海无人居住区,生产的电能可输送全国,即使核漏了不会影响人民的生命安全。南充要争引一些能消化本地就业、污染排放少的项目,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样才符合中央的绿化发展理论

发表于 2017-3-1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反对在南充建设核电设施。一是任何权威专家均不能保证不发生核污染,一旦发生污染,将影响嘉陵江流域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子孙后代的生命安全。二是南充要争引项目,应引进能够消化就业,促进增收,排污量少的项目,有利于促进南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国家选址建设核电,应选近海无人居住区,以确保核安全。四是不在内陆地区建设核电也符合中央绿化发展的理念。

发表于 2017-3-14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消息是否确切? 可能南充人民都反对吧。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15 22:43
吴辉:核电将毁灭中国(续)


sixiang81
2015.11.13 09:36 转帖发表在 猫眼看人
《核电将毁灭中国》一文于2015年11月7日在我的微信朋友圈贴出,短短49个小时之内,达到500万次点击,腾讯和澎湃两大世界级媒体专门就此做出回应。

我要感谢腾讯和澎湃,和一个没有任何政治身份的普通地球公民来论战。核电的福利,和核电潜在的危险,都是客观的存在,不会因为观察者的不同描述而改变。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判断,来锁定事实的真相。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独立判断,不要动用政治、权威来干扰大家的判断。在这里没有敌人,所有的人甚至所有的地球生命,都必须团结在一起,瞭望前方,寻找方向。

一、核电的问题:退役与核废料

《核电将毁灭中国》一文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核电站无法安全退役。第二,核废料无法妥善处置。

关于核电站无法安全退役,我举出了美国汉福德工场已经退役的核反应堆的图片,退役后的核反应堆其实并没有完全拆除,而是用一个水泥棺墓就地封存。因为反应堆核心剧烈的放射性,15分钟足以让人致死,所以现在无法拆除它。

那么问题在于,混凝土的寿命只有100年,100年以后,这个水泥棺墓将会开裂,500年后它将变成齑粉,那时候核废料将会毫无遮拦地泄露。

这不是做梦,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所有的核电站,即便不发生任何事故,退役之后都会留下这么一个棺墓,交给后人世世代代去维护。我们的后人必须每过100年给它加盖建一层棺墓,20万年要建2000层棺墓。切尔诺贝利的棺墓不过29年,现在就已经破碎,乌克兰人民已经开始在筹建第2层了。

第二个问题,核废料无法妥善处置。无论是丢到海里,深埋到地下,还是丢到太空,我们都无法保证它不泄露。所谓的第四代核技术解决核废料问题,更是不现实。

我举出了美国的环保巨著《在环境中生存》第56页的描述,“钚-239的半衰期为24,000年,在核反应堆中生成,用作某些核武器的炸药。当吸入微量颗粒时,可引起肺癌。因此它必须安全储存达240,000年——约为地球上最新物种生存时间的4倍。”

大家如果对这个结论有疑义,可以亲自去做钚239半衰期的实验。



24万年,很少有人去想过,秦始皇才2000年,24万年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距离。在如此漫长的时间之内,所有的核废料早晚都会泄露。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找到妥善处置核废料的方法,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看看切尔诺贝利的鬼城,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乌克兰人民没有能力把已经炸开的核废料收集起来,也没有能力阻止已经分散的核废料从空气和地下水继续扩散。别说是24万年,很可能24年,或者240年,乌克兰人就会放弃抵抗,坐以待毙,或远走他乡。

在核废料的扩散面前,乌克兰就是整个人类命运的缩影。到了那一天,人类除了领死,别无出路。

二、腾讯观点:先进核电站可解决核废料

2015年11月9日,腾讯专门针对我的《核电将毁灭中国》,发表第3338期“今日话题”《核电毁灭中国?再看福岛启示》(下面简称《启示》),提出了三个观点:

第一,“福岛辐射零死亡”。

第二,“核恐惧”推高了核能的成本。

第三,核能是一种很优秀的能源,目前人类还是无法放弃核能。

第一条,福岛辐射零死亡,据说这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结论,它的真实性大众自然会有判断。我不想对此做出辩护,因为我没有提到福岛死人。只是提到了福岛周围30公里的无人区,和20万难民无家可归。

第二条,核恐惧推高了核能的成本。这一点我也同意。

第三条,核能是一种很优秀的能源,目前人类还是无法放弃核能。《启示》一文说了很多,譬如德国弃核、美国不支持核、法国害怕核,英国民众则支持核等等,这些我都没有异议。但是对下面一段文字,我不认同:

“核能是一种很优秀的能源,如今的最先进的核电站,可以用今天的核废物作燃料,再加上海水提铀等方式,能保证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易裂变材料供应,从而基本上能永远满足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电力需求,同时从根本上消除积累的长寿命放射性废物。这种先进的核电站的安全性,也与切尔诺贝利、福岛核电站等老式核电站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所说的“最先进的核电站”,应该就是我在《核电将毁灭中国》一文中所说的“快堆”(因为它在钚239裂变时能让铀238转化为新的钚239,所以也称“增殖反应堆”)。我认为它不能解决核废料的问题,《启示》一文3500字,就这149个字和我的文章是冲突的。

关键问题来了,大家提起精神,睁亮眼睛。

1、快堆利用钚239,不解决核废料的问题

第一,铀235的裂变反应有30多种放射性废物,包括极毒的、高毒的、中毒的和低毒的。而钚239仅仅是这30多种有毒裂变产物中的一种。我们不能说,钚239可以被再利用,就说整个核废料的问题都被解决了。

第二,高放废物(废燃料棒)提取钚239的后处理过程,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因为这些东西只需要15分钟可以让人致死,操作它们是极其困难的工作。

据北京晨报2013年2月24日报道,美国华盛顿州22日宣布,当地汉福德核禁区至少6个装有核废料的地下储罐发生放射性和有毒废料泄漏。但没有对公众健康或环境构成立即威胁。华盛顿州的汉福德工场现在有177个贮存罐,装有2亿升高能核废料。不是美国人不想处理,而是没法处理。



第三,就算我们幻想奇迹出现,一瞬间把177个贮存罐的核废料中的钚都提取出来,又能怎么样?可能还有176个贮存罐的废料呆在那里,仍然需要处理。剩下1个贮存罐的钚239进入快堆,理论上可以利用掉,但是——下面我们将看到,实际上这条路走不通!

2、快堆并不安全。

第一,快堆是钚239代替铀235发生裂变反应。钚239的裂变速度快,临界质量比铀235要低。6千克钚可以制造核爆装置,但是用铀却需要12千克。钚的裂变比铀更猛烈。这也决定了快堆的安全级别肯定比切尔诺贝利、福岛等铀裂变的老式核电站要危险得多,而不是安全得多。

第二,快堆的燃料浓度达12-30%,比铀反应堆高出4倍以上。快堆的功率密度是400千瓦/升,比铀反应堆高4倍。这决定了快堆需要承受极高的压力和抗疲劳能力,它的危险性不言而喻。汽油的热值比煤炭只高一半,但它的危险性比煤炭要大得多。

第三,快堆以金属钠作为冷却剂,这也是极其危险的。钚239是自然界最毒的物质之一,金属钠是众所周知的活泼金属,只能储存在煤油中,遇水就剧烈沸腾产生氢气。这两样元素都是自然界最危险的东西,怎么可能一用到“快堆”上,就变得无比安全,甚至和“切尔诺贝利福岛不可同日而语”?

福岛起码是水冷的,一旦发生事故,冷却剂唾手可得。快堆发生事故,到哪里去找金属钠来冷却?

3、快堆在美国和法国都失败。

打开“快堆”的百度条目,我们看到了以下一些内容:



核安全是以“堆年”来计量的,可是中国的快堆至2014年12月18日只有不到20天的运行记录,迄今为止也运行不到1个堆年。而且还有诸多试验要做。这样的状况,能担当给整个中国的核工业清除核废料的任务吗?

据《在环境中生存》记载,所有的快堆都发生过易燃的液态钠泄露所引起的火灾,不知中国的实验堆是否例外?

其实快堆不是什么新东西,美国和法国都尝试过快堆,最终都以失败收场。1994年,美国在得到约90亿美元的研究和开发资金后,终止了对增殖反应堆的政府资助。1986年12月,法国建立了一个商业规模的增殖反应堆,虽然投入了130亿美元,但建造和经营费用相当昂贵,1998年法国政府又投入27.5亿美元将它永久关闭。法国的经历使其它国家都取消了建造全商业型的增值反应堆的计划。(资料来源:泰勒·米勒著,《在环境中生存》,汤姆逊学习出版社,2004年第13版,第376页)。

我给大家出示这段文字的照片:



由此可见,快堆已经被法国和美国证明,完全是一条死路!

说快堆是所谓的“第四代核技术”,完全就是一个恶劣的炒作,是忽悠外行,忽悠那些不求甚解的人。

核废料的安全处置,事关国土的存亡、13亿人的生死、子孙万代的安宁,我们能用一个虚妄的概念,来贸然决定13亿人的未来吗?!

如果《启示》一文的核心支撑——快堆处理核废料——并不成立,那么其他的结论就不驳自倒。你说弃核代价很大,减排实现不了,不能过舒适生活……对不起,这些都不是理由。因为我们不能因为图一时的舒适而积累无法处理的核废料,不能因为一时的饥渴而跟艾滋病上床。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已经栽了跟头了,我们怎么能重蹈覆辙?

三、澎湃观点:安全是可接受的风险

“核安全局官员:《核电将毁灭中国》是危言耸听”是澎湃新闻社对我的文章所做的回应。但核安全局这位叫汤搏的官员的发言,却是一年之前所说的,并不是针对我的文章。但澎湃新闻社既然引用这篇文章,我还是在这里做最善意的回应。



汤搏这篇《核电安全的若干基本问题》有一个核心的论点,安全是可以接受的风险。我觉得这个标准完全正确。

汤搏认为核电是安全的。“核电人也很困扰,核电都这么安全了,到底要核电有多安全?”——核电人在安全上做了很多,而且非常委屈。

但我仔细阅读了该文,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该文引用1975年的数据,说核事故没有造成公众死亡,比汽车飞机等所有产业都要安全。这是明显不妥的。因为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是死了人的,为什么还要引用1975年的数据?

又譬如该文认为,“福岛核电厂是安全的,因为没有公众受到过量放射性辐照。”这也是明显不妥。因为家园没有了,如果大家继续留在福岛,肯定会有过量放射性辐照。逃离了,虽然没有受到辐照,但是子子孙孙都回不去。这算不算“可以接受的风险”?

下面是汤博文章的截图。“福岛核电厂是一个安全的核电厂”。



汤博先生认为福岛事故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福岛是安全的。但我却是这么看的:从土地承载力来考虑,福岛让20万人失去家园,在今后一万代人的时间内都不能回归。20万人中有生育能力的算7万人,一万代就是7亿人,也就是说,因为土地的丧失,有7亿人因为福岛事故而失去了生存的资格。

汶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不过7万人,福岛事故相当于1万次汶川大地震!

如果仅仅从形而下的死亡人数来看,福岛事故无疑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死亡。但是从形而上的潜在损失来看,土地是生命的承载体,土地的承载能力决定相当长时间内生命的生存权。福岛事故造成的土地的丧失,让20万人永久性失去家园,损失相当于1万次汶川大地震的生命,这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福岛核事故到底是0次汶川大地震,还是1万次汶川大地震?哪一种判断更合理?每一个人可以在心里作出回答。

四、事实胜于雄辩

能够把福岛核电厂说成是安全的,这样的辩护堪称雄辩。

对于《核电将毁灭中国》的反驳,已经在网上出来了许多的版本,来头都不小,有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国家核安全局,有清华大学等等,有的人唾沫四溅,有的人牙根痒痒,有的人甚至要给我扣上“妖言惑众”的罪名。

要搞定我是很容易的,但有什么用呢?即便搞定了我,所有的核电站还是无法安全退役,所有的核废料还是无法妥善处置。

即便搞定了我,福岛的核污水还是在继续排放,切尔诺贝利的核废料还是在向基辅侵袭,三里岛的废弃机房还是在一步步老化和破碎,圣乔治沙漠的核尘埃还是会继续飞扬,车里雅宾斯克州的无人区还是在继续扩大。

我们不要雄辩,我们要事实。

请问汤搏先生,40年后桃花江核电站退役,可以不要像汉福德工场一样,在桃花江留下这样的核棺墓,可以吗?



如果可以,当然是以事实证明可以——也就是说,在全世界至少做出一个彻底拆走核棺墓的样板,那么,我支持桃花江核电站上马!

但如果要留下这样的核棺墓,一旦哪一天破碎,整个湖广熟天下足的地方都被核废料污染,那这就是“不能接受的风险”。

不要说乏燃料已经运走了——这个棺墓不能拆除,就是里面残留有不能运走的有巨大放射性的核废料。这样的棺墓如果出现在桃花江,将足以导致整个长江流域的毁灭。

这还是在不发生任何事故的情况下,我们会在桃花江留下核棺墓。如果发生事故呢?

请问汤搏先生,三里岛损坏的机房,您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去拆除它?请问汤搏先生,福岛核电站熔毁的燃料棒,您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去取出来?请问汤搏先生,切尔诺贝利棺墓下残留的200吨核燃料,您认为可以如何处理?

事实胜于雄辩。

有人说着说着,福岛就安全了。道理我肯定讲不过你,我没文化,又不专业,我一个土包子,我只认事实,哪一天你把福岛核电站复原了,我再来向你学习福岛的安全理论。

有人说着说着,核废料有害物质很少,能够进行后处理。说着说着,核废料就无害了。道理我肯定讲不过你,我没文化,又不专业,我一个土包子,我只认事实,哪一天你把汉福德工场177个高放废液贮存罐处理完了,我再向你学习核废料的无害理论。

像《启示》一文,说很多客套话,然后关键问题一带而过,把“从根本上消除积累的长寿命放射性废物”这么一个结论带给大家,这合适吗?

你也有孩子,你也是地球公民,你隐藏真相,让中国的核电站仓促上马,难道核废料不会伤害你的后人?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19 07:58
中国内陆核电真相:这十个关键问题不回答清楚 重启就是灾难
2015-10-08 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王亦楠
3月·售电&营销研讨会
4月·火电灵活性改造研讨会
5月·清洁燃煤发电论坛
摘要:长江流域核电站安全论证绝不能“想当然”,只有拍胸脯式的“研究结论”即“内陆核电厂安全性有保障”,而没有具体详实、可追根溯源的“论证依据和论证过程”会带来灾难。

近日,关于“内陆核电重启”的报道甚嚣尘上,诸如“内陆31个核电厂完成可行审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工程院、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等进行的综合论证一致建议发展内陆核电”,“内陆核电论证已近尾声”等等,以至于公众看了都误以为长江流域的核电站马上就要开工了。
其实,中央对内陆核电的定调至今未变,仍然处于“研究论证”阶段;中央对核电安全性的要求始终如一,那就是“必须绝对保证安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内陆核电能否真正开工,其安全论证报告的审批权(或者说初审权)在国家环保部和核安全局,而不是工程院或核能行业协会。
诚然,核工业界对内陆核电安全性的论证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笔者只是希望此类“安全论证”最好不要是力主内陆核电专家们的独角戏,更不要成为排斥不同意见的一言堂。毕竟,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内陆核电站是否启动,不仅是核电业界的事,它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切身利益。
笔者此前曾发表《湘鄂赣三省发展核电的安全风险不容低估》、《总理为什么要求核电必须“绝对保证安全”》等文章,论述了“我国与欧美内陆核电站的厂址条件迥异”、“所采用的AP1000技术在全世界尚无实践验证、关键设备试制还未过关、给AP1000技术当试验场的我国三门和海阳核电站已严重拖期”等问题,剖析了“确保我国核电安全亟须高度重视的几大短板”。
长江流域核电站的安全论证绝不能“想当然”:(1)只有拍胸脯式的“研究结论”即“内陆核电厂安全性有保障”,而没有具体详实的、可追根溯源的“论证依据和论证过程”;(2)只讲“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如何高”,而不讲“如何通过已经工程实践充分验证的、成熟可靠的技术措施来真正实现高标准”!(3)只谈核电对能源需求和CO2减排的意义,而不谈一旦发生核泄漏并沿江而下,我们如何应对水源危机、土地危机、粮食危机、社会稳定危机……
按照中央对核电“必须绝对保证安全”的要求,目前核电业界所谓的“内陆核电研究论证”还有很多关键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论证,“安全性有保障”这一结论也下得为时过早、过于轻率。鉴于社会公众并不知道内陆核电的安全性到底是“怎么论证和确保的”,且相关业界机构对公众质疑的问题一直未给予正面回答,因此笔者再撰此文,就“内陆核电安全论证”中不容回避和含糊的十个关键问题公开求教,请所有认为“内陆核电厂安全性有保障”的专家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核电管理部门给予公开解答。
1、内陆核电的“安全论证”,能不考虑“NuclearSecurity”所要求的“防范、抵御敌人有意造成的事故、损害和伤亡”吗?
中央强调的“确保安全”指的是“NuclearSecurity”(核安保),而不只是“NuclearSafety”(核安全)。前者内涵远远大于后者,然而,有关机构的内陆核电安全论证,却把“中子弹(战术核武器)、恐怖袭击、网络攻击、人为破坏等外部风险”均列入“不予考虑的剩余风险”,原因是“发生概率极低,且目前也没有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虽然“小概率事件”无法预知和阻止,但不能对其严重后果“根本不予考虑”,老天爷也绝不会因为我们“没有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而替我们“专门排除”某些“天灾人祸”。极端自然灾害和人为恶意攻击在国际核电界是必须考虑的安全事项。
2、为何2004年修订的《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至今也不升级?内陆核电安全评价为何依据早已过时的核安全法规和导则?
针对全球日渐频发的极端自然灾害和大型飞机撞击等小概率高危害事件的安全威胁,IAEA已于2012年6月发布核电厂设计和运行的新标准和法规。2012年10月国务院明确要求“对不合时宜的系列法规应不拖延地修改或升级”、“新建电站必须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然而,对欧美早已是“强制性”的安全要求(如抗大飞机撞击),我国核安全监管机构和核电界在福岛核事故后仍一直强调“中国核安全法规(HAF102)没有这项规定”,且至今也未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修改升级核电安全法规和安全导则。
3、“均按AP1000设计”的我国内陆核电站连美国的安全标准都达不到,何以是“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呢?
众所周知,我国引进的AP1000并不满足美国本土在建核电站的安全标准,日本东芝控股的西屋公司辩称“中国内陆核电站采用的是CAP1000、不是AP1000”,而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指出“CAP1000与AP1000没有本质区别”。抛开这种概念游戏不说,即使CAP1000比AP1000真有重大改进,那也要经过工程验证、确认是成熟可靠机型后才能推广,怎能直接拿长江流域再当试验场呢?我们当作“最成熟、最先进、最经济”技术引进的三门和海阳4台AP1000机组,一直是“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且已陷入“设计难以固化、成本难以预计、风险难以承受”的困境中。这一深刻教训绝不能在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核电站重演。
4、AP1000主回路的核心设备(屏蔽电机泵、爆破阀等)毫无核电厂实际运行经验,至今主泵还在试制中,连可靠性数据库都谈不上,又是如何得出“AP1000的事故概率已经低到10-7”、“60年免维修”的?
我国2006年高价引进、原定于2013年投入商运的三门和海阳AP1000核电站,却成了西屋公司及其日本大老板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和损失的“试验场”,且全部知识产权为西屋所有。在设备工程耐久性试验、鉴定试验、系统调试都从未进行的情况下,何以就认定“60年免维修”、“内陆核电站安全性有保障”呢?
2011年西屋公司推出比中国AP1000安全标准高的升级版AP1000在英国投标时遭安全评审出局,却能于更早的2006年就在我国顺利通过安全评审,值得深思!
5、国际核电界已认识到“概率安全评价方法不宜单独用于确定性决策判断”,为何国内还有机构基于“主观概率”就断定“内陆核电是安全的”?
由于33年间世界443座核电机组就发生了三起重大核事故,用二代技术宣称的“万年一遇”事故概率很难解释,国际核电界深刻认识到“用概率安全评价方法分析外部事件(地震、海啸、飓风、洪水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个主观概率参数不宜单独用作核电安全性的判据”、“要防止被滥用于确定性的决策判断”。2015年7月17日英国核安全监管机构在ABWR沸水堆通用设计评估中,就否定了日立-通用电气公司提交的“概率安全分析”并将其升级为监管问题,然而我国核电界及相关研究机构目前仍然只讲两个主观概率参数,并作为“三代核电比二代安全性提高100倍、内陆核电安全性有保障”等“确定性决策”的依据。
6、我国大部分内陆核电厂址是与欧美迥异的小静风天气,完全超出了美国“高斯烟羽模型”的适用范围,为何还套用此工具评估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又是如何得出“符合排放标准”结论?
大气弥散条件是内陆核电选址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美国内陆核电厂址年均风速均>2米/秒、年静风期不超过1周,而我国湘鄂核电厂址年均风速≤2米/秒、年静风期分别高达60天和29天,非常不利于核电站正常运行时放射性气载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形成“核雾霾”。用根本不适用的美国“高斯烟羽模型”工具评估我国内陆核电厂对大气的影响,还得出“符合标准”的结论,这一做法本身就不科学。
7、湘鄂赣核电站装机容量之高没有国际先例可循,巨量废热排放将对局地气候产生什么影响?
湘鄂赣核电站装机容量均高达500万千瓦,是美国内陆核电厂平均装机规模的3倍,是目前火电厂最高功率的5倍!核电厂热效率(33%~37%左右)低于火电,约2/3的热量以废热被排放到环境中。2012年OECD报告就已指出“需要注意内陆核电在某些气候变化呈干旱趋势的区域产生的新问题”。长江流域多次有连续三年大旱的记录,而素以水量丰富著称的湘赣两省近年均出现了鄱阳湖和洞庭湖湖底大面积干裂、人畜饮水困难的严重旱情。每个内陆核电站每天向空中排放2000亿大卡废热,这一史无前例且几乎贯穿全年的巨量热污染对长江流域旱情的加重不容忽视。
8、何以做到“最严重事故工况下核污水可封堵、可贮存、可控制,最多只有4800~7000立方米且都被控制在安全壳内”?
为何没有“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气体通过降雨流入江河湖泊”的应急预案?福岛核电站[作者注]至今也控制不住核污水以每天400吨的速度增长,场区50多万吨核污水早已堆满为患,不得不排向大海;号称“环境影响微不足道”的美国三里岛事故核污水高达9000吨,耗时14年才处理完!切尔诺贝利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分别为1万和5万平方公里。我国内陆核电安全论证严重低估了核事故的复杂性:既没有可信可靠的技术措施证明核污水何“封堵控”,也没考虑“放射性气体逸出厂区、通过雨水进入地下和江河湖泊”的应急预案。
9、我国内陆核电站周边人口密度远远高于欧美,安全论证中是如何考虑场外应急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的?
电站方圆80公里范围内,我国湘鄂赣人口均高达600万~700万,而美国平均只有142万。美国每个核电站都有详细的紧急情况响应计划,且每两年每个核电站就进行一次全面的应急演习。我国内陆核电站周边人口稠密,如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省内、省间以及长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应急响应和撤离体系,必须在上马前缜密考虑和设计,而不能建立在“核电站不会出事”的乐观预想上,或者“等遇到问题再说”!
10、发达国家频频发生的核废料泄漏事故如何在我国避免?如何攻克“核设施退役和高放废液处理”的风险隐患?
“内陆核电安全论证”绝不能抛开核废料处理和核电站退役这两大“世界性天价难题”。最近几年美国频频发生核废料泄漏,事故处理耗资惊人且时间漫长,国际核电界不断呼吁“核电发展前提是想好核废料如何处理,否则这个问题终会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作者注:日本朝日新闻社2015年9月26日报道了日本名古屋大学等对福岛核电站的最新调查发现:“2号机组核燃料可能全部失踪”(即“有放射性物质释放,70%~100%核燃料可能从堆芯中熔穿掉落,目前还不清楚熔落核燃料的具体位置”)。这一报道再次引起世界瞩目,因为长半衰期、高放射性核素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其污染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高毒高放射性的钚元素在人体内最大允许剂量仅为0.6微克。]

发表于 2017-3-2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核安全防护不是绝对的,一旦污染,后果严重。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21 23:07
身处嘉陵江中游,放弃天然无污染的水电站不建,居然要修建核电站?这是谣言吧?

发表于 2017-3-23 13: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到新疆…无人区去

发表于 2017-3-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呢

发表于 2017-3-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肯定反对啊。到时候肯定又是对环境超级超级的污染。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27 15:35

发表于 2017-3-2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4 21:18
修不修不是你我说了算

发表于 2017-4-5 16: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